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在此次廣州車展上,長安展出了一款名為智能復合燃燒技術的發動機,它的亮點則是裝配了一項在汽車發動機領域幾乎還沒有正式投產過的技術,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看這款仍具有概念性的發動機。
● 技術背景
這款發動機是2009年長安汽車通過向澳大利亞Orbital(澳必托)公司支付專利技術使用費的形式來進行開發和研制的。如果長安能夠試制成功,則可以將其搭載在自己的車輛上使用。該發動機的這項智能復合燃燒技術目前主要應用于非汽車領域,如舷外機、摩托車和機動三輪車等,至今還沒有汽車領域的量產經驗。
● 空氣輔助直噴技術
在發動機缸蓋位置一側安裝有一個活塞,它的作用是吸入新鮮的空氣,并將其與燃油進行充分混合,然后將混合氣直接壓入燃油導軌中,由于混合氣已經預先充分混合,所以當其被噴入氣缸后,有利于實現發動機的均質燃燒,從而降低油耗。同時通過這種預先混合的方式,這款發動機的燃料也不再局限于汽油,使其擁有更廣闊的應用平臺。
● 復合燃燒技術
這款發動機還加入了內、外部復合EGR再循環系統,通過向氣缸內引入廢氣或者一部分新鮮空氣來實現分層稀薄燃燒,通過這種稀薄燃燒技術可以大大降低燃油的消耗率,全面提高發動機的工作效率。同時配合改進的三元催化裝置,可以減小由于采用稀薄燃燒技術所帶來的大量氮氧化物的排放問題。
該發動機擁有進、排氣門雙可變正時系統,同時具有兩級可變氣門升程技術,可以根據發動機的負荷和所處工況來對氣門的升程進行調節,為此可以使發動機獲得更寬廣的動力輸出區間。如果單從工作原理上來看,這套技術很像本田的i-VTEC。
總結:
從長安支付這項專利技術算起已經過去有兩年多的時間,這款發動機卻依舊停留在樣機試驗階段,量產或許遙遙無期。一方面可能是在制造、研發等環節還存在著諸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國內的油品質量是否適合這樣一種技術也同樣值得懷疑。不過以長安的技術實力去涉足這樣一個在汽車領域都還沒有量產經驗的技術,我想這種做法一時還難以得到回報。(文/汽車之家 馮景毅)
相關閱讀:
進入三缸世界 新?怂海外配1.0T動力
//www.china-wallpaper.com/news/201111/262581.html
點擊進入:2011廣州車展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