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近日,吸引了近90萬觀眾參展的北京車展落下帷幕。暌違四年再度歸來的北京車展,超預期地收獲線上線下空前的關注度,很大程度上提振了消費信心。
有外媒報道稱,合資車企在2024北京國際車展上拼了。這些老牌跨國車企巨頭們在車展上展出了一系列新車型,試圖扭轉在中國市場的局面。
與以往在公開場合強調氫能不同的是,此次北京車展上包含日產在內的日系品牌將宣傳重點放了在電動化和智能化業務上,這也是他們今后在華本土化戰略的重要部分。
本次北京車展,日產共推出5款基于中國本土市場研發的新能源概念車,涵蓋純電車型和插電混動車型。日產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內田誠(Makoto Uchida)表示,未來三年這些車將會陸續上市,純電轎車Epoch(參數|詢價)將成為首款在華上市車型,計劃一年內實現量產。
過去很長時間,合資車企紛紛提出“in china、for china”(在中國,為中國)的理念。在北京車展期間,日產提出了Glocal新模式,即Global(全球)+Local(本地)的合作模式。
北京車展期間,東風日產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新宇、東風日產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政浩與汽車之家展開了深入交流!昂腺Y的技術由從全球到中國,到現在中國的技術進入合資品牌,接下來合資品牌要從中國再走出去,這是我們的‘三步走’!
2026年,挑戰100萬輛年銷量
2023年,東風日產的銷量(含東風英菲尼迪、啟辰)同比下滑幅度擴大至21.53%,為72.31萬輛,首次跌破2015年以來一直保持的百萬輛“紅線”。
事實上,最近幾年的國內汽車市場,合資車企的市場份額在不斷下降。本屆車展上,內田誠提出一個目標:2026年,日產汽車的銷量要增加20萬輛,總銷量達100萬輛。 這也意味著,東風日產要在2026年重返百萬輛的銷售目標。
那么,這20萬的增量從何而來?高政浩指出,“我們要用新能源車型來應對中國的市場!北敬伪本┸囌梗债a共推出5款基于中國本土市場研發的新能源概念車,涵蓋純電車型和插電混動車型。
『日產Era概念車』
據了解,在車展期間,內田誠多次提到東風集團。他說道,“我們所有的車型和零部件都在中國本地生產,這將幫助我們更好的迎接競爭!背艘酝,新成立的東風日產技術中心將研發包括燃油車、混動車型和純電車型在內的產品。
劉新宇解釋道,日產將用東風集團的資源、平臺來進行新車開發。他指出,“從Local變成Global這件事,第一個非常標志性的就是合資企業的出口。實際上在去年10月份,東風日產20周年的時候,我們已經提出來在2025年起要出口10萬輛的目標。”
擁抱中國市場“智能化”需求
有媒體報道,內田誠在車展上參觀了多個品牌,其中不乏中國本土汽車品牌以及與多家汽車制造商有合作業務的科技巨頭華為。他感慨,目前中國汽車市場處于競爭激烈的價格戰當中。
過去汽車行業內產品迭代周期為5至6年,但目前中國已經將這一周期大大縮短。對于目前中國整車18個月的開發周期。內田誠表示這非常具有挑戰性,不同地區情況不同,日產目前整車開發周期為24個月。
誠然,中國汽車市場快速變化,消費者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不管是合資車企還是中國車企,只有快速適應這種變化,才能應對激烈的競爭。正因如此,電動化與智能化成為日產在華本土化戰略的重要部分。
客觀地講,油電同智需要考慮如何把自己的資源、力量,還有智能伙伴雙方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真正的合力。
『軒逸』
“大家經常說,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我們想做到‘油電同智’,在這方面,每個企業的解決方案不盡相同,有的采用自研,有的采用第三方。我們選擇跟頭部智能化企業進行合作,同時結合自研,在不同的產品線上形成不同的差異化,這樣能夠更好的滿足消費者需求。”劉新宇說道。
在車展期間,日產與百度共同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雙方將開展在人工智能與智能汽車領域戰略合作的可行性研究。高政浩指出,電動化是第一步,只有走到智能化之后,它才能與傳統的燃油車拉開差距。燃油車同樣也需要智能化,“汽車智能化僅僅是靠安全輔助是不夠的,一定要走向智艙和智駕,所以這是我們接下來發展的方向之一;新能源車型的智能化 ,我們要一步到位,與行業領先的供應商企業合作!
燃油混動電動 三分天下
4月的終端銷量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零售、批發滲透率雙雙突破50%。一個觀點正在被業內熱烈探討:未來的汽車市場三分之一燃油車,三分之一電動車,三分之一混動。
“同一款車型中,我們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案:插混、純電,或者有增程,我們稱之為‘PHREV’。”高政浩補充道,有些品牌只做插混或者BEV,可能因為原來它沒有燃油車,或者在燃油車的技術上沒有突破!拔覀円欢〞䦂猿衷谌加图夹g上的優勢,同時發展插混和BEV,這是中國市場已經給出來的標準答案,我們也會適應市場潮流。”
『奇駿 e-POWER』
劉新宇與高政浩在交流中均指出,雖然電動化已經成為毋庸置疑的發展趨勢,但燃油車仍然是現階段傳統汽車制造商的主力。而且未來燃油車和電動車并不是被取代的關系,而是會在某一個狀態下達成平衡。對于東風日產來說,下一步動作是讓燃油車更加智能,達到與電動車的同等水平,以提升產品競爭力。
談到行業熱議的跨界造車,劉新宇表示,爭流量這事肯定也是重要的,“但我們很少去做互踩或者蹭流量的事,我們還是做好自己的人·車·生活,保持我們自己的一個定力!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