[汽車之家 資訊] 7月5日-7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2023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嘉定召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發表演講,他表示:“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汽車產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汽車產銷連續14年穩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8年居全球首位。過去的五年,由于經濟增長方式調整、全球疫情等因素影響,產銷規模在2017年達到階段性高點后,出現了連續3年的調整,現正處于緩慢恢復的過程中。”
付炳鋒直言,雖然數量上沒有創出新高,但產業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能源汽車年產銷將接近千萬輛,市場滲透率已經超過30%。另外,中國品牌向上成績斐然,市場占有率已穩定在50%以上;汽車出口連續突破200萬輛和300萬輛大關,今年有望超過400萬輛。
結合全球汽車發達國家的歷程判斷,預計我國汽車內需消費頂峰在4000萬輛左右。從發展結構來看,未來乘用車將是主要增長點,且伴隨我國經濟區域差異的逐漸縮小,市場增量規模將逐步向三四線城市和鄉村市場轉移,經過十幾年的產業培育,千人保有量達到400輛完全可期。
2023中國汽車論壇以“新時代、新使命、新動能 助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為主題。重點聚焦雙碳、智能網聯汽車、軟件定義汽車、芯片、市場消費、數據生態、數字化、全球化發展、高水平開放、可持續發展等多個主題,從宏觀政策到產業趨勢,再到落地舉措,全面深入地探討行業內外廣泛關注的發展重點問題。汽車之家作為官方合作伙伴全程參與此次盛會。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付炳鋒』
以下為內容實錄:
尊敬的苗長興一級巡視員、羅俊杰副會長、貝瑞德先生、邱闊天處長、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嘉賓朋友們、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興,再次和大家在上海相聚,一起通過中國汽車論壇這一汽車業界最高端的智慧平臺,交流思想,傳遞行業發展正能量。今天我分享的主題是:新時代 新使命 新動能——助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 中國汽車工業發展進入新時代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汽車工業取得巨大成就,實現了由小到大的發展,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汽車產業發展,對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做大做強民族汽車品牌提出了殷切期望。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汽車工業經過近幾年的轉型,走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的行列,進入了發展新時代。
汽車市場規模位居首位,未來仍有較大增長空間。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汽車產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汽車產銷連續14年穩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8年居全球首位。過去的五年,由于經濟增長方式調整、全球疫情等因素影響,產銷規模在2017年達到階段性高點后,出現了連續3年的調整,現正處于緩慢恢復的過程中。雖然數量上沒有創出新高,但產業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能源汽車年產銷將接近千萬輛,市場滲透率已經超過30%,在產業化、市場化的基礎上,邁入規;⑷蚧母哔|量發展的新階段;中國品牌向上成績斐然,市場占有率已穩定在50%以上;汽車出口連續突破200萬輛和300萬輛大關,今年有望超過400萬輛。長期來看,考慮到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資源稟賦,中國汽車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截至到2022底我國的千人保有量226輛,很多的家庭還沒擁有汽車,年輕消費者對消費新趨勢的追求也在不斷的提高,結合全球汽車發達國家的歷程判斷,預計我國汽車內需消費頂峰在4000萬輛左右。從發展結構來看,未來乘用車將是主要增長點,且伴隨我國經濟區域差異的逐漸縮小,市場增量規模將逐步向三四線城市和鄉村市場轉移,經過十幾年的產業培育,千人保有量達到400輛完全可期。
