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拆解]西方有句諺語,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在我們編輯的眼中,一千種汽車的底盤就是一千張不同的面孔,今天出現在舉升機上面的面孔就是廣汽本田鋒范,一款緊湊級家用車,它又會展現出哪些特點呢?跟著我們的鏡頭來看看吧。
『拆解車型:鋒范1.5自動精英型』
● 前后懸掛結構解析
鋒范和很多同級車一樣,依然采用結構最為簡單成熟的前麥弗遜后扭轉梁懸掛形式。從它的前懸結構看,并沒有比較特別的地方,兼做轉向支柱的減震器、加上下擺臂、軸承座和防傾桿構成了前懸的主體結構。
『前懸結構示意圖(車頭向車尾方向視角)』
『前懸結構示意圖(車尾向車頭方向視角)』
『對于這臺整備質量1148公斤的前驅車來說,無論是下擺臂本身,還是與副車架的連接都已經足夠扎實了』
『副車架和車身這一處連接部分略顯單薄』
『防傾桿細處直徑為19.26mm,算得中規中矩,而前半軸最細處直徑為23.06mm』
扭轉梁結構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結構,大批的小車都采用這種結構簡單,不需要太多調節和設定的懸掛形式。為了減重,鋒范在扭轉梁的附件上面做了不少空洞,同時也沒有對懸架的強度造成負面影響,算是很實用的設計。
『鋒范的后懸為典型的扭轉梁形式』
『鋒范的后懸結構示意圖(車左向車右方向視角)』
『鋒范的后懸結構示意圖(正下方視角)』
『鋒范后懸的彈簧托盤上面沖壓了不少空洞,從它的受力方向看,這些孔洞并不會太影響托盤的強度,確實是比較取巧的方式』
『鋒范的后懸彈簧長而直徑較細,圈數較多,重點是改善后部的舒適性;而減震器在彈簧后的設計,可以讓減震過濾彈簧的多余動作,提升后懸掛的平順性和穩定性』
『縱臂與車身連接處采用膠套緩沖,改善了乘坐時的舒適性』
『鋒范的扭轉梁中部設計成弓形,有利于提升橫梁的彈性』
鋒范的結構如此,下面再來看它的局部細節。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