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繼大眾入股小鵬、奧迪合作上汽、Stellantis入股零跑,中國汽車工業來到了歷史性轉折點,開啟了新合資時代。
過去幾十年,中國汽車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品牌的崛起、消費習慣的轉變,成為每一家合資車企必須面對的課題。與此同時,合資車企的定位,從導入全球技術與車型到今天整合資源雙向奔赴,每一家無不在探索新的前行方向。
全新的挑戰,也擺在年銷量超過100萬輛的上汽大眾面前。2024年,上汽大眾迎來了其四十周年的歷史里程碑。過去40年,上汽大眾在國內汽車市場創造了無數個高光時刻,也親歷和見證了中國市場的變化。在國內汽車市場新能源的轉型大潮中,上汽大眾也躬身入局all in新能源。
站在四十年的新起點,上汽大眾如何在風云詭譎的國內市場穩固優勢,抓住新的機遇?當中國車市步入智能化的下半場,上汽大眾如何排兵布陣積極應戰?在2024中國汽車論壇期間,汽車之家黨委書記、CEO吳濤與上汽大眾黨委書記、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俞經民展開了一場深入的對話。
俞經民,江湖人稱“胖頭魚”,“車圈網紅boss”。在雷軍造車之前,他就活躍在網絡上,直播、拍短視頻,與網友互動。在訪談過程中,他深入淺出地闡明對當下及趨勢的判斷。談到車市內卷,他說,“我們有一個很好的體系來管理未來五年及更長遠的市場預期,以及產品的布局,不是所有車企都具備這個能力�!�
合資2.0時代,整合雙方優勢
在今年4月份的北京車展前夕,上汽大眾高管曾明確表示,國內汽車市場將“三分天下”,因此,上汽大眾堅持“油電同進”,未來上汽大眾的產品序列是1/3電、1/3混、1/3油,以滿足市場的要求。
前不久,大眾汽車集團與上汽集團簽署了多項有關上汽大眾新產品項目的技術合作協議,包括三款插電混動車型、兩款純電車型。對于上汽大眾來說,中外股東雙方的合作將不再是簡單的技術引進,而是資源共享、互利共贏。事實上,在這之前,上汽大眾的德方股東已經同意所有混動車型全部交給上汽大眾來主導開發。
上汽大眾高管曾透露,在此次技術合作的談判過程中,中方提出了兩個很重要的要求,一個是成本,一個是智能化。中方提出采用全新的電子架構,同時增加智能化的娛樂空間。這樣一來,成本可能有所增加,但是增值的部分能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市面上沒有‘聰明’的油車,于是我們推出了途觀L(參數|詢價) Pro�!庇峤浢裾f道,上汽集團在智能化領域有很深的積累,上汽大眾接下來將繼續整合中德雙方的優勢資源。
據了解,作為上汽大眾拳頭產品,途觀車型上市14年間已贏得超280萬名用戶。俞經民進一步解釋道,中國首購用戶很多,油車依然有很大的市場需求。正因如此,“油電同智”的普及意義重大。
智能化如何回歸本源?
