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發動機技術] 再有幾天,兩年一度的北京車展將再次拉開大幕。汽車廠商們紛紛放話將在車展中亮相重要的產品,一時間重磅消息層出不窮。正在這個當口,觀致突然宣布與瑞典超跑品牌科尼賽克針對動力總成部分進行合作,一時間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目前,官方公布的信息僅僅是一句將要合作的話語,那么,我們就根據自己收集到的各類資料,推測下為什么說合作內容很可能就是顛覆性的為發動機取消凸輪軸吧。
■ 與凸輪軸說再見?
- 不可替代的作用?
眾所周知,凸輪軸是發動機配氣機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其可以驅動氣門按時、按需開啟、關閉。也就是在進氣行程中,幫助氣缸“吸入”新鮮空氣或混合氣,并在排氣行程時,及時將燃燒后的廢氣排出。
- 變不可能為可能
科尼賽克悄無聲息公布的技術名為Camshaft-less,也就是無凸輪軸的技術。那么,沒有了凸輪軸后,發動機配氣正時系統如何發揮作用呢?這將給發動機帶來怎樣的好處呢?
整套系統包含兩條氣壓管路,一條油壓管路。當需要調節氣門正時、升程時,氣體從氣壓管路中涌入,同一時間里,油壓控制系統通過相關管路確保調節壓力。完成調節后的氣體,從另一條管路中返回,油液則利用相應管路原路返回。
- 長處短處并存
全新配氣系統可以在發動機啟動的一瞬間便進入“角色”,并且這將會令發動機在各種工況時,都獲得最佳的配氣供給。也就是說,發動機動力表現與燃油經濟性將不再是不可調和的矛盾產物。此外,電控系統的引入令閉缸功能可以更容易的實現,根據測試,油耗平均可以降低10%。
前面我們看到了取消凸輪軸后帶來的種種好處,不過這并不意味著這項技術沒有弊病或者說風險,首先這項新技術采用了油壓、氣壓多回路的控制系統,也就意味著缸蓋上需要布置這些機構。另外,電控系統需要經受高溫、高壓、高振動頻率等多種惡劣情況的挑戰。此外,盡管研發團隊已經為其搭載在車輛上進行了5萬公里的測試,不過對于日后將要大規模量產、使用的技術而言,測試里程仍舊較短,同時樣本數量也相對較少,并不能完全反應真實用車環境所會碰到的問題。
在這項前衛的技術背后,其隱藏的故事與千絲萬縷的聯系同樣值得探究,你可能早已好奇為何一向以冷靜著稱的北歐人怎么會產生如此瘋狂的想法,另外,科尼賽克的這項前衛技術是怎樣與觀致產生聯系的呢?下面,就讓我們通過目前并不豐富的資料,推測還原一下這項技術背后的故事。
■ 技術背后的故事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遺產
盡管,這項可能改變汽車發動機歷史的技術是科尼賽克拿到臺前的,不過它有著一個幕后英雄。這便是瑞典汽車曾經的驕傲,已經破產的薩博汽車。這項技術以及背后的故事,要追溯到16年前的2000年了。
那是在全球歡慶進入千禧年后不久,一間名為Cargine Engineering的公司已開始針對汽油發動機配氣部分進行優化。如果翻開這間公司的介紹,便會在一個隱蔽的角落發現其出資人分別是薩博與科尼賽克。2003年開始,其開始將研究方向確定為如何不通過凸輪軸結構控制配氣正時系統。
- 脫胎換骨的新生
正當研發逐步推進時,投資方之一的薩博陷入了財務危機,并且隨后并未有所好轉。2009年,科尼賽克順勢收購了Cargine Engineering,在擴充了其技術研發團隊后,改名為FreeValve,這也就是今日我們見到的這項技術背后的研發團隊。
前面我們提到這項技術源自2000年的實驗項目,經過十多年的研究,科尼賽克在項目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在技術到達通過測試,可以裝在量產車的階段后,它們需要一個可以幫助其大規模應用,收回成本的合作伙伴。
- 牽線有緣人
在FreeValve官方網站合作伙伴中,我們發現了世界知名內燃機研發與測試公司AVL李斯特的身影。從合作資料上看,AVL在這項技術的研發過程中也貢獻出了不可磨滅的功勞。
AVL李斯特公司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從事內燃機設計開發、動力總成研究分析以及有關測試系統和設備開發制造的私有公司,全世界幾乎所有的發動機制造商都在它的客戶名單里。
- 大洋彼岸的需求
這個故事中,另外一個主角觀致的母公司也就是奇瑞的故事也在同時展開。時間同樣要追溯至10多年之間,此時的奇瑞還沒有完全走出1.6升Tritec發動機的陰影。當時奇瑞全新緊湊型車需要一臺動力更強勁且皮實可靠的新發動機,更重要的是,這臺發動機必須是自主研發。這個研發的過程中,奇瑞與AVL走到了一起。
直至今日,AVL都在奇瑞的動力總成開發過程中一直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加上AVL與科尼賽克的關系,令我們不能不猜想到AVL是奇瑞與科尼賽克溝通、聯系的橋梁。
- 水到渠成的合作
2011年,奇瑞宣布與以色列集團按照50:50合資成立的汽車企業正式發布了首個汽車品牌,這個品牌便是今日的觀致。不過,目前觀致的產品線中動力總成部分只有兩種發動機可供選擇,這個新興的品牌對于動力總成研發有著迫切的需求。
盡管觀致與科尼賽克兩家企業的官方均未公布具體的合作事宜,但是通過上面的解讀相信您也可以感受到一個是對全新動力總成有著強烈渴求,另一家渴望自身技術得以量產的決心。加之作為紐帶的AVL李斯特,這樣的合作關系便不難理解了。
全文總結:
3年前,我們解析觀致四驅系統時,曾經提到其技術源自薩博,3年后的今天,當觀致再次宣布與科尼賽克宣布合作之時,我們又看到了其也有薩博的影子?此瞥练的瑞典人“暗地里”對凸輪軸這個掌控發動機配氣機構工作狀態的部件產生了瘋狂的想法,并難能可貴的10多年如一日的進行著量產化準備。提升發動機動力表現,降低油耗隨著新技術的誕生將不再是無法兼得的魚與熊掌,不過,這一切終歸是我們的猜想,究竟觀致與科尼賽克的合作情況如何,答案將在北京車展揭曉。(文/圖 汽車之家 唐朝)
相關鏈接:
加入混動技術 獨家揭秘觀致SUV四驅系統
http://www.china-wallpaper.com/tech/201308/588534.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