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汽車之家E周見,了解一周汽車行業大事件。本周,大部分車企公布了2023年的銷量數據,豐田汽車以1130萬輛的銷量,再度成為全球第一。高光之下,豐田又深陷造假丑聞中;過去一年,比亞迪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財務表現也相當樂觀;東風旗下高端品牌嵐圖與猛士也加快了海外布局的步伐……本周還有哪些熱點新聞?一起來看看吧。
●全球銷量1130萬輛 豐田汽車連續四年全球第一
●沃爾沃汽車計劃停止向極星提供融資,股價大漲26%
●造假丑聞頻出,豐田汽車會長鞠躬道歉
●同比大漲,比亞迪2023年預計凈利潤290億-310億元
●3款旗艦新車 騰勢公布2024新產品規劃
●奇瑞回應“與華為不和”傳聞,雙方正全力推進智界S7交付
●東風加速出海,嵐圖、猛士“駛入”西班牙、葡萄牙市場
●日產汽車計劃自主生產磷酸鐵鋰電池以降低電動車價格
全球銷量1130萬輛 豐田汽車連續四年全球第一
近日,豐田汽車宣布,2023年集團全球銷量(包括子公司大發和日野汽車)1130萬輛,再創新記錄,同比增長7.2%。從數據來看,即使豐田在新能源領域轉型慢、純電產品布局慢,但依托燃油和混動市場,加上多年積累的口碑,依然做到全球第一,并連續四年位居全球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大眾集團雖然排名第二,但2023年累計交付量同比增長12%,達到924萬輛,增長勢頭相比豐田還是要強一些,得益于其在新能源領域強勢增長。
在國內方面,2023年,一汽豐田全年零售銷量數據為800,018臺,同比增長4.1%;廣汽豐田全年銷量為901,025臺,同比下跌5.47%;高端品牌雷克薩斯全年在華銷量為18.14萬臺,與2022年差不多(18.39萬輛),連續三年銷量下滑。從銷量數據來看,中國市場的銷量僅占到豐田全球銷量的16.7%,還不到20%。
沃爾沃汽車計劃停止向極星提供融資,股價大漲26%
在宣布將停止向子公司極星(Polestar Automotive)提供資金后,沃爾沃汽車股價于2月1日大漲超過26%。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簡稱LSEG)的數據,沃爾沃宣布可能將極星的管理權移交給其大股東,即中國吉利控股公司,后者持有極星78.65%的股份。
沃爾沃在其2023年業績報告中指出,極星“正通過強化業務計劃和成本行動,進入下一個激動人心的階段”,但吉利控股的重心將放在發展沃爾沃汽車上,并相應地集中資源。
“因此,我們正在評估沃爾沃汽車在極星的持股比例,尋求進行調整的可能性,包括向沃爾沃汽車的股東分配股份。這可能導致吉利瑞典控股公司(Geely Sweden Holdings)成為重要的新股東。”
沃爾沃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駱文襟(Jim Rowan)表示,這是兩家汽車制造商之間關系的“自然演變”。 根據LSEG的數據,沃爾沃汽車在2015年收購極星后,目前持有該公司約44%的股份。
造假丑聞頻出,豐田汽車會長鞠躬道歉
近日,據外媒報道,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會長豐田章男在名古屋舉行的記者會上,就豐田旗下公司近期一系列丑聞鞠躬道歉。
此前一天,豐田集團所屬企業豐田自動織機公司生產的4款發動機被曝出“尾氣排放測試數據造假”,其中3款車用柴油發動機被豐田旗下10款車型采用。豐田汽車當天決定停止相關柴油車出貨,豐田汽車公司社長佐藤恒治在東京舉行的記者會上鞠躬道歉,并稱將“深刻反省”。
日本國土交通省稱,去年以來,豐田自動織機公司生產的發動機中已先后有至少8款被曝尾氣排放測試造假。國土交通省已指示其停止出貨,并于今天(30日)對該公司位于愛知縣碧南市的工廠進行了檢查。國土交通省稱,將調查其違規經過及惡性程度等,以進行相應處罰。
近年來,日本制造業質量丑聞層出不窮,涉及汽車、鋼鐵、化工等諸多領域。僅以豐田汽車為例,前年以來,其子公司日野汽車、全資子公司大發工業等也都相繼曝出在產品檢測中存在違規行為,再次給豐田的品牌形象造成了負面影響。
同比大漲,比亞迪2023年預計凈利潤290-310億元
日前,比亞迪公布2023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全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90億元-310億元,同比增長74.46%-86.49%。
2023年比亞迪累計銷售3024417輛,乘用車銷售3012906輛,同比增長61.8%。其中,12月銷售341043輛,乘用車銷售340178輛,同比增長45.0%。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23年12月22日,比亞迪宣布將在匈牙利賽格德市建設一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基地,該基地將分階段建設,預計為當地創造數千個就業崗位。