據悉,在上汽大眾與中國本土企業大疆車載洽談智能駕駛領域的合作時,德方也很支持。俞經民表示,大疆車載的“慣導雙目”技術,在汽車上可以很好地應用。以途觀L Pro的智駕系統為例,由大疆車載團隊基于中國路況研發,可實現L2+級別智能輔助能力。像是自動跟車、躲避障礙、車道保持、打燈變道等等新能源車主流智駕功能,也都是具備的。而且,IQ.Drive泊車管家則可實現自動泊車、記憶泊車等能力。
『途觀L Pro座艙』
而在智能座艙方面,途觀L Pro采用超智能數字座艙,搭載多塊屏幕,還在大眾品牌車型上率先采用了副駕屏的娛樂裝備。
俞經民指出,很多企業在智能化上的投入是虧本的,投入沒有產出,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败嚻髮χ悄芑耐度胍貧w到用戶的本源,讓用戶愿意為體驗買單。如果只是上成本堆配置,整個智能化的價值鏈無法產生價值,商業模式難以閉環�!�
放眼目前國內的電動車生態,除了少數車企,幾乎都很難盈利。在整體軟件做加法,硬件做投入的情況下,新車價格卻在往下走,值得引起行業的擔憂。因為企業沒有了盈利空間,也就談不上可持續發展。因此,推動燃油車的油電同智,回歸用戶本源,顯得格外重要。
擁車成本,從價格競爭轉向價值競爭
“40年以來,我們生產交付了2800萬輛車。近期,我們做了一系列叫‘夏日風暴’的讓利活動,初衷就是想真心答謝我們的用戶。”俞經民說道。據了解,途觀家族、朗逸家族、凌渡L、ID.家族等車型均推出了“驚喜價”,同時還有保值回購/煥新政策。
放眼整個國內市場,幾乎每一家車企都投入到新車降價的價格戰中。而新車價格戰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二手車保值率全面下降。事實上,車型保值率與用戶利益直接掛鉤。
“如果只是一昧卷新車價格,消費者并沒有得到真正的價值。”俞經民在不同的場合都強調過“擁車成本”,他指出,在成熟的汽車市場中,“擁車成本”是更為理性的性價比標桿。擁車成本即車輛買進和賣出之間的差價。當車輛在使用后仍能保持較高的市場價值,消費者才算是真正享受到購車的長期價值。
舉個例子,一輛車十五萬買進,十萬賣掉,擁車成本是五萬。十萬買進,五萬賣掉,擁車成本一模一樣�!昂芏嗳苏J為買得便宜是性價比,實際上性價比的王中王是擁車成本。”俞經民說道。
今年3月,ID.3推出ID.Care保值包,4月25日,ID.4 X、ID.6 X也迅速跟進上線ID.Care保值包。據悉,ID.Care保值包的核心是向消費者提供三年后至高60%的保值回購價格。為了達到這一回購價,車主僅需在三年內確保其車輛的累計行駛里程不超過90,000公里,并且總理賠金額不得超過車價的30%。這樣的條件設置非常寬松,確保絕大多數用戶都能輕松滿足,從而有效緩解電動車用戶對于二手車殘值的擔憂。
就在今年4月,特斯拉Model S/X全系車型也推出了官方保值回購,用車3年,特斯拉以開票價格的45%回購車輛�!疤厮估吹轿覀冏隽艘哺M,這是好事。我們的保值回購政策在終端反響非常強烈。上汽旗下的保險公司看了數據,我們95%以上的用戶都能滿足回購條件。”俞經民說道。
據了解,5月份上市的途觀L Pro也推出了“三年8折回購”的“保值煥新”購車政策。在補貼全額購置稅和免三年車輛保養費的情況下,途觀L Pro3年的使用成本約為4.7萬元。
『途觀L Pro發布會上介紹擁車成本』
為何如此強調擁車成本?俞經民曾經在公開場合指出,在經濟增速趨緩的今天,車企把全生命周期的用車成本降下來,更能體現企業的價值。
后合資時代,傳統車企如何轉型,已經成為“老生常談”的話題。在內卷加劇、產品迭代速度不斷加快的今天,俞經民說,有些東西不能變,“所有的電池國家標準是53項,我們的是338項,研發慢、成本高。”
面對正在崛起的新品牌,上汽大眾提出了“美美與共”,看到對手優點的同時,也要唱出自己的美。汽車作為大宗消費品,它的價值不僅包括新車的配置與體驗,還有二手車的殘值。在上汽大眾看來,車企應該主動承擔起這樣的義務:不僅要為消費者打造一款安全耐用的產品,還要在車輛的全生命周期,讓用戶的價值最大化。(文/汽車之家 張凌霄)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