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資訊] 7月5日-7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2023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嘉定召開。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馮興亞發表演講,他表示:“中國已成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中間力量,同時也體現出新型舉國體制的強大力量。但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汽車產業從來都不是百米短跑,而是曠日持久的馬拉松比賽。行百里者半九十,要想贏得新能源汽車比賽的勝利,需要我們勇擔新使命,依靠科技創新、自主自強和高質量發展來構筑產業護城河!
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廣汽集團發布了“NEXT”計劃,這是引領未來一段時期廣汽集團科技創新的行動綱領。廣汽集團接下來的科技創新將繼續圍繞加速智聯化、電動化轉型進行,并著力打造能源科技及能源生態、智能科技及出行生態、產業鏈及產業集群生態三大生態支撐。
面向未來,廣汽集團制定了“萬億廣汽”戰略藍圖。到2030年,全集團力爭實現營收超萬億,新能源汽車占比超60%,繼續加大自主創新投入,繼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堅突破,持續擦亮“科技廣汽”新形象。
2023中國汽車論壇以“新時代、新使命、新動能 助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為主題。重點聚焦雙碳、智能網聯汽車、軟件定義汽車、芯片、市場消費、數據生態、數字化、全球化發展、高水平開放、可持續發展等多個主題,從宏觀政策到產業趨勢,再到落地舉措,全面深入地探討行業內外廣泛關注的發展重點問題。汽車之家作為官方合作伙伴全程參與此次盛會。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馮興亞』
以下內容為現場演講實錄:
大家好!我是廣汽集團馮興亞,很高興出席今天的會議。9年過去,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成果有目共睹。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全球整體比重超65%,連續八年位居全球第一。7月3日,2023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專項行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第2,000萬輛下線活動在廣汽埃安舉行。2,000萬這個數字,代表的不僅是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第一,還進一步佐證,中國是新能源汽車產品和技術、產業鏈布局、整體研發能力的全球領頭羊。
中國已成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中間力量,同時也體現出新型舉國體制的強大力量。但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汽車產業從來都不是百米短跑,而是曠日持久的馬拉松比賽。行百里者半九十,要想贏得新能源汽車比賽的勝利,需要我們勇擔新使命,依靠科技創新、自主自強和高質量發展來構筑產業護城河。
一、奮進新時代,中國汽車任重道遠
在智能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的同時,產業正從以量取勝的上半場,快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下半場。在智能新能源技術快速迭代、商業模式百花齊放的新時代,中國汽車的高質量發展依然任重道遠。今年1-6月中國汽車市場呈現的最大亮點是新能源車和汽車出口兩大高速增量,在兩大增長背后我們不難發現以下三點隱憂。
首先,相比傳統燃油車和智能駕駛技術,電動車的技術門檻其實相對較低,如果不能持續推動技術創新甚至基礎研究(如電池材料科學)的水平提升,我國的先發優勢可能在不遠的將來就會被對沖。
其次,全球傳統汽車頭部車企技術基礎雄厚,在壓力之下加速轉型的資金投入巨大,在中國市場的后發優勢不可小覷。而在海外市場,中國車企面對的是全球知名品牌成熟的國際化運營體系的競爭,需要付出長期和艱苦的努力。
再次,由于自力更新、單打獨斗的傳統,我們中國車企需要快速補強一些短板,例如跨界合作,比如協同應對特定領域技術專利訴訟、碳排放壁壘,反傾銷名人的貿易保護等挑戰,還有打造覆蓋國內外主流市場的產業生態等等。
此外,在推進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協同共生、合資合作與自主品牌的協調發展、產業鏈自主與全球大分工之間的融合發展,同樣是需要汽車企業和汽車人不斷探索的、新的趕考之路,更是必須勇于承擔的新使命。
二、勇擔新使命,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智能新能源汽車技術、產品和商業模式已經呈現出明顯的“無邊界性”。正如本屆論壇主題所強調的:“新時代、新使命、新動能——助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我認為,這個新動能來自市場需求、來自產業生態協同、更來自科技創新。
