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行業動態 正文

廣汽華為小智選模式,“番禺行動”能否挽救合資的潰。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向編輯提問

[汽車之家 行業] 11月30日,廣汽集團與華為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智能汽車戰略合作簽約活動,雙方簽署了深化合作協議。廣汽集團將在傳祺、埃安和昊鉑之外,打造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廣汽與華為之間的合作再進一步,在產品開發、營銷及生態服務等領域展開合作。

受到周末這一利好消息,周一廣汽港股股價大幅上漲,當日收漲25%。


汽車之家

余承東未到場,合作模式是全新的“小智選”

這次簽約余承東沒有到場,華為方參加簽約的三人分別是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單元(下稱“華為車BU”)CEO靳玉志和車BU副總裁遲林春。廣汽集團方面參加的人員分別是集團董事長曾慶洪、總經理馮興亞和集團副總經理閤先慶。

“鴻蒙智行”現在合作的車企有4家,分別是賽力斯的問界、江淮的尊界、奇瑞的智界和北汽的享界,過去這4界舉辦大型活動,余承東都會到場并做主要的參與人員。這一次缺席,許多媒體都猜測廣汽和華為的合作可能不同過往4界的模式,而可能采用一種全新的模式。

比如,東風集團和華為的合作模式,采取的是共同定義汽車。在車機的鴻蒙系統和智駕方面合作,同時開放合作和全棧式自研要一起推進,但唯獨銷售渠道不共享,這有別于賽力斯等的合作模式,財新等媒體都稱其為“小智選”模式。

2021年埃安曾和華為合作但最終分手,這次換傳祺

廣汽集團曾在2021年7月宣布,廣汽埃安將與華為聯合開發【AH8】車型,搭載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按照當時規劃,雙方的首款合作車型將是一款中大型純電SUV,計劃在2023年底量產。

而到了2023年3月,廣汽集團發布了合作終止的公告,公告說廣汽的控股子公司廣汽埃安的【AH8】車型項目,由原定與華為聯合定義、共同開發搭載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模式,變更為自主開發,華為則降至供應商身份與廣汽集團繼續合作。

2024年4月,廣汽傳祺宣布,傳祺將與華為聯手,將傳祺的i-GTEC 2.0與乾崑智駕系統ADS 3.0、新一代鴻蒙座艙等領先科技相結合,首款車型將于2025年一季度上市交付。傳祺將在轎車、SUV、MPV全領域搭載乾崑智駕、新一代鴻蒙座艙等華為智能技術的品牌。

2023年廣汽和華為合作破裂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根據廣汽管理層的描述,華為作為大品牌供應商,比較強勢,廣汽議價能力很弱;另外,當時作為華為合作的代表車企極狐、阿維塔也沒有在量上取得應有的規模。而埃安當時作為一匹黑馬,月銷過5萬,估值上千億,兩人分手也情有可原。

頹廢的廣汽渴望復興,開展3年“番禺行動”

除了重新向華為尋求合作,11月15日,廣汽集團在2024廣州車展上正式對外發布“番禺行動”,總結起來或主要有3大點,供參考

第1,總部從市區珠江新城中央商務區,搬至廣汽傳祺、廣汽埃安所在的郊外番禺汽車城。根據馮興亞的描述,集團要擼起褲腳下地干活。搬遷通知是在10月24日召開管理模式改革及總部搬遷動員大會上頒布,會上對內強調改革的戰略意義,并公布了搬遷計劃。

第2,對內實施組織機構改革,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管理效率。這里包含2塊內容,第一塊,新成立3個部門:①產品本部:從消費者需求開始,“產品定義-產品開發-產品上市”全流程統管。②財務本部;③采購本部。

汽車之家

第二塊,集團混改。11月15日公布系列改革規劃,將積極推進集團層面的二次混改,建設更具市場化屬性的汽車集團。廣汽集團曾經在2010年和2012年分別在H股和A股上市。截至2020年,廣汽工業在廣汽集團持股52.51%,是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是廣州國資委。

汽車之家

廣汽曾經在2022年對廣汽埃安進行第一次全面的混改,引進戰投,實施員工持股,A輪投后估值超過1000億元。改革后在集團內部有不錯的效果。

混改期間,埃安的總經理古惠南曾經把房子抵押貸款,帶頭投資了2000萬元,埃安副總經理肖勇也貸款投資購買埃安股份,很大程度上對員工起到激勵作用。

這次進行的二次混改,主要以集團為核心,目前集團職業經理人持有的多是股票期權,接下來開展二次混改,會實施員工持股。員工持股通常是將公司利益和經營者利益結合,是現代企業重要的治理手段之一。

在廣汽集團以往實施的多輪激勵計劃中,股票期權占據大頭。當公司業績及個人績效達成考核要求后,這些期權還需要在數年中分批行權。

第3,公司董事長年事已高,臨近退休,管理層換屆在即。有媒體傳,廣汽集團馮興亞接替曾慶洪出任新董事長。同時,中國一汽某高管將調往廣汽集團任總經理。后被廣汽證實是假消息,暫不清楚誰將接棒,但管理層換屆工作已在籌備中。

和上汽難兄難弟,3季度業績或逼近極限

廣汽集團第三季度實現營收282.32億元,環比增長15.41%; 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14.0億元,由盈轉虧; 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5.3億元,同比減少216.0%。

前三季度總共實現營收740.40億元,同比下降23.9%;實現凈利潤1.20億元,同比下降97.3%,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8.7億元,同比下降146.5%。

上汽集團盡管利潤大幅下滑,但歸屬母公司凈利潤還是正數,并未虧損,而廣汽已經出現虧損。

汽車之家

廣汽集團實現全年盈利的壓力前所未有,成為廣汽集團連續十一年進入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以來,首年面臨如此大困境。和長安、上汽集團困境類似:圍繞合資模式的國企利潤沒有了,自主品牌又挑不起大梁。

汽車之家

不過盡管如此,我們認為廣汽三季度業績可能已經逼近極限,原因來自3方面:廣本處理產線和減員基本完成,廣汽豐田的單車仍保持盈利,自主品牌的整合達到降本目的。

合資品牌廣本產線減值和裁員的賠償影響已在24Q3處理完畢,全年合計約14.5億元開支,廣汽豐田Q3單季度的盈利6.2億元,單車利潤在3400元左右。另外,自主品牌方面,各職能部門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并或分設,在確保埃安相對獨立運營的同時,最大化合并機構、精簡流程,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展望和總結

根據各類報告和資料來看,廣汽在這次新能源浪潮中逐步掉隊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廣汽集團層面的高級管理人員大多來自合資品牌,在管理思維上可能并不適用需要快速更迭的自主品牌;集團層面下各個品牌,包括合資和自主品牌各自為戰,缺少協同效應;集團講究投資驅動,需要先把投資盈虧賬算清楚才下手,決策流程過長,錯過最佳進入市場的時間。

廣汽這次開啟的3年“番禺行動”,將在2025年初全面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對現時集團存在的弊端對癥下藥。

多家券商都認為今年廣汽的合資品牌有望觸底,集團內部積極推動改革和實施降本增效措施,2024年歸母凈利潤在23億左右。(圖/文 汽車之家 吳沛哲)

向編輯吳沛哲提問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