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2024年6月26日,哪吒汽車所屬合眾新能源(下文簡稱“哪吒”),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估值大約為450億元。如果順利上市,哪吒將成為“蔚小理”、零跑、極氪之后,第6家上市的造車新勢力。
坎坷的上市之路
這已經不是哪吒第一次申請上市了。同行的兄弟,威馬已經倒下,零跑早已成功上市,生意越做越好。 再看哪吒,上市之路充滿坎坷。
2020年7月,哪吒汽車啟動C輪融資,計劃2021年在科創板完成上市,不料,科創板推出對企業“科技含量”審查新政,上市計劃被迫中止;2021年11月,有消息傳出,哪吒汽車正考慮在香港IPO,可能籌資約10億美元,隨后又沒了消息。
2021年10月,紅衣教主周鴻祎就是在此時的D1輪融資加入,投資額29億元人民幣,成為哪吒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約16.594%,此時,哪吒估值約為220億。
直到今日,雖然周鴻祎最新的持股比例已經下降至9.12%,但是當初投入的資金起碼有一半以上沒有退出來,仍然是哪吒汽車的第4大股東。
2023年9月,哪吒汽車宣布已完成總額為70億元人民幣的Crossover輪融資,具體投資人為桐鄉市國資。Crossover輪融資(交叉輪),類似于Pre-IPO的錨定投資,一般是公司在擬上市之前進行的融資,參與者是一級二級市場都有布局的復合型投資機構,到一級市場最后一輪來投資一點倉位,表明投資者對該公司的定價,起到穩定上市后的股價的作用。
這通常被視為即將上市的信號。事實上,交叉輪過后上市又沒了音訊。
進入2024年,融資開始加速。2024年2月,香港特區政府與哪吒汽車簽約,提供2億港元補貼,并協助基石輪投資了2億美元;4月,哪吒喜提桐鄉國投、宜春金合、南寧民生三方國資不少于50億元融資,支持哪吒盡快實現IPO。
2024年6月26日,招股書披露,以桐鄉市國資為代表的4名投資人投資34.26億人民幣,累計獲得8.08%股份,每股股份價格為16.15人民幣,上市前總股份28.37億股,據此推算,哪吒估值已經推高到約450億,和周鴻祎入股時的D1輪次估值相比,翻了一倍多。
目前銷量及財務情況
銷量:哪吒2021年銷量為6.4萬輛,但2023年已經增長到12.4萬輛,雖然和2022年的15.2萬輛相比有所下滑,但整體來看,三年年復合增長率還有39.0%。
不過今年下滑更嚴重,從 1-5 月綜合銷量來看,哪吒累計銷量4.4萬輛,11家新勢力中最后一名,與2024年制定的30 萬輛銷量目標相比,完成率僅 14.5%,在11家新勢力品牌中也是最低水平。
財務數據:2023年總營收為135.5億元,比去年增長3.8%,三年年復合增長率為63.2%。營收增長不錯,但利潤沒跟上。 2023年毛利潤為-20.14億元,金額上比去年的-29億縮窄31.5%。
毛利率依舊為負數,從2021年的-34.4%收窄到2023年的-14.9%。盡管有所收窄,但距離轉正依然有較大差距。
與哪吒定位、以及銷售規模相近的零跑汽車在2023 年毛利率為0.5%,已經成功轉正。 蔚來、小鵬2023年的毛利率更高達9.5%和1.5%。
2021年-2023年,凈利潤分別為虧損48億元,67億元及69億元,近三年累計虧損184億元。哪吒2023年每賣一輛車要虧損5.5萬元,較2022年的虧損4.4萬元又重新上升,并未看到規模效應帶來的降本增效。
反觀定價相似的零跑汽車,每賣一輛車對應的虧損金額為2.9萬元,且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2023年末,公司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8.37億元,是自2021年來三年中最低的水平。 就按月銷1萬輛計算,賬上這點錢不到6個月就燒完了。
張勇曾表示,銷量要達到30萬-50萬輛,哪吒才會初步形成規;哪芰Σ⒆龅接澠胶猓壳熬嚯x目標還太遠。
哪吒也曾有過高光時刻
2022年,哪吒汽車共銷售15.2萬輛,打敗蔚小理,奪得造車新勢力銷冠,一舉成為哪吒的高光時刻。在年內接連完成了10萬和20萬輛交付兩大里程碑時刻,更是首個年銷量突破15萬臺的新勢力品牌,同時還獲得了30億元的D輪融資。
哪吒放出豪言,要在2023年實現30萬輛的年度銷量目標,并爭取在2026年實現全球百萬銷量的目標。
