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4月25日,2024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正式開幕。本屆車展以“新時代 新汽車”為主題方向,在引領汽車消費前沿風向、連接汽車品牌和消費者方面,提供全新的思路。在本屆車展中,汽車之家邀請企業高層共話車市風云、聚力行業未來。汽車之家與毫末智行COO侯軍展開深入交流。
提到自動駕駛,就好像提到豪華品牌一樣,令人覺得向往,但又倍感遙不可及。高額的制造成本,令其更多搭載在30萬以上的高端車型上。但如今,隨著技術的成熟,規模效應的加持,成本問題不再是一個解不開的難題。
侯軍向汽車之家表示:“毫末的新一代的產品最低的價格已經降至3000元級(能夠實現高速公路和快速路NOA功能),這意味著售價7萬到10萬的車都可以使用上自動駕駛的功能。”侯軍還表示:“預計2024年新車高速公路輔助駕駛功能的搭載率將達到40%-50%,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比例,”
以下為對話實錄:
汽車之家: 2024年,對于自動駕駛行業您覺得最大的機會是什么?
侯軍:我覺得最大的機會點在于整個市場開始爆發、開始繁榮了,就像北京的春天一樣,這個滿園春色關不住。
汽車之家:您覺得哪種場景的智能駕駛會最先推廣開來呢?
侯軍:如果說自動駕駛可以分領域、分載人、載物、高速、低速。假如說北京車展而言載人的乘用車為主,如果從載人的乘用車為主的話,咱們再將道路分為高速公路和城區道路,應該說高速公路以中國為例發展30萬公里,現在已經可以大規模使用和好用,這應該說包括很多公司,包括毫末在很多公司都為主機廠提供好的產品和服務。
城區的道路中國大概是1000萬公里,應該說今天開始可用,但是到好用還有一個階段,但是現在可用我認為這一次車展的主題開始爆發了。
汽車之家:當前的自動泊車技術,發展到什么水平?
侯軍:我覺得自動泊車是可用到好用了,自動泊車應該說也跟停車場相關,也跟車輛本身的自動泊車的AVP的能力相關,我覺得可用沒問題了,好用確實也跟場景有相關性,甚至還有泊車有的時候會出現博弈的情況,它跟場地無關,是跟參與者有關,我覺得可用到好用,現在基本上是這個階段。
侯軍:比如說北京的停車場特別窄,甚至有的停車場可能會出現兩輛車、三輛車爭一個車位,這個時候就不是技術解決了,它出現了一個動態博弈的過程。
汽車之家:您認為用戶用戶關注度比較高的智能駕駛場景有哪些?
侯軍:我覺得用戶關注比較高,如果從出行來看,像高速公路、快速路我覺得普通用戶都可以大規模使用了,到了城區道路,我們叫城區的NOA、或者NOP的話,現在我估計今年還是小規模的嘗鮮者、科技愛好者用起來會更舒服,因為中間一定會存在接管和不確定性的接管的情況。
對人車博弈、還有施工等等還是存在,但是我覺得就是說大家從高效出行、從安全出行、從方便出行我覺得從高速公路、快速路這個沒問題了,到城區道路逐漸有趣、好玩、還有適用我覺得這個階段已經開始來了。就像您最早說的,這確實是自動駕駛爆發的一個時間點開始了。
汽車之家:您覺得一款標配NOA或者高速巡航功能的車輛,售價最低會是多少?
侯軍:好,那你直接問到價格我就直接給一個干貨好了。我覺得問到價格,我們有一個參考,其實也是按照售價的3%到5%作為整個自動駕駛或者智能駕駛能力的一個綜合成本,這樣的話實際上您看到我們以毫末為例,毫末的新一代的產品它最低的價格已經到3000元級,3000元意味著什么?就域控制器加整個傳感器3000元級,按照3%到5%基本上10萬元以內的車都可以使用上自動駕駛的功能,7萬到10萬的車都沒問題了。
因為我們的定位就是人工智能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大規模落地,這是我們的定位,所以我們的低中高都到千元級,分別是3000元級、5000元級、8000元級,這個信息我們發布了一段時間,而且這里面含傳感器和整個軟硬件綜合的價格。
這個時候我們意味著從10萬元這一檔的車,10萬到20萬,20萬及以上我們都可以,當然我覺得除了毫末以外,現在國內的一些友商,大家也開始提供類似的在1萬元以內的解決方案,就剛才您問的這個問題,基本上現在很多的量產車型都可以配上自動駕駛的功能了。
汽車之家:不同高低成本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在功能實現方面會很大區別嗎?
