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2008年,年輕的豪華日系品牌英菲尼迪推出了一款中型城市SUV,底盤代號為J50的EX系列。盡管長著一副人畜無害的crossover模樣,但EX卻與大名鼎鼎的Skyline V36,也就是英菲尼迪G系列轎車同根同源,換句話說,當年有著最強動力的EX37就是一臺增高底盤的G37,絕對是“扮豬吃老虎”的悶騷狠貨。
對于中國的消費者而言,也許EX37還算不上親民,不過在將名字改為QX50后,東風英菲尼迪在襄陽工廠將其國產,雖然配備了2.5L V6發動機以及和G37一樣的底盤結構,并且依照國人需求進行了加長處理,但是陳舊的設計風格、性能并不占優勢的動力系統以及在豪華品牌陣營中不那么強勢的品牌號召力,使得QX50很快就淪為了邊緣產品。在2017的末尾,英菲尼迪在洛杉磯車展上推出了全新一代QX50,標志著這臺有著近10歲“高齡”的中型SUV終于換代了,不僅外觀內飾全部更新,車型平臺也徹底更換,從此與G系列(包括后續的Q50)轎車徹底劃清了界限,那么在機械層面上,全新QX50變成什么樣了?我們今天就先從底盤看起,告訴你一些在其它地方看不到的“秘密”。
- 后驅平臺落幕
剛剛說過,老款的QX50(同EX,底盤代號都是J50)與英菲尼迪G37為同平臺車型,也就是說,老款車型是基于縱置后驅平臺打造的一款城市SUV,事實上在北美地區也的確有后驅版本的EX/QX50銷售。而全新一代QX50放棄了縱置平臺,改換為聽起來不那么“高級”的橫置平臺,因此如果未來有兩驅的版本,那也一定是前驅車。
- 全新QX50底盤什么樣?
-- 先看前懸架
一臺橫置前驅(或四驅)的英菲尼迪SUV,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集團內的其他車型,比如誕生了奇駿、逍客等緊湊型SUV的CMF平臺,以及日產Pathfinder和英菲尼迪QX60等中大型SUV使用的D平臺。那么全新QX50究竟是向“下”還是向“上”呢?在這兒先賣個關子。
空談誤國,鍵盤“誤”車,很多人也許認為全新QX50將雙叉臂換成麥弗遜是一種退步,但事實上有多少使用雙叉臂前懸架的車型被歷史或市場所淘汰?今天的麥弗遜式前懸架也并不意味著低端或者“弱雞”,調校優秀的麥弗遜大有“車”在。
-- 再看后懸架
看過前懸架后,再來看看后懸架。我們剛剛說過QX50已經更換為橫置布局,那么它是否來自于現有的車型平臺呢?后懸架是一個最容易找到答案的地方。
看完了后懸架,新QX50來是否自于全新開發的橫置平臺這件事已有了眉目。應該說,這個所謂全新的平臺在底盤方面顯然仍有所傳承,只是與奇駿和QX60的關系較遠,而與天籟和西瑪這些轎車更為接近。
-- 除了懸架,底盤還有哪些看點?
在車展的展臺上,我們能獲得的底盤方面的信息十分有限,不過在全新QX50這里,我們還是看到了一些底盤的細節。QX50的底盤平整性表現非常好,車底前部和中部幾乎都被護板所覆蓋,作為一個豪華品牌的中型SUV,這樣的表現是符合其定位的。
- 總結:
全新一代QX50終于結束了上代車型近10年的漫長生命周期,而新車的推出完全不亞于一次革命:不僅采用了品牌全新的設計語言,同時在整個車型平臺和機械結構上也發生了巨變:昔日外表平庸但骨子里風騷的后驅(及四驅)浪子不見了,取而代之是外表兇悍但更偏向實用性考量的居家好男人。這樣的策略我認為一定會比上一代車型更成功,但如果你還在為這樣的變化感到惋惜或者痛心,那么沒關系,現在依然還能買得到現款國產車型,千萬別讓銳志的“悲劇”重演,好嗎?(文/圖 汽車之家 張戈)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