但尷尬的是,到了2023年,盡管新能源車市場需求放緩,但其他新勢力依然保持上漲勢頭,蔚來、小鵬的銷量同比上漲31%和17%,理想更是達到183%,而哪吒卻下滑18%,只有12.4萬輛,成為這一年銷量唯一負增長的新勢力。
招股書中,東南亞出海被多次重點提及
國內銷量不理想,哪吒在招股書中多次重點提及了東南亞的銷量情況。哪吒AYA(參數|詢價)系列在2023年東南亞小型純電車中銷量第一,市占率達52%;去年哪吒一共出口了17019輛車,占總銷量的13.7%。
哪吒X系列也正在籌劃出海,今年將先登陸泰國和印尼市場。海外經銷商收入在總收入中占比逐年遞增,從2021年的0,到2022年1.8%,再到2023年的12.0%。
招股書中提到,公司未來的目標重心是拓展海外市場,融資所得金額用途,哪吒列出的第一條也是:用于海外市場的戰略性擴張,以東南亞為擴張起點。
東南亞汽車市場情況的局限性
從銷量上看,2021年以來東盟10國汽車總銷量穩定在300萬輛中樞水平,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為主要市場。越南-菲律賓新加坡-緬甸都只是進口汽車。車型方面,皮卡才是在東南亞市場尤其是泰國市場主流車型,市占率過半。
產量上看,東盟10國汽車產量大約370萬輛,大于銷量的中樞水平約70萬輛,核心出口是右舵市場和澳新市場等。日系車在東南亞的市占率近幾年有所下滑,但仍高達70%。
泰國是目前東南亞10國中對新能源汽車支持力度最大,也是滲透率最高的國家。所以泰國也是各大中國車企爭相進入的市場,競爭激烈。
中國汽車品牌2023年在東南亞10國銷量為13.5萬輛(剔除寶騰),市占率低于5%,產量不到5萬臺。目前中國車企布局東南亞的方式主要有2種,泰國設廠本地生產模式+吉利的收購馬來西亞當地品牌模式。
就目前我們所看到的數據,上汽、長城、比亞迪、長安等眾多車企都早有布局。最早的估計是上汽,2017年上汽投資打造的泰國春武里府新工廠正式投產,年產10萬輛為MG名爵打造面向全球年輕化市場的重要制造基地。
2020年2月17日,長城汽車收購美國通用汽車的泰國羅勇府制造工廠,初期年產能達8萬輛。2023年11月8日,長安汽車在泰國羅勇府舉行泰國制造基地動工奠基儀式,一期設計產能可達10萬輛。
2024年1月26日,廣汽埃安泰國工廠項目在泰國羅勇府羅勇工業園正式開工,是廣汽埃安首個海外生產基地,設計年產能達5萬臺。今年7月4日,比亞迪第一個新能源車工廠在泰國開幕。
東南亞市場容量有限,增速不大,當地消費較多的是皮卡市場,且新能源轉型進度較慢。但優勢是,東南亞地區關稅政策相對友好,同時泰國通過免稅等方式支持在當地投放產能。
哪吒一方面并沒有皮卡車型布局,另一方面還要面臨產能、車型豐富度更占優勢的上汽、吉利等競爭。未來東南亞擴張不確定性較多。
港股市場未回暖,且對新能源車熱情不高
由于投資者信心不足、美聯儲延緩降息等諸多不確定性因素,港股短暫反彈之后,重回疲軟態勢,恒生指數從5月開始至今,連跌8周。
港股和美股上市的新能源汽車公司股價在上半年普遍遭遇大幅下跌, “蔚小理”股價跌幅達到50%左右,零跑股價跌超20%,極氪較發行價下跌10%。反倒是A股市場兩家車企的股價有所上漲。
比亞迪成為港股市場中唯一上漲的新能源車企。目前僅有比亞迪、特斯拉和理想這三家純電動車企的凈利潤為正。但是,港股給與比亞迪的市盈率僅為20倍左右,理想更低至13倍,遠低于特斯拉約50倍市盈率。
此時港股環境不是很好,投資者整體對下半年汽車的需求缺乏信心,對業績確定性的要求更高。即使對于比亞迪等頭部車企,投資者也不愿給出更高的估值倍數。
哪吒選擇此時上市并非最佳時期,猜測市場給與的估值也不會太高,預計此次發行的份額占比也會較小。
結論
有行業專家認為,如果海外單一市場的銷量不能在10萬輛以上,在其他國家建廠是個不劃算的買賣。
以哪吒目前的出口量來說,其海外業務還無法成為其經營、財務層面的支柱。以哪吒最得意的泰國市場為例,已經有眾多中國車企布局。
在比亞迪沒有進入以前,哪吒曾經是泰國市場新能源汽車的銷冠,但比亞迪進入之后,迅速占領第一的位置。今年前4個月,在泰國的電動車銷量榜上,哪吒被比亞迪和MG超越,已經退居第三。
當前,中國新能源品牌進入泰國的越來越多,換了新戰場,但對手依然沒變。國內的內卷又將如何在東南亞上演?(文/圖 汽車之家 吳沛哲)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