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資訊] 4月11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有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單忠德、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符金陵、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司長胡子健、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徐興鋒、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司長劉洪生在會上介紹了《行動方案》有關情況,并回答了公眾關心的問題。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趙辰昕』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會同有關方面,分工負責,積極推進。一是建立了推進工作機制。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建立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做好部門間的協同,而且要強化央地聯動,形成推動工作的強大合力。第一次工作機制推進會,前幾天已由鄭柵潔主任主持召開,這個會部署和推動了相關工作。
二是出臺具體實施方案。這項工作部署了“1+N”政策體系,“1”就是剛才提到的《行動方案》。“N”是各領域的具體實施方案,目前,市場監管總局牽頭制定的標準提升行動方案已出臺,工信部牽頭制定的工業領域設備更新文件也已經正式推出了,住建部牽頭的建筑和市政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也已經印發實施了,商務部牽頭的消費品以舊換新文件已印好,可能未來幾天就會正式出臺。除了這幾個之外,還有重點行業節能降碳行動計劃,還有交通運輸、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的實施方案,牽頭單位分別是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教育部、文旅部、衛健委,這些文件也都在制定印發的過程當中,很快會跟大家見面,重點任務將進一步細化明確。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會安排中央投資等各類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設備更新和回收循環利用項目。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實際加大投入,落實節能節水等稅收優惠政策,完善再貸款等金融支持。
四是營造良好環境。國家發改委會堅持節能降碳、環保、安全、循環利用等標準,用這些標準來牽引,有序推動標準落地實施,強化執法監管,從而杜絕重點設備超期服役、不符合能效和安全要求服役等行為,保障產品質量和安全,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趙辰昕進一步說明,現在社會各個方面非常關注各級政府為這個政策到底能出多少錢。后續從政策實施的進程也都會看到,中央投資、中央財政資金等對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肯定是有資金支持的,而且支持會是有力度的。同時,當前各地政府也都在認真研究,會結合各自財力的實際情況,拿出一定的資金給予支持。政策實施情況對GDP增長的貢獻方面,有關機構做過測算,我國工農業等重點領域設備更新每年的需求在5萬億規模以上,而且汽車、家電換代更新的需求也是在萬億以上級別的,再加上回收循環利用,這個市場空間是非常巨大的,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不言而喻的。當然,推出這個政策,更看重的是這個政策不僅能夠促進消費、拉動投資,而且能夠促進節能降碳,減少安全隱患,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從而助推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單忠德』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單忠德表示,下一步,將聚焦石化化工、鋼鐵、有色、建材、機械、汽車、輕工、紡織、電子等重點行業,開展先進設備更新、數字化轉型、綠色裝備推廣、安全水平提升四大行動,全面推動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一是實施先進設備更新行動。針對工業母機、農機、工程機械等行業,加快服役10年以上老舊機床等落后低效設備更新替代;針對航空、光伏、動力電池等行業,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更新一批高技術、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進設備;圍繞研發設計、中試驗證、檢驗檢測等薄弱環節,更新升級一批試驗檢測設備。
二是實施數字化轉型行動。以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重點,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智能物流等智能制造裝備,建設一批智能工廠;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工業互聯網、千兆光網、算力中心等規;渴稹
三是實施綠色裝備推廣行動。推動石化化工、鋼鐵、有色、建材等重點用能行業、重點環節,應用推廣節能、節水、環保等綠色裝備;推動電機、變壓器、鍋爐、泵等重點用能設備更新換代;加大工業固廢處理設備設施更新升級。四是實施本質安全水平提升行動。推廣應用一批先進適用安全裝備,加快推動石化化工老舊裝置綜合技改、推動民爆行業“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機器人替人”,加強安全應急、消防等領域裝備升級改造與配備配置。
同時,工信部將聯合相關部門落實中央投資、稅收優惠、專項再貸款等支持政策,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強化標準引領、加強要素保障、建立協同工作機制,加快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落實見效,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加快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創新成果的產業化、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堅實基礎。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 徐興鋒』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徐興鋒介紹,國務院發布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行動方案》已經明確了大的品類,就是汽車、家電以及家裝廚衛等消費品。汽車品類主要是支持購買節能型汽車、新能源汽車等;家電品類,根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的介紹,分為電器類產品和消費類電子產品兩大類,尤其是現在很多智能化產品日益走入百姓家庭,家電涵蓋的產品品類越來越多,各地根據本地情況對不同家電品類以舊換新進行支持;家裝廚衛,家家過日子,涵蓋的范圍也是相對比較清晰的。