比亞迪方面表示,2023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再創歷史新高,進一步鞏固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的領先地位。盡管行業競爭更為激烈,公司憑借品牌力的不斷提升、出海銷量的快速增長、持續擴大的規模優勢和強大的產業鏈成本控制能力,盈利實現大幅改善,展現了強大的韌性。
3款旗艦新車 騰勢公布2024新產品規劃
2月1日,2024年騰勢汽車用戶溝通日期間,騰勢汽車總經理兼首席共創官趙長江表示,騰勢汽車2024年在品牌、產品、技術和服務等將全面超越進化。根據騰勢此前公布的產品規劃,自2023年起,騰勢汽車將在3年內推出8款新產品。
2023年,騰勢累計銷量127840輛,收獲15萬+用戶。作為騰勢汽車的旗艦車型,騰勢D9在2023年成為最快交付第10萬臺量產車的新能源豪華車型,并成功取得年度MPV全市場銷冠。截至最新,騰勢直營店已突破370家,覆蓋超135城。今年,騰勢的服務網點會持續擴大;用戶活動也將更加多元。2024年騰勢汽車將挑戰20萬輛銷量目標,尤其是在高端MPV這一細分市場,騰勢汽車希望拿到20%-30%的市場份額。
今年騰勢D9、N7將迎來智能化的全面升級,騰勢還將推出三款旗艦車型,包含將于2024年上半年推出的雙旗艦轎車(對標保時捷Panamera和邁巴赫S級),以及將于2024年底發布的全新SUV騰勢N9等。
奇瑞回應“與華為不和”傳聞,雙方正全力推進智界S7交付
針對近期關于智界S7(參數|詢價)的相關輿論,奇瑞新聞發言人金弋波日前回應稱,“網上傳言并不屬實,雙方合作順利,高管離職也并非因為合作項目的原因!
此前,一份疑似奇瑞內部聊天記錄的截圖在互聯網上流傳。在此截圖中,一位疑似奇瑞員工的網友透露,“(華為)不舍得開放最基本的軟件刷寫版本,導致了不能讓用流水線上的工人刷寫軟件,導致交車延期”“一直努力推進跟華為合作的領導,直接引咎辭職了!
有媒體報道稱,“該高管是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制造事業部總經理韓必文,負責與華為對接,因華為方的不配合導致智界S7大面積延遲交付,自身承受巨大壓力!
對此,金弋波表示,“為了給用戶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奇瑞與華為正在全力推進智界S7生產交付工作,已投入更多的資源,并將繼續深化合作,持續為消費者帶來具有卓越駕駛體驗和領先智能化水平的智慧出行產品!
東風加速出海,嵐圖、猛士“駛入”西班牙、葡萄牙市場
東風進出口公司與伊比利亞半島最大汽車集團Salvador Caetano Group簽署合作協議并共同宣布——東風旗下嵐圖、猛士等品牌電動汽車將在今年陸續登陸西班牙、葡萄牙市場。
根據發布安排,2024年,東風嵐圖將在西班牙、葡萄牙發布品牌,上市嵐圖FREE及嵐圖夢想家兩款產品。其中,東風嵐圖將于2024年上半年登陸西班牙,并在馬德里開業西班牙首家嵐圖空間,第二季度開啟新車交付;2024年下半年,嵐圖計劃在葡萄牙發布品牌。
Caetano公司總裁塞爾吉奧·里貝羅(Sergio Ribeiro)介紹,目前西班牙及葡萄牙市場的電動化率仍處較低水平,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廣闊。他選擇將東風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引進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及葡萄牙)就是看中這些品牌優質的產品品質。他表示,希望以本次合作為開端,助力東風全系產品走進更多國家。
日產汽車計劃自主生產磷酸鐵鋰電池以降低電動車價格
據外媒報道,日本汽車制造商日產計劃生產磷酸鐵鋰(LFP)電池,以降低電動汽車的價格。由于所用材料價格更低,磷酸鐵鋰電池的成本比鎳鈷錳(NCM)三元鋰電池低20%至30%。此舉將讓日產與全球領先的LFP電池制造商比亞迪展開直接競爭。
去年11月,日產乘用車銷量被中國汽車制造商比亞迪超越,為此該公司制定了重新奪回市場份額的計劃。
日本媒體報道稱,日產計劃開始在電動汽車中使用價格更低的LFP電池,搭載LFP電池的日產電動汽車最早將于2026年在新興市場上銷售。雖然LFP電池的成本比NCM三元鋰電池低最多30%,但是此類電池也有自己的缺點,那就是能量密度較低,與NCM電池相比,LFP的續航里程少約20%至30%。
日產預計,新電池最早將于2026年用在其電動汽車上。目前,該公司正在尋找合作伙伴來推進這項技術,并可能從公司外部引進技術。(文/汽車之家 張凌霄 )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