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四驅詳解] 大家好,這里是《玩轉四驅》系列文章第15期內容。本篇文章我們將為您詳解斯柯達品牌四驅系統,并直觀展示不同狀態下這套四驅系統的工作情況。目前斯柯達品牌旗下SUV車型中只有野帝一款搭載四驅系統,作為一臺具有大眾基因的城市型SUV,野帝四驅系統無論從結構還是性能上均與途觀類似。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它的實際表現如何。
● 車型簡介——“上海大眾斯柯達野帝”
作為上海大眾斯柯達旗下唯一一款SUV車型,野帝的銷量只能算是表現平平。上市近一年總銷量一萬八千余臺,其中2014年1-9月,該車平均月銷量不足1500臺,不容易讓人接受的外觀造型及陳舊老氣的內飾設計是造成野帝銷量平淡的重要原因。為了進一步降低門檻,斯柯達在今年5月推出了一款搭載1.6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兩驅車型,售價下探至14.98萬元。
這樣一來,目前上海大眾斯柯達野帝陣營中有共三種動力版本多達11款車型可供選擇,售價區間為14.98-24.18萬元。其中搭載1.6L及1.4T發動機的車型均為兩驅版本,而搭載1.8L渦輪增壓發動機的“DSG極地版”與“DSG野驅版”則裝備了四驅系統。話不多說,下面對野帝的四驅測試正式開始。
作為具有大眾基因的城市型SUV,野帝的四驅系統結構實際上與途觀如出一轍。由于同樣采用橫置發動機,野帝四驅系統依舊以第四代Haldex(瀚德)電控液壓多片離合器式中央差速器結構為核心,這套系統在車輛行駛時通過傳感器采集信息并且對車輪狀態做出判斷,隨后再通過ECU控制電控多片離合器結合、斷開,由此實現車輛前后橋之間的動力傳遞與分配。
斯柯達稱野帝上搭載的這套系統為全時四驅,事實上野帝日常狀態下96%的動力均會傳遞至前軸,后軸只有大約4%的動力分配,基本可以算作是一臺前驅車。而在某些非鋪裝路面上,電子輔助系統會通過分析車輪實際附著力對打滑車輪進行軸間動力分配,將動力傳輸給附著力更大的輪軸,與此同時車輛輪間電子限滑開始工作,將動力繼續傳輸至附著力更大的車輪,幫助車輛脫困。
前后軸動力分配測試:
首先對野帝進行難度相對最低的前后軸動力分配測試,測試中我們將滑輪組分別安置在兩個前輪或后輪位置,模擬兩個前輪或后輪失去附著力工況,在確認車輛前/后輪完全進入滑輪組且滑輪完全打開后,逐漸加大油門觀察車輛是否能夠順利脫困。
野帝在這項測試中的表現還算比較從容,由于日常駕駛中絕大多數動力均被傳送至前輪,因此當兩個后輪失去抓地力時,野帝從滑輪組中脫困的過程顯得順利且快速。而當兩個前輪失去抓地力時,野帝四驅系統則需要短暫的反應時間來完成動力傳輸,由于難度不大,這種情況下野帝同樣能夠順利脫困。
交叉軸測試:
第一項測試順利脫困在預料之中,隨后我們加大了難度,將滑輪組分別安置在右前及左后輪,平地模擬交叉軸工況。當野帝進入對角線滑輪組且滑輪完全打開后,我們加大油門,此時右前輪及左后輪同時出現打滑,四驅系統經過短暫反應后判斷右前及左后輪失去抓地力并開始對打滑車輪進行制動,與此同時多片離合器式中央差速器及后橋開放式差速器也開始將動力向有附著力的車輪進行轉移。能夠看到在電子系統的輔助下,打滑車輪有被限滑、制動的過程,不過整個過程中四驅系統對打滑車輪制動力度不足,反應也比較遲鈍,好在交叉軸難度并不算太高,在一陣掙扎后野帝勉強通過了測試。
單輪著地測試:
之前的交叉軸測試似乎已經探到了野帝這套四驅系統的極限,隨后我們繼續增加難度,將三組滑輪安置在三個車輪處,模擬車輛單輪著地工況,看看事實是否如我們所想的那樣。
在單輪著地測試中,野帝這套四驅系統被打回了原形,由于電子輔助系統對車輪的限滑、制動效果有限,因此在三個車輪均失去抓地力陷入打滑空轉狀態時,電子系統對打滑車輪施加的制動力僅僅是將空轉速度減慢,并不足以進行有效制動并且幫助車輛脫困?梢钥吹饺螒{車輪在滑輪組上瘋狂空轉,車輛始終無法脫困,并且無論滑輪組如何擺放均無法通過,最終野帝在單輪著地測試中宣告失敗。不過對于定位在城市型SUV的野帝而言,這樣的表現符合我們的預期。
優點:以多片離合器式中央差速器為核心的四驅系統重量輕、占用空間較小,配合靈敏的電子輔助系統,對于野帝這樣的城市型SUV來說,應付一些常規的非鋪裝路面及雨雪天氣還是較為輕松的。
缺點:電子輔助系統對于打滑車輪的制動效果不理想,且整個過程反應略顯遲緩,在極限狀態下無法幫助車輛脫困,跑跑簡單的爛路還可以,真正的大強度越野始終不是它能應付的。
編輯總結:
作為一款定位與途觀類似的城市型SUV,野帝的四驅系統顯然不是為了應付多么復雜極限的越野路況,因此如果您駕駛它遇到諸如單車輪著地的極限情況,建議您不要強行嘗試脫困,否則很有可能造成車輛制動系統過熱保護而暫時喪失限滑能力。它的任務更多的是在雨雪天氣里給您多一份安心,在鄉間小路上為您添一份愜意。(文/圖 汽車之家 陳雷 李博旭 賈剛 姬振嘉)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