侯軍:區別是這樣,還是有一些的,應該說價格低或者是剛才整個的千元級的車它可能先適用于高速路和快速路,可能泊車的功能會簡單一些,如果到中階到高階的時候,它的自動駕駛的覆蓋能力,比如到城區,甚至到末端它的覆蓋能力更強,包括泊車的能力也會更強,但是對于普通用戶的體驗來說,它從0到1已經開始了,我覺得大家已經感覺到在路上可以適當的脫手、脫腳,可以適當的減輕你駕駛的疲勞,讓駕駛帶來樂趣,這個已經開始發生了。
汽車之家:在搭載毫末智能駕駛解決方案車型的車主中,開啟自動駕駛的概率是怎樣的?
侯軍:我們在高速NOA開啟的概率已經達到了80%,這應該說對用戶高速公路和快速路的出行實現了極大的助力和方便。城區的道路NOA由于剛剛開始推廣,我覺得統計數據還太小了還不好說。
汽車之家:毫末智行相對于競品而言,優勢是什么?
侯軍:應該說整個自動駕駛的公司在群體崛起,特別是中國的自動駕駛公司,感謝過去20年互聯網、感謝過去30年通訊行業的積累,應該說整個中國的自動駕駛公司,剛才說競品也罷、友商也罷在群體崛起,這個時候的不同的公司會有不同的定位,比如毫末我們定位于第一個人工智能在自動駕駛領域大規模的落地,我們一定強調大規模,在沒有大規模之前的場景,實際上我們屬于觀察、關注、跟隨,但不重金投入。
比如說Robotaxi,實際上我們只跟隨并沒有投入,但是我們關于比如在輔助駕駛和智能駕駛領域,乘用車這是我們重兵投入,關于低速無人物流車,因為這個領域如果在順義也是有我們適用的商業場景,離咱們展館不遠的區域,這個領域因為它低速無人L4就可以實現,所以這是毫末的定位。
同時毫末還有一個定位是?立足中國面向全球,因為毫末實際上從出生那一天開始,除了國內的自動駕駛市場在規模商用之外,也助力長城汽車在海外,包括歐洲、澳洲等等國家已經開始了L2級的輔助駕駛、自動駕駛功能的使用,同時我們也會助力很多國際主機廠,不僅僅是落地中國,也是包括他們在全球海外在大規模的商用,這是毫末的定位。
可能不同的主機廠他們的側重點不一樣,毫末應該說是我剛才總結了一下立足中國面向全球,應該這是我們的面比較寬的,同時面向可以大規模落地的場景,這是我們聚焦的點。
汽車之家:請您預測下今年新車高速公路輔助駕駛的搭載率將達到怎樣一個占比?
侯軍:用戶、客戶、政府,還有社會生態接受度要高,今天高速公路輔助駕駛大家接受度很高,我估計今年新車搭載率,高速公路輔助駕駛估計到40-50%,非常高的比例。大家覺得高速公路、快速路開車交給系統去開,自己稍微輕松一點,這個已經成為一個基本的共識。到城區和其他的,像L3、L4有個漸進式的過程,會很快來臨。
汽車之家:請您幫我們具體介紹以下當前物流自動配送車的發展進展?是否有解鎖新的路權和場景?
侯軍:我覺得是這樣的,在全國我們已經有大概40多個城市,已經有當地相應測試的規定,或者測試對于無人駕駛新規介紹的規定,不叫解鎖,我們去申請和合作,已經在逐漸落地。像這些核心城市都有,北京、上海、深圳、蘇州、成都、重慶等等都有這樣的區域。
汽車之家:您是如何看待價格戰的?
