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設計殿堂] 在2013年3月份的日內瓦車展上,有一個初次亮相的全新汽車品牌引起了轟動。英國《Auto Express》驚呼:“這家全新的汽車制造商,很快會成為歐洲的市場巨頭之一!”,而菲亞特的老板馬爾喬內在看過展車后只說了兩個字:“擔心!边@個汽車品牌就是來自于中國的觀致。(注:本文部分資料來自于《觀致汽車設計手冊》)
為何一個還一輛車都沒有賣出去的全新的汽車品牌能引起這么多的關注?觀致是如何從零起步一點一點有了現在這個樣子的?我們今天不妨先從觀致的設計團隊入手,來好好了解一下這個全新的品牌。
● 觀致設計團隊介紹
早在2006年觀致汽車成立的時候,這個品牌就定下了一個完全不同于任何其他汽車品牌的發展模式,那就是網羅一大批具有歐洲一流水準和豐富經驗的設計師和工程師團隊,從零開始建立和運營公司。在這里,不得不提到一個關鍵人物,那就是觀致副董事長石清仁,他從大眾汽車退休以后來到了觀致汽車。依靠幾十年職業生涯積累的人脈,石清仁不遺余力地網羅出了觀致現在這個國際化的團隊,這其中覆蓋了設計、工程、生產和銷售方面的人才。
2010年,石清仁找到了當時還就職于MINI的設計何歌特,后者在2011年1月1日加入了觀致汽車擔任設計執行總監一職。何歌特豐富的行業經驗還包括另一品牌,大眾高爾夫車型,他在高爾夫的傳承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的設計影響了包括Mk2、Mk3和Mk4的高爾夫車型。
『左起:設計總監何歌特、外觀設計負責人Philipp和副董事長石清仁』
對于全新創立的觀致汽車而言,設計團隊的作用尤其重要,他們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都是極大的。機遇在于他們可以不用考慮任何汽車品牌的設計團隊都很頭疼的傳承問題,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定義和創造一個全新的汽車品牌;挑戰則在于觀致是一種全新的發展模式,之前沒有任何類似經驗可供借鑒參考。
在何歌特接手觀致設計執行總監以后的兩年時間內,他就為觀致打造起一直完全國際化背景的設計團隊,在德國慕尼黑、奧地利格拉茨和中國上海成立了三個設計中心,并帶領他的團隊設計出了觀致3三廂、兩廂和旅行版三款車。60歲的何歌特表示,觀致項目是自己設計生涯的終極挑戰。
● 觀致外觀設計解讀
何歌特接手觀致的設計之后,首先自然是要設計出品牌標識。對于觀致品牌標識,何歌特是這樣解讀的:1、字母“Q”代表英文“Quality”,寓意觀致將產品質量放在第一位;2、觀致的標識設計成矩形,而不是常見的圓形或橢圓形,寓意觀致希望打造各方面都是全新的產品。經過多版方案的討論,最后就獲得了目前的這個品牌標識。
『觀致品牌標識的各種設計方案』
『觀致品牌標識確定的幾種外展方案』
接下來要確定的自然就是前臉的設計。相較于其它因素,何歌特和團隊更專注于新車前臉的設計,這一點并不足以為奇。他們需將其它眾多汽車的“知名前臉”列入考慮范圍,避免讓觀致的前臉與其它知名前臉存在任何不適當的相似性。觀致車型的前格柵被詮釋成為一個巨大的字母“U”,由一條巨大的鍍鉻條封閉在頂部,組成清晰可見的品牌標識,貫穿的橫梁擴大了整體寬度,也滿足了歐洲的行人保護標準。另外,前格柵內部結構的設計也是用心良苦,大量采用延伸的字母Q的設計元素來突出品牌的認知。
『前臉的設計也是外觀很重要的一塊,它直接關系到產品的辨識度』
『從上面這張圖上可以看到,前格柵設計也是篩選了很多作品后的精華』
在車身設計方面,觀致遵循嚴格的比例分布,整體給人一種經典和雅致的感覺。沒有任何激進的設計,同時也沒有任何不協調的地方,這就是觀致在車身設計上的遵循的原則。
『觀致3 Cross概念車的車身比例也嚴格符合品牌總的要求』
總體來說,觀致3在日內瓦車展亮相之后,媒體對其外觀的評價普遍還是積極的。由何歌特率領的設計團隊算是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這個由富有經驗的設計師組成的國際化團隊的工作還算是卓有成效的。
● 觀致內飾設計解讀
內飾設計方面,觀致有兩個主要特點是讓人過目不忘的:一是懸浮式的中控臺,二就是帶有8英寸電容觸摸屏的HMI人機交互系統。
懸浮的中控臺設計以橫向線條為基礎,以增強空間感和通過簡潔設計營造出的優雅,內飾的比例得到了平衡。這樣一來,簡潔的中控臺也很好地襯托出中控臺的8英寸觸摸屏,營造了一個很有特點的內飾。與此同時,懸浮式中控臺的線條構成比例,也與外觀設計相呼應。這或許就是何歌特的團隊的真正價值所在。
在內飾的材質和色彩搭配方面,Petra Widmann帶領的顏色及面料團隊最早在奧地利格拉茨工作,后來搬到了慕尼黑,同時還與上海設計團隊進行協調溝通開展工作。他們特意選擇能夠襯托線條設計的顏色,通過表面紋理的設計傳達出觀致的品質感。
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這套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人機交互系統,它由微軟、Harman、Iconmobile、Alpine等公司聯合開發,而設計方案是由上海設計中心開發的。整套系統大大減少了傳統汽車中控臺上的大量按鈕,而且系統拓展性能很好,夠實現很多強大的功能。目前面臨挑戰的是,大部分用戶已經習慣了蘋果的電子產品那種流暢順滑的使用體驗,觀致的這套系統能否達到或超越蘋果產品的使用體驗,目前還是一個問號。
最后聊點題外話,觀致在品牌剛剛創立的時候,就與德國腕表品牌齊柏林(Zeppelin)合作設計了50塊限量版手表用以慶祝公司成立,這些手表的設計師卻正是觀致的外形設計師Philipp Eberl(真是多才多藝啊)。最終,這50塊手表將贈送給公司的高管,他們都為這個新公司從無到有立下了汗馬功勞。
總結:有點兒國際品牌的感覺了
上面寫到的東西,我參考了部分來自于官方設計手冊中的內容。尤其是豐富詳實的大量設計手稿和設計效果圖,讓人對整個觀致設計的來龍去脈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在我汽車媒體職業生涯的8年多時間里,觀致確實給我一種完全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我認為也很有必要把這些故事分享給對觀致這個品牌還沒有太多了解的朋友們,但愿能對大家有幫助。
在接受對話時,觀致董事長郭謙曾經說過:“觀致從技術角度上來講是一個國際品牌,從國別角度來講是一個中國品牌。”我認為他的表述很準確,而且觀致也確實開始有點兒國際品牌的感覺了,接下來能不能成功,就得真刀真槍的走著瞧了。(文/圖 汽車之家 唐仕程)
相關閱讀:
點擊進入上海車展專題>>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