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整車 正文

大佬親自下場 盤點2023車圈開撕名場面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向編輯提問

  [汽車之家 行業]  過去的2023,國內車市精彩異常,中國汽車產銷量首次突破3000萬輛,創歷史新高。而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背后,轟轟烈烈的價格戰考驗著每一家車企的生存能力。

  在銷量的KPI和激烈的競爭面前,“體面”似乎不值一提。遇到有爭議性的問題,不少車企選擇直接“開懟”,甚至不乏一把手或者車圈大佬直接下場。

汽車之家

  有人說,車圈撕起來,“飯圈”都得靠邊站。似乎一旦購買了某品牌的產品,就自動加入了某個陣營,從此便有義務放大其他品牌的不足。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下,2023國內車市,都有哪些“互撕”名場面。

開年大戲 雷丁創始人狀告地方官員

  2023的小年夜,雷丁汽車創始人李國欣實名舉報當地官員的視頻沖上熱搜。舉報內容顯示,為彰顯地方政績,濰坊市昌樂縣官員逼迫雷丁在去年10個月里虛報企業工業產值及銷售產值共46.83億元。李國欣稱,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其已經向有關單位實名舉報現任濰坊市昌樂縣委書記王驍“一把手霸權”。

  作為一家曾經風光無兩的老頭樂企業,2016-2018年間,雷丁年銷量最高超過了28萬輛。連續三年蟬聯低速電動車銷量冠軍,市場占有率一度超過30%。

  不過隨著國家對于低速電動車產業監管的不斷提升,雷丁逐漸走到了步履維艱的地步,就連想要轉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也收效甚微。就在前不久,有公開報道顯示,雷丁汽車被強制執行4972萬 累計被執行2.1億。

起亞高管開懟比亞迪

  2023年2月,比亞迪在2月10日發布了全新的秦PLUS(參數|詢價) DM-i冠軍版車型,起售價格9.98萬降價增配的同時還做到了油電同價。另一邊合資車企起亞將全新K3的實際售價定價定到了8.99萬元,要知道之前的合資A級轎車尤其是主力的A級轎車幾乎定價都在10萬元以上。

  于是,剛剛上市的起亞K3與同期上市的比亞迪秦PLUS DM-i被人拉出來對比。2月16日,起亞中國首席運營官楊洪海公開發文怒懟王傳福,聲稱讓王傳福好好教教自己的“水軍”什么叫素質。當天,楊洪海在微博評論區回懟了不少網友后,最終選擇刪除了該條微博。

汽車之家

  所謂黑紅也是紅:被夸被罵都好過無人問津。楊洪海在2023年多個公開場合“語出驚人”。在采訪時被問及起亞在華業績下滑可能資不抵債時,楊洪海反問:“有多少企業不是資不抵債的?”

  在六月份第十五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楊洪海一番言論再度引發了汽車圈關注與熱議。他說,“起亞2023年一季度全球掙了21億美金,貼得起中國市場,你本土企業有這些資金實力玩?你先燒死了,我后面再等著進來搶市場也可以。讓敵人先去試傷好了,我兜里都是錢,都是技術,我又沒有放棄這個市場,在合適的時間進來收拾你們也是一種策略”。

長安汽車怒指吉利汽車“抄襲”

  2月28日,網上流傳一張長安汽車委托律師事務所發給吉利汽車的律師函,稱吉利汽車發布的吉利銀河“銀河之光”原型車存在大量與長安汽車概念車、量產車型雷同之處,涉嫌侵犯長安汽車知識產權。

  后吉利汽車集團發布聲明:“上述律師函的內容嚴重失實、對我司的指責毫無根據,誤導公眾,對我司品牌和商譽造成了嚴重損害。”

汽車之家

  當時,吉利正式發布了旗下全新的銀河系列品牌以及品牌的LOGO,并同時帶來了2款新車。長安指出,這兩款車的原型車銀河之光存在大量與長安汽車概念車、量產車型雷同之處,涉嫌侵犯長安汽車知識產權。

  2022年3月,在長安就職多年的陳政加盟了吉利,出任吉利汽車集團設計副總裁。據了解,陳政在2002年就已經入職長安汽車,從汽車設計工程師開始,先后擔任長安汽車創意設計師、長安汽車全球設計中心全球設計總監、長安汽車造型設計院常務副院長等多個職務,在長安期間完成了逸動系列、CS系列、睿騁系列、UNI系列以及長安新能源等量產車型的設計工作,斬獲國內外多項設計大獎。

  面對長安的抄襲指控,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學良在轉發聲明時表示:“要良性競爭,不要內卷內訌;要轉型發展,不要同室亂戰;要團結一致,不要分裂抹黑!

余承東隔空回懟“自動駕駛扯淡”論

  2023年3月,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2022年財報交流會上表示,“無人駕駛都是扯淡,弄個虛頭巴腦的東西,那都是忽悠,它就是一場皇帝的新裝。

  在4月的問界M5高階智能駕駛版新車發布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似乎隔空回應王傳福此前“自動駕駛就是扯淡”的觀點:“說自動駕駛是扯淡有兩個原因,或者是對行業不了解,或者是故意這樣說的!彼補充到:“說這話的大佬應該是故意打擊這個行業,遙遙領先不是隨便說的,只有做到了才能吹牛!