新能源汽車增長迅速,進入規;⑷蚧l展階段。經過十幾年的產業培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完整、政策完備,產銷量逐年攀高,年產銷將接近千萬輛,累計產量已經突破2000萬輛。從發展結構來看,東南沿海地區滲透迅速;二線及以下城市的市場份額正在逐年增加,電動化潛力正在被加速釋放;消費特點逐漸形成,一二線城市消費者更傾向于性能優越的較大車型產品,而車型較小、續航里程相對更短的產品在三線以下城市更為普遍;適應性更強的插混車型快速增長。
智能網聯汽車快速發展,中國方案加快形成。我國智能網聯汽車呈現良好發展態勢。搭載L2、L3級自動駕駛功能的新車型不斷上市,多地實現道路常態化載人載物測試,感知、決策、AI芯片、智能座艙、C-V2X等關鍵技術自主研發不斷取得突破,部分領域更是實現全球領跑。此外,車路云一體化融合的智能網聯汽車中國方案加速落地,“雙智”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加快實施。
汽車競爭國際化,中國品牌持續向上。汽車產業一直是我國重要的引資和投資領域,隨著中國加入WTO,全球主要汽車制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在華走過了一個完整的投資經營周期。近年來,中國深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巨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和全面開放的產業政策正在為全球企業創造更大機遇。中國品牌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緊抓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轉型機遇,發揮了主場角色,品牌影響力快速提升,品牌高端化實現突破。
汽車產業鏈不斷提升,制造水平位居前列。我國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擁有較為完備的產業鏈條,已形成六大主要產業集聚區,集群效應明顯。整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水平不斷提升,已達國際一流水平,有力支撐了企業國內及海外發展。與此同時,我國汽車產業供應鏈的創新水平和保供水平也取得顯著提升,不僅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也充分滿足各大汽車跨國公司的需求,為穩定國際汽車供應鏈體系起到重要支撐作用,電動化、智能化部件及系統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海外事業穩步推進,邁入國際化發展新階段。近三年來,我國汽車出口高速增長,中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項目不斷增多,國際化發展總體呈現質量、效益雙增長的良好局面。一批具有比較優勢的零部件企業規模不斷擴大,進入全球配套體系,為全球化發展奠定基礎。未來,在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背景下,相信中國汽車產業“雙循環”發展格局將推動全球汽車工業快速復蘇。與此同時,中國汽車市場消費升級也帶動了國外市場消費快速轉變。這將給國內外所有車企都帶來良好的發展機遇,也加快了競爭格局的演進。
這些年,中國汽車產業不斷向上突破,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在產業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難點、短板和挑戰。
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產業鏈短板形成制約。伴隨全球貿易規則受到沖擊,逆全球化趨勢加劇,制造業全球水平分工體系風險逐步顯現,諸如芯片、基礎軟件、關鍵材料等產業鏈發展短板和瓶頸問題加快暴露。一直以來,汽車是全球化產業,但近年給供應鏈體系造成巨大的沖擊,也給行業健康運行帶來巨大風險。中國是全球大市場,是創新的熱土,通過創新穩定中國的供應鏈,也是穩定全球市場,創新是供應鏈上的永恒主題,國內國際大協同是必由之路。
產業轉型下產能過剩及不平衡問題進一步凸顯。近年來,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發展前景向好、加之國家政策支持,吸引了眾多不同領域的企業和資本紛紛入局,加劇市場競爭,產能利用呈現兩極分化,頭部企業產能不足,邊緣車企、破產清算及倒閉車企的工廠大量封存閑置,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需要在高質量發展中破題。
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與資源保障的矛盾有潛在制約風險,需要未雨綢繆,提早布局。如鋰資源開采、電網末端負荷、原材料等。
這些問題是產業轉型調整過程中的必然現象,相信未來在國家和全行業共同努力下,會得到積極推動。
● 中國汽車產業迎來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重大決策,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未來一個時期,高質量發展將繼續統領全局,貫穿社會發展方方面面。汽車行業是高質量發展的引領行業,我們有責任、有使命、有能力,走在高質量發展的前列。
