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底盤解析] 早在2007年,第二代雷克薩斯RX推出之前,就有傳言說其將推出7座版本,但是大家并沒有等到;第三代車型推出之前也有這樣的預測,可是發現新車上市之后,只有新設計的7輻輪圈;2017洛杉磯車展上,第四代RX車型終于等來了翹首以盼的7座車型——RX350L/RX450hL,這一等就是10年。
新車型對車身尺寸進一步加長,可以容納2+3+2式的7座布局或2+2+2式的6座布局,從而滿足更多消費者對于7座SUV車型的需求。這也就帶來了一個問題,新RX L車型會對底盤做些改動以應對這加長的車身嗎?于是,我們再次將鏡頭對準了RX350L的裙底,來一探究竟。
在官方發布的新車信息中,提到了2018款雷克薩斯RX L車型將一如既往的繼承RX車型“平穩、安靜”的駕乘感受,所以繼續使用了5座版車型上前麥弗遜、后多連桿(豐田稱之為雙叉臂)的懸架形式。因此,我們對其底盤其實已經有了心理預期。
現款雷克薩斯出自豐田的K平臺,是一個前輪驅動的汽車平臺(也適應四輪驅動),于2000年開始使用。出自此平臺的車型還有雷克薩斯ES(現款)、漢蘭達(現款)、凱美瑞(老款)等車型,其中數凱美瑞最為廣知,所以,坊間也將K平臺稱之為凱美瑞平臺。
2018款雷克薩斯RX350L的前懸架使用的是麥弗遜式結構,在我們底盤解析項目的家用車中,這是使用最廣泛的前懸架結構,無論豪華品牌還是平民品牌都能見到這種懸架形式的使用。
在前懸架使用的材質上,RX車型并沒有與其同平臺的漢蘭達拉開差距,下控制臂同樣由沖壓鋼板焊接而成,使用了可更換的轉向節球頭,以及橡膠襯套。作為一款以豪華駕乘體驗為賣點的車型或品牌,雷克薩斯RX350L的前懸架對比同平臺車型,并沒有更高級的體現。雖然這并不能代表最終的體驗效果,但是多少會讓人感覺心里不暢。
官方資料中,豐田將RX L的后懸架命名為雙叉臂式獨立懸架,但經過實際的觀察,其由一根縱臂+一根上控制臂+兩根下控制臂(桿)構成,并不能算真正的雙叉臂式結構,應該將其歸類為多連桿式。
不過,在發布會上展車的后懸架似乎并非最終的量產版本,我們能明顯看到其彈性元件帶有可調整高度的絞牙環,同時彈簧高度也非常短,可以說不具備長時間或非鋪裝路面的行駛能力。
雷克薩斯RX350L提供適時四驅系統,這種四輪驅動系統從各種傳感器(如車輪轉速,發動機轉速,轉向角度,油門開度角)獲取信號,通過后差速器中的電磁控制器,主動控制前后輪之間的扭矩分配。
在正常的巡航條件下,系統采用前輪驅動來幫助降低油耗。動態扭矩控制(Dynamic Torque Control)在加速時(或者當傳感器檢測到車輪打滑時)會自動切換到AWD模式,以防止前輪打滑,前后扭矩分配比例變化可以做到從100:0到50:50。
寫在最后:
加長車身的雷克薩斯RX350L在底盤方面與5座版本車型并沒有區別,無論從懸架結構還是使用的材料,都與現款車型如出一轍。而作為豐田K平臺的產物,與同平臺的漢蘭達車型也無太大區別,而漢蘭達車型一直配有7座車型,所以RX350L想要裝下7個座椅,在底盤方面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文/汽車之家 郭楓 攝/常慶林)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