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車聞中心 整車 正文

煮酒論車|寶駿享境如何重構20萬級家轎智能化價值體系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向編輯提問

[汽車之家 行業]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已進入深水區。

在這一片深水區內,智能化早已從高端市場的“奢侈品”演變為家用車的“必需品”。根據乘聯會數據,2024年L2級輔助駕駛滲透率突破55.7%。越來越多的品牌,將城市NOA、代客泊車等高端智駕功能下放至13萬-15萬元價格帶,讓一款新技術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親民。

汽車之家

近來有一個詞很流行,“智駕平權”。這四個字折射出中國家轎市場智能化競爭的范式轉移——從硬件堆砌轉向場景化體驗,從高端專屬轉向普惠共享。

當消費者對智能駕駛的需求從“嘗鮮”轉向“剛需”,寶駿品牌以“科技平權”為核心理念,在不久前推出了全新旗艦家轎——寶駿享境,重新定義20萬級家轎的智能化標準。

在此前,寶駿汽車推出了云海、悅也plus等車型,擁有智能駕駛、城市記憶領航等功能,受到了一致好評。而寶駿享境這款預售價13.28萬元起的“智能超舒適旗艦家轎”,則是進一步升級了城市NOA,承載著寶駿品牌向高端智能化躍遷的戰略野心,也折射出了中國品牌在智駕技術普及浪潮中的創新路徑。

家用車智能化的剛需覺醒

筆者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正經歷著從“電動化基礎設施建設”向“智能化價值深耕”的關鍵躍遷,家用車領域的智能化需求覺醒,本質上是用戶場景復雜化、技術接受度提升與產業政策引導共同作用的結果。

寶駿用戶智能駕駛使用數據顯示,單個用戶智能行車輔助日均使用4.2次;50%用戶城市記憶領航單次里程超過5km;智能泊車使用率達到99%,單車日均使用2.6次;假期高速智能領航使用率93%,單程最長達到1218km。

用戶對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功能的接受度普遍顯著提高,對智能駕駛的需求和依賴度也在提升,越來越多用戶希望增加高階城市NOA、代客泊車等功能。

這一數據反差,揭示出主流家用市場的核心特征——用戶對智能化的需求已從“技術嘗鮮”演變為“場景剛需”,推動行業競爭范式從“技術參數比拼”轉向“真實需求響應”。

城市通勤生態的劇變是智能化剛需的核心催化劑。在超一線城市,高頻次、長時長的駕駛疲勞,使智能跟車啟停、車道居中保持等功能從“可選配置”變為“必備技能”。而家庭結構的迭代,則放大了對全場景安全的需求。

汽車之家

早期智能駕駛競爭,可能存在顯著的“技術驅動”特征。

新勢力品牌熱衷于打造“硬件天花板”,單車型號平均搭載2-3顆激光雷達、算力突破1000TOPS,試圖以“參數碾壓”建立高端標簽;外資品牌則依賴“功能分層”策略,將核心智駕功能(如自動泊車、城市領航)設為高價選裝包,維持技術溢價。

但市場反饋顯示,這類策略在主流家用市場遭遇瓶頸——30萬元以上車型的智駕硬件冗余率達40%,而15萬-20萬元市場的核心智駕功能覆蓋率不足30%,形成巨大的需求缺口。

真正的變革,則始于“場景定義技術”理念的興起。

這種轉變的本質,是將智駕系統從“實驗室產物”還原為“生活助手”,讓技術價值回歸“降低駕駛負荷、提升出行安全”的初心。相較于外資品牌的“全球統一方案”和新勢力的“高端技術敘事”,中國品牌展現出對本土需求的精準把握。

數據顯示,自主品牌在15萬-20萬元市場的智駕功能滲透率達45%,遠超外資品牌的22%。這種“需求導向”的技術研發,正重塑行業競爭的核心要素。

筆者認為,家用車智能化的需求驅動轉向,本質上是汽車產業“用戶價值”的回歸。

當智能化從高端玩具變為家用剛需,技術的評判標準不再是“能做什么”,而是“能為用戶解決什么”。這種轉變為中國品牌提供了歷史性機遇——在電動化奠定的產業基礎上,通過對本土需求的深度理解,以“場景化創新+成本可控”的雙重優勢,在主流市場建立不可替代的競爭力。

未來的行業競爭,將不再是技術參數的比拼,而是“誰能更懂用戶日常”、“誰能讓技術更有溫度”的全維度較量。

智能化技術落地與用戶需求的共振

行業競爭范式變了,打法也要跟著變。

在早期,新勢力品牌依靠“硬件堆砌”打造高端智駕標簽,而傳統車企多采用“功能分層”策略,將高階智駕鎖定在25萬元以上市場。

寶駿則選擇第三條道路——聚焦15萬-20萬元主流家用市場,以“場景定義技術”為開發理念,針對中國特色路況和停車難、方言交互等用戶痛點,開發出0速啟動無圖城市領航、漫游探索車位等功能。

這種從“技術驅動”到“需求驅動”的轉變,本質上是讓技術解決用戶真實問題的本質,而非成為營銷噱頭。筆者認為,寶駿的策略暗合行業發展規律——當高端市場智駕滲透率接近天花板,主流市場的增量空間才是智駕技術普及的關鍵。