2019年,廣汽集團明確提出向科技型企業轉型,旗幟鮮明發布了“無科技不廣汽”的口號。幾年來,大家不斷看到我們在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各個領域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廣汽集團構建了以廣州為中心的“三國五地”全球研發網絡,建設了智能網聯實驗室等多個國內一流的大型試驗場所和基地,匯聚了全球十余個國家超6000人的自主研發團隊,形成了一批“三電”和智能網聯領域行業領先的科技創新成果。
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廣汽集團發布了“NEXT”計劃,這是引領未來一段時期廣汽集團科技創新的行動綱領。廣汽集團接下來的科技創新將繼續圍繞加速智聯化、電動化轉型進行,并著力打造能源科技及能源生態、智能科技及出行生態、產業鏈及產業集群生態三大生態支撐。
我們堅信,只有科技思變,方能主動應變。廣汽集團堅持創新驅動,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底氣主要來源于四個方面:
首先,堅持EV+ICV和XEV+ICV的頂層戰略。廣汽集團錨定新能源發展主航道,自主品牌廣汽傳祺堅決實施“智能化+電氣化”,廣汽埃安堅定不移推進“智能化+電動化”的發展戰略。在具體實踐上,我們采用專人專事、專屬平臺、專屬智能工廠“三!辈呗浴2017年7月,廣汽集團將新能源業務剝離,設立廣汽埃安新能源公司獨立運營,專人專事推動新能源事業發展。我們還在國企中率先推進新能源整車企業的體制機制創新,推進廣汽埃安混合所有制改革,2022年A輪融資引戰完成,募資近183億,投后估值超千億,目前正加快推進IPO。
其次,可持續的高強度研發投入。集團每年自主研發強度超6%、累計近420億元的研發投入,為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過十余年的創新發展,目前廣汽集團已經構建起一支由海內外高端專家領軍、6000多人的國際化研發團隊。2022年,全集團新增專利申請3,255件,新增研發投入65億元,也就是說,平均每天就產生將近10件專利,每天研發投入近2,000萬元。
再次,前瞻性的轉型升級產業鏈及生態布局。早在2017年,我們就投資建設了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依托這一核心載體,廣汽有效推動了包括IGBT、電池、電驅動等生產企業在內的上下游優勢資源聚集。面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形勢和大趨勢,我們還全鏈條打造了智能駕駛科技及智慧出行生態。2022年以來,廣汽加大投資力度,先后成立因湃科技電池公司、銳湃動力電驅公司,以及優湃能源科技等公司,積極構建“鋰礦+基礎鋰電池原材料生產+電池生產+儲能及充換電服務+電池租賃+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縱向一體化新能源產業鏈。上述一系列基礎工作,為廣汽今天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第四,靈活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廣汽集團聚焦規范治理、三項制度改革、自主創新三大國企改革關鍵專項行動。2018年起開展職業經理人改革,建立了差異化考核體系。持續推動員工股權激勵和以埃安為代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干事創業的激情。今年5月份,廣汽集團繼續入選國務院國資委“雙百行動”企業,廣汽埃安入圍“科改行動”企業,深入探索推進創新創業內部孵化等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激發企業和員工的科技創新活力和積極性。在技術研發領域,廣汽集團孵化出巨灣技研、如祺出行、星河智聯等科技公司;并布局探索飛行汽車、氫發動機、高壓無鈷電池、半固態電池、固態電池、機器人等前瞻技術。
經過多年積淀,廣汽集團“換道超車”初見成效。廣汽埃安2022年銷量27.1萬輛,同比增長126%;今年6月銷量突破4.5萬輛,1-6月累計產銷21萬輛 ,同比增長109%,穩居新能源車企前三、造車新勢力第一。7月3日,隨著昊鉑GT正式上市,廣汽埃安全面進入“埃安+昊鉑”雙品牌運營時代,未來將矢志不移推動品牌向上。
青春中國,科技廣汽。6月26日,在廣汽26周歲生日當天,我們舉辦了以“科技思變”為主題的2023廣汽科技日。我們的飛行汽車GOVE首發亮相,搭載氫電混合系統的整車、全球首款乘用車氨發動機、N合一集成電驅系統,以及廣汽魔方場景共創平臺等全新成果也逐一發布,這是廣汽集團矢志創新、科技思變的不懈追求,也是勇擔新使命的廣汽行動。
面向未來,廣汽集團制定了“萬億廣汽”戰略藍圖。到2030年,全集團力爭實現營收超萬億,新能源汽車占比超60%,繼續加大自主創新投入,繼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堅突破,持續擦亮“科技廣汽”新形象。
廣汽愿與各位同仁肩并肩、手挽手,奮進新時代、勇擔新使命,助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建設汽車強國做出新的貢獻。謝謝大家!(編譯/汽車之家 張曉丹)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