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底盤解析] 新一代奇駿的誕生似乎完全顛覆了“奇駿”這個名字在人們腦海中的印象,老款奇駿那副擅長越野的硬漢形象似乎在新一代車型的面前全部化為云煙。其實,對于一輛SUV而言,越野遠遠不是全部。身負“運動型多功能車”之名,就意味著,修煉一副SUV的底盤,需要全方位的能力,讓我們暫時放下對其越野方面的討論,看看新一代奇駿在底盤上究竟做了哪些功課吧。
● 低調的兩項“世界首次”應用
早在開發新一代的奇駿(P32R)時,日產就根據調研得到的消費者需求,將底盤部分的開發重點放在了提升舒適性及增加駕駛輔助技術等方面。在底盤技術方面,工程師們在沒有過多改動硬件的基礎上,通過對發動機、變速箱和制動系統等等部分的協同控制就實現了最初開發時輸入的目標,于是便有了ARC主動行駛舒適控制系統、AEB主動發動機制動輔助功能以及ATC主動循跡控制系統。其中,前兩項功能是世界上量產車型當中首次使用,日產也為此在世界范圍內申請了專利。
上述各項功能獨立的算法和程序都被統一納入底盤控制模塊當中(IDM),由該模塊來負責與VDC(車輛動態控制系統,即我們常說的電子穩定控制系統)、發動機控制單元、CVT控制單元進行通信,協調各部件的配合工作,可以說,IDM就是新奇駿底盤的大管家。
● ARC主動行駛舒適控制系統:SUV的舒適性進化
乘坐的舒適性是大多數消費者購買車輛時的基本需求,對于奇駿這類重心較高的SUV而言,遇到顛簸時,前后擺動的幅度也往往比轎車更大,這對于車內乘員的舒適性而言是個富有挑戰性的課題。最后,工程師們用了一種原理相當簡單的方法,就巧妙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套ARC系統的作用就是減少車身的顛簸,而實現這一目的并沒有使用復雜的技術,簡單來說,ARC的實現是利用了車輛加速和制動時會產生車身俯仰的原理(剎車點頭、加速抬頭),在車輛遇到顛簸路況時,控制系統便會根據檢測到的顛簸情況對車輛進行輕微的加速或剎車控制,來抵消或減少路面對車身造成的俯仰,總體減少車身在顛簸路面上的縱向擺動幅度,提升駕乘人員的舒適度?,僅僅是利用“剎車點頭、加速抬頭”這一特性,竟然可以被工程師拿來去改善車輛的舒適度,這是多好的創意!
當然,如果你因為它的原理簡單且只使用單一種類傳感器就認為這套系統很簡單的話,那就錯了,正是因為對硬件的依賴程度很低,它的程序和算法才變得非常復雜,要用單一的傳感器信息來判別車輛駛向凸起或坑洼的起伏程度,還要立刻確定發動機或制動系統的介入程度,然后協調發動機或制動系統工作。據工程師透露,最終的算法是經歷了數據量龐大的模擬和上萬公里的測試后才最終確認的,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AEB主動發動機制動輔助功能:讓彎道駕駛變輕松
一輛SUV在彎道中的功力是其底盤實力的最好展示,對應彎道行駛的輔助技術自然也就成了奇駿必修的課程。AEB發動機制動輔助功能正是針對彎道而生,這是奇駿的另一個“世界首次”應用。它的功能正如其名,但它不僅依靠對發動機的動力控制來輔助制動,還同時結合了CVT變速箱速比的改變來提升制動的效果,輔助制動的效果更好。因為需要CVT變速箱改變速比來達到效果,所以這一系統只在配備CVT的奇駿車型上裝備,手動變速箱的車型上是沒有該功能的。
AEB功能根據方向盤轉角傳感器和車輪輪速傳感器的信息判斷車輛的行使狀態,依靠CVT速比改變和發動機動力的控制對彎道中的車輛施以輔助制動,這樣可以減少駕駛者踩踏剎車踏板的次數,使駕駛變得更加輕松。
● 彌補駕駛技能不足的ATC主動循跡控制系統
ATC同樣是針對彎道駕駛而開發的技術,如果說AEB是為了讓駕駛更加輕松的話,那么ATC主動循跡控制系統的作用,則無疑是為了彌補駕駛者技能的不足。
ATC使用的傳感器信息與AEB相同,通過對方向盤轉角傳感器和車輪輪速傳感器信息的分析,ATC主動循跡控制系統會通過剎車介入來調整車輛行駛方向,確保其軌跡能夠遵從駕駛者的意圖。比如它能幫助駕駛者面對車輛入彎時轉向不足的情況,或者使車輛在出彎加速時行駛路線不會向外偏離。
相比前兩項技術而言,這一技術并不是奇駿的專屬,目前該技術已經導入英菲尼迪的轎車系列當中,另外歐洲的新逍客也同樣搭載了該技術。
『ATC主動循跡控制系統同時也搭載在英菲尼迪Q50和新逍客等車型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