數據顯示,15萬-20萬元價位車型的高階智駕標配率不足30%,存在顯著的市場空白。寶駿享境以13.28萬元起售,將靈眸智駕進階版帶入這一市場,既是對用戶需求的響應,也是對行業格局的主動破局。

汽車之家

寶駿享境的核心優勢,在于靈眸智駕進階版構建的全場景覆蓋能力。

區別于傳統智駕“高速強、城市弱”的短板,其0速啟動無圖城市領航功能,無需高精地圖即可應對城市主干道、老舊小區、無車道線等98%的日常場景,支持紅綠燈讀秒啟停、自動避障繞行等高頻功能。在復雜路口的決策響應速度達0.5秒級,加塞應對成功率超過92%,顯著優于同級主流方案。

泊車場景的技術突破更為顯著。

針對城市停車場“車位難找、泊入困難”的痛點,享境的“漫游探索車位”功能可在目標車位被占時,自動搜索周邊30米內空車位并完成泊入,適配超3000種車位場景,一次泊入成功率達98.7%,平均泊車時間較傳統方案縮短40%。云端地圖功能覆蓋全國20多個城市熱門停車場,支持用戶提前選定車位并實現全流程自動泊車,真正實現“代客泊車”體驗。

安全性方面,享境構建了“全速域防護”體系。0-130km/h全速域AEB系統,對動態車輛剎停速度達130km/h,靜止車輛達120km/h,遠超行業平均水平;新增的0-10km/h倒車AEB和油門防誤踩功能,將倒車事故率和誤操作風險分別降低60%和75%。

汽車之家

這些技術落地,同樣依賴于寶駿神煉電池的“三不”安全電芯(不短路、不漏液、不起火)和80%高強鋼籠式車身的硬件保障,形成主動安全與被動安全的雙重防線。

寶駿享境的智能化布局,處處體現“精準投入”的實用主義哲學。在硬件層面,未盲目堆砌激光雷達,而是通過雙目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與150TOPS算力的高效配合,實現同級領先的智駕性能。

這種“減法”策略,使享境在13萬-15萬元價位段形成獨特競爭力——用20萬級的核心智駕體驗,滿足15萬級用戶對安全、舒適、便捷的核心訴求。

享境的預售權益則是進一步強化了性價比優勢:1000元抵5000元購車金、4000元置換補貼、3年免費無限車機流量等八重好禮,疊加三電終身質保政策,降低了用戶的技術嘗鮮門檻。

寶駿智駕路線的行業啟示

對比同價位競品,寶駿享境的智駕優勢呈現明顯的“錯位競爭”特征。

與傳統競品相比,享境在智能泊車、方言交互等細分場景更具優勢,且智駕功能覆蓋度更廣,硬件成本控制更優。面對特斯拉Model3、大眾ID.3等外資車型,享境的本土化場景適配性和安全配置更符合中國用戶需求。

筆者認為,這種差異化定位恰恰是寶駿的戰略優勢所在:在20萬內市場,用戶對智駕的核心需求是“日常好用”而非“極致性能”,享境通過聚焦高頻場景,避免了與高端市場的正面競爭,同時填補了主流市場的智駕功能空白。

汽車之家

數據顯示,2024年15萬-20萬元家轎市場中,具備全場景智駕能力的車型市占率不足15%,享境的入局有望快速搶占這一增量市場。

寶駿享境的最大行業價值,在于證明了高階智駕技術在主流市場的落地可行性。通過與卓馭科技五年深度共創,寶駿構建了“強感知、輕地圖、精算力”的技術路線,在不依賴高精地圖的前提下,實現城市領航、代客泊車等功能,大幅降低了技術成本。

這種“去高精地圖化”的方案,既規避了政策限制,也更適配中國復雜的本土化路況,為其他品牌提供了可復制的技術路徑。

當高端市場智駕陷入“硬件軍備競賽”時,寶駿通過規模量產和成本控制,將進階智駕的價格下探到15萬元區間,推動智駕技術從“高端專屬”向“大眾普惠”躍遷。

汽車之家

筆者認為,這種“技術下沉”策略有望引發連鎖反應——未來1-2年,20萬內市場可能出現更多“智駕平權”車型,推動該價位段的產品定義從“電動化為主”轉向“電動化+智能化雙核心”。

這種戰略選擇的背后,是對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階段的深刻理解。當電動化完成初步普及,智能化必須回歸“提升用戶體驗、降低使用門檻”的本質。寶駿享境的出現,不僅為20萬級家轎樹立了智駕新標桿,更向行業展示了一條“技術下沉、場景深耕、生態協同”的智駕普及路徑。

在新能源汽車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的關鍵節點,這種立足主流市場、聚焦真實需求的創新,或許正是中國品牌實現全球突圍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文/汽車之家評論員 艾尼)

汽車之家


向編輯行業評論員提問
文章標簽: 行業視角 智能網聯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載中

寶駿享境

預售價:13.28-15.58萬
級別:中大型車
詢底價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