  有意思的是,作為行業公認的智能駕駛第一梯隊企業,小鵬汽車的何小鵬也在2023技術架構發布會上展示PPT,表示“XNGP是智能輔助駕駛的終極形態,讓無人駕駛絕非扯淡!币菜闶腔貞恕俺兜摗。

長城舉報比亞迪“排放造假”

  2023年5月,長城汽車官方公眾號發布聲明,稱長城汽車在2023年4月11日向生態環境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交了舉報材料,對比亞迪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采用常壓油箱的問題涉嫌整車蒸發污染物排放不達標進行了舉報。而這一公開舉報引起了車圈地震。

  比亞迪在長城聲明發布兩小時后回應稱: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并保留法務訴訟的權力!

汽車之家

  比亞迪聲稱,測試車輛是由長城購買、保管并安排送檢的,中汽中心(天津)按照長城的要求進行了相關項目的檢測。然而,測試車輛的送檢狀態嚴格來說不符合國家標準,根據標準要求,應由第三方進行抽樣、保管和送檢,并要求在完成3000公里磨合后進行測試。而長城送檢的車輛在檢測時的里程僅為450至670公里。鑒于這些情況,比亞迪認為其檢測報告無效,長城不能以此作為依據。

  有專業人士指出:“一直以來,中國的法規嚴,監管弱,對自主品牌相對寬松的灰色地帶,被長城這次舉報給掀桌子了。”后續事情的發展已經不僅僅再是長城和比亞迪兩家企業之間的事情,它已經是全行業的事情,最終的結果可能會發生改變排放測試規則、更嚴格的市場監管等一系列的腥風血雨和潛在變化。

何小鵬、余承東隔空激戰AEB

  2023年11月,兩大車企老板“華為智能汽車BU CEO余承東”VS“小鵬汽車CEO何小鵬”關于汽車AEB的爭論在行業內引起廣泛熱論。

  何小鵬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怒噴“友商講的AEB 99%都是假的,它就是造假,那些宣傳都不是官方發布的,全都來自小視頻”;“它的AEB根本不能開,路上誤剎車的情況太多了”,矛頭直指華為問界新款M7上市宣傳的AEB功能。

汽車之家

  而余承東也不甘示弱,直接在朋友圈回噴“有車企的一把手根本沒搞懂什么是AEB”;“跟有人說智能駕駛就是扯淡/忽悠,幾乎如出一轍!”,“有些車企,整天忙著做智能駕駛,AEB主動安全測試結果非常差,一問才知道他們連AEB基本功能都沒有做”。

  多家媒體也趁著熱度,上線了AEB測試相關的評測視頻及直播,直觀展現各路測試車型,到底能不能實現“看到障礙物就剎車”,“可在多少最高時速下實現剎!薄

  雙方在幾輪隔空“對話”后,雙方走向了和解。何小鵬發文表示:“有時候誤會后更容易成為好朋友”。盡管這場隔空互懟看起來似乎有那么一點“不體面”,出乎意料的是,這番對話讓更多的人了解與關注到了AEB功能,這比車企宣傳了多年還有效果。

蔚來懟理想“營銷費用率最低”

  蔚小理和特斯拉的銷售費用引發討論,蔚來和理想汽車高管也在微博上直接開懟。

  有汽車博主發布了一組新能源汽車銷售費用占比和車企毛利率對比圖。該博主表示,在銷售費用占比這個指標上,特斯拉是最好的,理想從2023年開始已經一步步接近特斯拉的水平,小鵬蔚來目前保持在高位,但是相對之前都有明顯下降。

汽車之家

  理想汽車CEO李想轉發該微博表示贊同。他表示,大家最關心的營銷和傳播的費用。我可以確定的說, 理想汽車是中國所有汽車品牌里“營銷和傳播費用率”最低的企業,包含主機廠和銷售(直營/代理)體系的全部營銷和傳播費用!叭虮任覀兊偷膽撝挥刑厮估。”李想說道。

  隨后, 蔚來品牌與傳播助理副總裁馬麟轉發李想微博并稱,理想2023年3款車抖音內容投放應該在9000萬左右。另外他還反問道:“大家最關心的不應該是研發的費用和費效嗎?”

結語:

  這一屆中國車企實屬不易。2023年,價格戰的硝煙尚未散盡,行業快速發展帶來的競爭焦慮和不確定性,讓更多人開始利用公眾平臺發聲,這些發聲有的是捍衛品牌,有的是拋出疑問,也有的是跟風營銷。

  誠然,每個人、企業都有自己發聲的權利,有些發聲能讓事情越辯越明,這樣的聲音我們是歡迎的。有的則是一地雞毛,難看拉扯,我們也希望2024年這些情況不要再占用公眾資源。(文/汽車之家 張凌霄)

大佬親自下場  盤點2023車圈開撕名場面 汽車之家
查看同類文章:
整車
商業模式
行業焦點
更多精彩內容:
技術解讀
向編輯張凌霄提問
文章標簽: 整車 商業模式 行業焦點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