說到新舊產品區別,汽車方面,商務部鼓勵將高能耗、高排放、使用年限較長、存在安全隱患的老舊汽車,換為新能源汽車或節能型汽車。家電方面,有些家電產品高水耗、高能耗,同時隨著使用年限較長,也存在配件老化、安全隱患等問題,我們提倡把這些更換為低能耗、低水耗產品。家裝廚衛,鼓勵更多使用綠色、低碳產品。總之,在尊重消費者意愿的基礎上,鼓勵更多使用智能型、綠色型、低碳型消費品。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 符金陵』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符金陵介紹關于資金方面的情況。大規模設備更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既要充分調動企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還要加以必要的激勵引導,推動設備更新換代形成規模效應。中央財政將從四個方面來加力引導,也就是打好四個方面的政策“組合拳”。
一是加強資金政策統籌。加大支持力度,持續實施好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政策。統籌相關資金渠道,支持高排放老舊營運柴油貨車、老舊營運船舶等更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用好中央財政城市交通發展獎勵資金,統籌推進新能源公交車和電池更新。對于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等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設備更新、循環利用項目,財政部將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同抓好落實。
二是完善稅收支持政策。加大對節能節水、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專用設備稅收優惠支持力度,把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納入優惠范圍。
三是完善政府綠色采購政策。研究制定對綠色產品的政府采購支持政策,加大政府綠色采購力度;擴大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政策的實施范圍,加快產業綠色轉型升級。
四是強化財政金融政策聯動。新增安排資金支持實施新一輪貸款貼息政策,與中國人民銀行相關再貸款政策做好聯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領域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貸款力度。
上述政策既有制度性安排,也有階段性措施,有利于激發企業更新換代的內生動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下一步,財政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及時細化出臺財稅政策措施,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工作有序開展。
『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司長 胡子健』
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司長胡子健介紹了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設備更新方面的規劃。重點任務有10項,具體為: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供水、供熱、污水處理、環衛和建筑施工設備更新改造,建筑節能和液化石油氣充裝站改造以及城市生命線工程建設。為了保證以上任務落實落地,住建部將重點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配套政策。在《實施方案》基礎上,加快出臺分類操作指南等工作細則,提升完善城市供水、供氣、供熱、污水等10項標準規范,形成一攬子政策措施。
二是加強工作指導。指導各地結合實際,細化目標任務,科學合理確定更新改造項目,做好項目實施,用足用好相關支持政策。
三是健全資金機制。對于住宅電梯更新和加裝,指導地方探索建立資金合理共擔機制;對于公益性、準公益性市政基礎設施設備更新,會同相關部門研究通過加大政府投入、依法依規拓展投融資渠道等方式,廣泛籌集資金。
四是持續跟蹤問效。配合相關部門對更新改造項目實施清單管理,加強督導評估和跟蹤分析,及時發現糾正存在的問題,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做法,確保見到實效。
『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司長 劉洪生』
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司長劉洪生介紹市場監管總局具體工作任務安排,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加快能耗排放技術標準升級,制修訂國家標準113項,持續引領設備更新。抓緊制修訂一批能耗限額、家電及工業設備能效強制性國家標準,優化提升大氣、水等污染物排放標準,加快完善碳排放核算、產品碳足跡標準,推動數控機床、農機、工程機械等標準水平提升,筑牢安全生產、消防、工業產品安全等標準底線,助力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升。
二是強化產品質量安全標準提升,制修訂國家標準115項,促進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快推動電動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汽車售后服務等標準迭代升級,加強傳統家電安全、新型家電、家電適老化等領域標準研制,制修訂智能家居互聯互通、家居產品質量分級等標準,加嚴人造板等裝飾裝修材料甲醛釋放量標準,加大高端電子、民用無人機等領域標準供給,滿足人民群眾改善生活需要。
三是加大回收循環利用標準供給,制修訂國家標準66項,有力推動產業循環暢通。加大家電、家具、電子產品、風電、光伏等綠色設計標準供給,出臺電子產品二手交易中信息清除方法、二手電子電器產品可用程度分級、二手車估值等標準,加快健全重點產品回收、分揀、拆解、再生利用標準,完善再生資源進口的標準和政策,助力資源利用形成閉環。
四是完善標準實施配套措施,合力推動標準落地見效。強化標準與財政支持等政策措施的協同。大力推進綠色產品認證、高端品質認證,向消費者傳遞質量信任。圍繞新能源汽車、電子電器、兒童用品等重點消費品,加大缺陷調查和召回力度。建立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加強質量監督和執法,強化標準實施應用,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消息來源:國新辦;編譯/汽車之家 張曉丹)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