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四驅詳解] 今天是2015年第一天,祝各位元旦快樂!此次我們給大家帶來的是MINI旗下的四驅車型介紹。目前國內在售的MINI品牌四驅車型只有兩款:MINI COUNTRYMAN和MINI PACEMAN(以下簡稱COUNTRYMAN和PACEMAN),這兩款都是比較追求個性的車型,適合于那些喜歡拓展自己生活范圍、擁有年輕心態的消費者。那么車輛裝備的四驅系統表現是否能夠應付越野路況的需求,帶車主們去到足夠遠的地方呢?我們來驗證一下。
● 車型簡介:
MINI COUNTRYMAN上市于2011年,是一輛標準的5門SUV。MINI PACEMAN在2013年上市,外觀看上去像是COUNTRYMAN的兩門版,但它的定位似乎更傾向于跑車。這兩款車在部分1.6T車型中裝備了四驅系統。COUNTRYMAN和PACEMAN采用相同的四驅系統,廠家稱之為“ALL 4”。
『COUNTRYMAN(左)和PACEMAN(右)部分車型裝備了四驅系統』
● 四驅結構:
從結構上看,這是一套基于前輪驅動為主的四驅系統。它的中央差速器核心是電控的多片離合器結構,平時絕大多數動力分配到前輪,當前輪打滑時,多片離合器結合,將動力分配到后橋,后橋最多可以獲得50%的扭矩。前后橋裝備的是開放式差速器,輪間限滑通過車身穩定控制系統來實現。
從功能應用角度上看,MINI的官網中將這套系統描述為全時四驅系統,不過其并未公布在一般行駛狀態下,前后軸間動力分配情況。從結構上看,多片離合器式限滑差速器多出現在適時四驅系統上。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遵循結構判定優先的原則,將MINI這套以多片離合器中央差速器為核心的四驅系統歸為適時四驅。
● 四驅表現:
由于兩款車結構相同,所以在實際測試中我們只測試PACEMAN車型,來看看這套系統的實際表現如何。
前后軸動力分配測試:
在軸間動力分配測試中,我們讓車輛的兩個后輪和兩個前輪分別失去抓地力,看車輛能否憑借有附著力的兩個車輪能否脫困。MINI的四驅系統在應付這種情況的時候還是比較輕松的,沒有抓地力的車輪幾乎沒有空轉,動力果斷的分配到有附著力的車輪,幫助車輛非常順利的脫困。
交叉軸測試:
交叉軸測試主要考驗的是車輛的輪間限滑能力。由于MINI的前后軸采用的都是開放式差速器,所以輪間限滑要依靠車身穩定控制系統對打滑的車輪施加制動力,以便讓對側有附著力的車輪獲得足夠的扭矩。從實際表現來看,它的車輪會出現一定的打滑,很快電子系統開始出面干預,向空轉車輪施加足夠的制動力,最終PACEMAN可以依靠兩個車輪順利脫困。
單輪著地脫困測試:
最后我們來看看極端狀態,就是只有一個車輪有附著力的時候會怎樣。我們先測試單個前輪有附著力的情況。由于PACEMAN是以前輪驅動為主的,所以兩個后輪失去抓地并不會對它產生太大影響,外加車身穩定控制系統對打滑前輪施加有效的制動力,所以PACEMAN在這項測試中表現得不錯,三個車輪雖然都有一定程度的打滑,但車輛最終還是脫困成功。
當僅有一個后輪有附著力時,就沒那么容易了,后輪所獲得的扭矩并不足以產生足夠的驅動力來幫助車輛脫困。當然了,無論是中央差速器還是輪間限滑裝置都在努力工作,我們也看出來這款車正在試圖掙脫,但終究由于扭矩不夠,沒能出來。
經過實測之后,我們可以為這套四驅系統得出以下結論:
優點:扭矩分配響應速度較快,輪間限滑效果明顯。
缺點:多片離合器長時間工作容易過熱保護,不能應對高強度越野。
總的來說,作為以前輪驅動為主、采用適時四驅結構的城市SUV,COUNTRYMAN和PACEMAN的四驅表現已經相當出色了,無論是前后橋的動力分配還是輪間的電子限滑,它都做得比較到位,面對交叉軸,甚至是僅有一個前輪有附著力的情況下,依然可以脫困。它能帶你偶爾體驗一下越野的快感,當然,這套四驅系統終究還是以公路駕駛為主,電控系統的弱點是可靠性不如純機械結構,因此還是盡量不要嘗試極端越野,不過對于絕大多數城市消費者來說,這樣的表現已經足以帶你應付絕大多數復雜路況了。(文/圖 汽車之家 羅浩)
相關閱讀: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