持續完善產業治理體系。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建成了一套相對完整、健全的產業政策體系,奠定了汽車產業新發展格局的基礎。實踐證明產業政策發揮了極其重要的導向作用,尤其在新能源汽車培育和發展的十多年間,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發揮了關鍵的作用,有力推動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無到有,逐步發展壯大。面向未來,構建現代化產業治理體系,是著眼于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要指南。既要不斷學習和借鑒國外成功經驗,也要不斷創新發展,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產業頂層設計,這是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必不可少的條件。
持續深化自主創新體系建設。中國汽車產業走過幾十年的跟隨發展,與西方的差距不斷縮小。尤其在技術創新和制造能力方面,實現了同臺競爭的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任何一個發達的經濟體,都經歷過創新發展的火熱過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行業企業持續向上的重要保障。站在高質量發展新的階段,創新是永恒的動力,基礎創新和顛覆性創新是不斷占領競爭制高點的能力所在。高質量發展就必須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一以貫之。
打造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近年來,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性不斷遭受挑戰,短板問題,斷點、卡點問題凸顯,給產業帶來深刻教訓。產業鏈安全是高質量發展的基本保障,也是實現價值鏈協同的基本要求。提高產業鏈韌性就是提高產業的抗風險能力,在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中國作為汽車大國,正在走向汽車強國,汽車產業要建立起完整的技術體系,鞏固和厚植發展優勢,健全產業鏈生態,擴大產業的生態溢出效應,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雙碳”目標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半p碳”目標有利于未來新型能源體系的建設。近年來,國內車企積極落實“雙碳”責任,把握戰略機遇,鞏固新能源賽道優勢,不斷縮小在工業制造領域與發達經濟體在整體上的差距。廣大車企積極開展減碳降碳行動、成立“雙碳”管理部門、配備相應資源,開始企業自主降碳工作。產品端加大新能源產品投入,加快傳統產品向低碳轉型發展;制造端實施綠色制造,大力推行新工藝,節能等技術應用;采購端加強低碳引導,幫助上游企業加速低碳轉型。來,隨著雙碳目標的達成,高質量發展必將邁向新高度。
高水平對外開放營造良好發展環境。高水平對外開放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使中國經濟獲得快速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作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倡導下,高水平對外開放能更好的吸引全球的資源集聚,優化資源配置,形成產業鏈完備、供應鏈穩定的產業體系,給全球汽車企業帶來新的機會,共享全球機遇。同時,高水平對外開放還能促進我國汽車企業積極走出國門,站上世界競爭舞臺,實現高質量發展。
產業生態體系建設是高質量發展新形態。隨著新能源、智能網聯、大數據等新業態的不斷發展,汽車企業、科技公司、金融機構、公共服務等相關產業跨界融合,形成新業態、創造新生態,實現由鏈到面的新形生態關系。這種生態關系使實體經濟具有更高的創新活力,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也是數字時代實體經濟更高質量的表現形式。目前,汽車行業正在由制造領域向服務領域拓展,汽車產業生態系統發展將呈現出更大的想象空間。
以上是我們根據政策要求、產業實際,梳理出來的高質量發展的路徑,隨著技術創新的不斷深入,還將有更新概念,更高水平、更大空間、更高質量的中國發展方案。
● 現代化產業體系助力汽車強國建設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是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勢的內在要求,也是建設汽車強國的關鍵路徑。
在國家層面上,加強現代化產業體系頂層設計,F代化產業體系頂層設計既有現實的緊迫性,也是一個長期的工程,政策、法律、法規體系的建設是行業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
一是隨著智能網聯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迭代升級,法律體系建設十分迫切,已經滯后于技術創新發展,形成了制約。我們應當學習西方的作法,標準法規要先行,為技術創新指明方向,為操作層面劃清邊界,鞏固發展創新優勢。上海地方立法很好支持示范運行。