侯軍:我覺得這是產業發展的一個正向發展機會,因為價格戰從什么角度講?一方面降價對整個市場和對整個消費者,或者對產業的繁榮有幫助。另一方面,也會對產業的參與者進行“強身健體”,這個價格戰就是看怎么相比?因為按照摩爾定律,今天智能駕駛也是要符合摩爾定律,甚至超摩爾定律,每18個月能力翻一倍,成本降低一半。實際上今天整個在智能駕駛的過程中,可能比摩爾定律還要速度更快,甚至叫超摩爾定律?赡苡貌涣18個月能力就要翻一倍,成本還要降一半,這個事情本身是這樣的,我倒覺得價格戰大家本身聽著有點殘酷,但是本身生態繁榮是讓生態參與者、消費者都響應到。最好的響應就是陽光、空氣和水都是免費的,但是我們會說價格戰嗎?不會談。對于系統來說,實際上我們整個助力出行過程就像水煤電一樣,每個人都可以健康的和成本極低享用。比如說通訊網絡,我之前15年期間在通訊網絡公司工作,以前90年代的時候裝一部電話3000塊錢,買一部手機和網絡費,因為很多人漫游不敢開,今天對流量無感,隨便用。實際上這對整個生活、工作產生巨大幫助。
另外一點,每一層的網絡基礎,現在智能駕駛也是網絡基礎,會對下一代的新機會產生基礎,包括今天的自動駕駛是基于互聯網、人工智能、通訊網絡的技術,而通訊網絡、互聯網又基于上一波基礎的建設,包括水泥電建設對它有很大幫助。我眼中看到這恰恰是生態繁榮和生態高速發展的一個跡象,當然中間一定會出現優勝劣汰,但是對整個生態發展,特別狹義對于中國自動駕駛汽車行業生態發展會有巨大幫助,基本上能在家里打的贏的,出去都能打的贏。
汽車之家:毫末在今年的銷量目標?您能幫我們透露一下嗎?
侯軍:我可以宏觀來說,今年我們已經在比如新一代產品叫基于高速公路城快和進入城區的HP170、370、570已經開始大規模上車,大規模落地。而且給你透露一點,這種落地不僅僅在中國,而且是在全球。不僅僅針對中國的主機廠,而且針對全球的TOP主機廠開始落地。
汽車之家:我們主打哪個價位?
侯軍:價位我覺得還是整體來說希望有規模,這是第一需求。價位上,當然可以適用10萬、20萬、30萬都可以,但是您要知道無論中國還是海外,真正海量銷售價位段還是屬于中間價位段,這是最大的,這應該是我們主打車型。我們對高端車型很歡迎,不排斥,但是高端車型對我們來說,因為我們的價格是固定的,作為Tier1和Tier2提供,對主機廠提供,無論車多高端,我們的價格大概那么多,這時候我們不反對高端車,但是我們更喜歡有規模量產的車型,這是我們傾向性的。
汽車之家:主要還是想賣10-20萬適用的這個?
侯軍:不僅僅有規模量產,有可能一些車型不見得是整個車的區間,它20-30萬,甚至30萬以上也可以賣得很好,比如長城的車,長城的坦克300、500、700,這一次車展長城坦克700新的車型搭載了我們的系統,這個車型如果單車型賣得很好,我們也特別喜歡,不見得說它價格高就會喜歡,不是這個意思。就是喜歡那種能夠規模量產的。
侯軍:我覺得今年搭載量會到幾十萬臺規模,這個要根據主機廠的節奏來定,我們還是很有信心,我們最大挑戰在于工程交付,系統設計出來的時候,您要上每一個車,每一個車型,它都要進行工程交付的適配。大概上車至少10幾款車型同時上車,再細的細節可能不便講了,這個量應該說是我們最大忙碌在于落地交付,這是我們現在最大的挑戰。
汽車之家:從工程交付到量產上車大概多長時間?
侯軍:一般一個車型從定點到最后的交付至少12個月以上。12個月都是很快的了,有的會更長,甚至到24個月,所以汽車行業是一個春江水暖鴨先知的行業,當你知道的那個時候,它已經在水底下做了很多工作了。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