二是行業準入方面的立法十分迫切,建立法律規范才能治長遠、保穩定。還有助于解決多年來汽車行業“九龍治水”的問題,提高監管效率。目前工信部正在積極推進各項工作,希望企業重視。我們認為通過立法,把改革開放以來產業實踐中正確的治理措施固定下來,把時效性強的措施放到政策層面進行導向。
三是相關基礎建設是汽車轉型發展的重要保障,已經成為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巨大優勢。例如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中,充電基礎設施基本保障是關鍵。我們的政策是適度超前發展,但也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的情況,各方正在快速改善。目前全國正在整體推進的數字化轉型,這依托于工業互聯網的有效支撐,還有很多技術和能力需要突破。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燃料電池汽車需要氫能產業的協同發展,這是一個重大能源戰略大轉型,需要國家層面加快培育,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目前我們儲氫、運氫和加氫還沒有形成系統的覆蓋。
在行業層面,攜手解決共性問題,維護產業安全。首先,當前行業高度關注基礎操作系統。智能網聯汽車滲透率在快速提升,企業研發快速迭代,這一切都離不開軟件和硬件的協同。目前我們的車用基礎操作系統都建立在現有的QNX和Linux基礎上,不能說沒有產業安全方面的風險。所以行業共識是建立屬于中國自己的操作系統,開源共建是很好的策略。中汽協會經過策劃、研究和交流,今年我們正式向行業發布開源計劃,目前正在向縱深推進。5月30日,已經形成第一輪代碼開源,供行業企業研究借鑒;目前參與首批開源共建的伙伴已經有9家,我們也將在本屆“軟件定義汽車”主題論壇上,進行正式的工作啟動。我們相信通過內核操作系統的開源共建,可以逐漸形成軟件生態的自主體系培育和硬件芯片的自主研發。
其次是數據生態的建設。智能網聯時代數據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保障性資源,從AI技術的角度看,自動駕駛算法模型的優化必須依賴海量數據的喂養,當前國內企業實現數據閉環的車輛數量還很低,自動駕駛數據體量不足的問題一定會制約產業發展。同時,V2G的中國方案也逐漸成型,路端信息可以為系統提供預感。所以我們利用我國強大的基礎設施建設,把我們路側的數據經過加工來賦能自動駕駛研發。同時構建基于數據驅動的汽車產業數據生態,讓數據實現高效流動,是實現高階自動駕駛的必由之路。近幾年,協會推出的數據交易平臺應用安全可靠的技術手段,保證數據安全合規,幫助產業解決數據共享與數據協作難題。
協會關于芯片方面一直做推進工作,芯片不是簡單的替代,在替代過程中要創新研發,關鍵技術還需要長期攻關,圍繞芯片標準化加強芯片創新統型,與此同時加強生態體系建設,促進國內外企業合作,是企業生存的關鍵。
在企業層面,建立自主可控的產品技術體系和長期打造優質品牌。一是建立自主可控的產品技術體系是持續打造產品品牌的支撐。
一是技術體系的建設是企業在競爭中生存發展的基本要素,沒有自主可控的技術體系也難以制造出有競爭力的產品。在汽車行業由小到大的發展過程中,我們的企業基本掌握了產品的結構設計和關鍵總成的設計制造技術,大大縮小了和發達國家的差距。面向未來,在電動化、智能化發展的道路上,研發投入巨大,電子電控技術和軟件開發技術將是這一輪競爭的關鍵。
二是要將我們的技術開發和品牌建設緊密結合在一起。品牌的打造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市場影響力也是積累的過程,用戶基盤是品牌賴以生存的土壤,因此作為企業要堅持守正創新,去打造具有較強生命力,抗風險能力強的卓越品牌。
三是企業品牌是體現在社會層面的價值表現,企業在維護自己經營的同時,社會責任方面的表現決定著企業能否行穩致遠。當今在轉型過程中,企業都承受著巨大的經營壓力,各種非市場競爭的手段和投機型的商業模式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自然也會降低社會公眾以及消費者對品牌企業的信任。今天,利用這個機會,我們將聯合行業主流企業向社會發布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承諾。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等政府主管部門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指導和支持下,主流企業將代表行業共同發出“汽車行業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承諾書”。其中包括中國汽車T10峰會平臺上的整車企業,同時也是本屆論壇主席團成員單位;包括造車新勢力代表“蔚小理”;包括新能源汽車領軍企業特斯拉。他們代表了中國汽車市場上90%的銷量主體,他們的共識和行動,對于維護中國汽車市場秩序十分重要。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以上我和大家簡要分享了推動汽車行業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一些思考。在今天的大會論壇之后,我們還安排了16場精彩的主題論壇供大家交流研討,希望各位嘉賓拿出真知灼見,貢獻智慧,積極推動汽車產業健康、高質量發展。謝謝大家。ň幾g/汽車之家 李娜)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