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底盤解析] 是的,我又來破案了。辛苦車展前方報道團隊的同事,讓我有幸第一時間看到了這款定位有些“謎一樣”的車型——雪佛蘭沃蘭多(參數|詢價)(以下簡稱沃蘭多)的底盤。既然“料”來了,那我也不能閑著,趕快“爆個料”馬上給你揭開這款“年輕休旅車”的真面目。
○ 關于沃蘭多,我有一些話想說
自從SUV這個概念火遍大江南北之后,隨之而來的那些跨界概念也正在慢慢滲透到我們的選車行為當中,有些車企打算從SUV上下手,做一臺轎跑風格的SUV,而有些則恰恰相反,用兩廂車、三廂車、旅行車,甚至于還有MPV,通過升高底盤和加裝套件,使其看上去更具越野風格。
按照廠家的定義,該車算跨界休旅車,而非SUV,主打年輕外觀,并且具備三排座椅,看上去似乎不錯,既保證了實用性,又有一個年輕個性的樣子,還有點兒“野味”。但對于在汽車方面有些較真的我來說,不搞清楚它的身世似乎總覺得“渾身難受”,所以借著車展,我打算從底盤方面帶你一探究竟。
雖然說這樣的結論并不會影響什么消費選擇,無論它更趨于哪一種,它永遠是一臺年輕設計+三排座的休旅雪佛蘭,但追根溯源總歸能得到一些答案,甚至于可以推測出,這臺車的結構是否兼容四驅和混動系統這樣的結論。所以廢話不多說,趕緊看看它究竟源于哪里吧。
○ 前懸架結構細節
作為一臺十多萬的合資休旅車,它的前懸架采用了十分常見的麥弗遜式結構。作為最簡單的懸架結構之一,麥弗遜懸架具備占用空間小且成本較低的特點,因此獲得了諸多20萬以內車型的青睞。
前懸架就是一套標準的麥弗遜結構,選材用料也與很多該價位車型一樣,會因為成本需要而采用鋼制單片沖壓下控制臂,在保證一定強度的情況下,盡可能地降低重量。所以你也說不上它良心與否,大家都差不多,并且也難以通過這樣的結構去確定它的“真身”從何而來。不過值得一說的是,該車前副車架采用了全框式結構,這樣一來在應對正面碰撞的時候,碰撞力可以從副車架向后分散,提高正面碰撞安全性。
○ 后懸架結構細節
來到后懸架,一切謎題都解開了。首先從大結構上來說,它采用了多連桿式后懸架,并且是較為常見的“三橫一縱”E型多連桿。那么在通用這一價位的車型當中,有沒有與之非常雷同的多連桿后懸架呢?答案是有的,并且它就是去年上市的一款車:別克GL6。
除了后懸架結構與別克GL6十分相似之外,還有一個數據也同樣印證了我的猜測:雪佛蘭沃蘭多的軸距為2796mm,這一數據與別克GL6完全一致(補充一句:軸距相同不能直接說明兩車底盤完全一樣,但大多數相同底盤的軸距幾乎都是一樣的,加長款車型除外。)。由此可見,雪佛蘭沃蘭多實際上就是別克GL6的年輕定位跨界車型。
那么,我為何這么肯定的說它的后懸架下控制臂是噴了銀漆,而非全鋁材質?這同樣很簡單:看下控制臂形狀與工藝。首先,該下控制臂想做出這樣的復雜造型,再綜合其成本考慮,只有沖壓工藝可以達到要求,而若用鋁材的話,如果沖壓成這樣行狀結構的下控制臂,強度一定是不能達到標準的,甚至于一過坎就會彎折。另外,從我們曾經拆解過的一些通用旗下車型來看,這樣的噴銀漆手法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據官方稱,噴銀漆的做法是出于防腐蝕和防銹方面考慮。
○ 其它細節
在其它細節方面,沃蘭多也與別克GL6展現出了一致性,在底盤中部的包裹措施上略顯寒酸,不過在輕量化與一些空氣動力學方面,它還是多少做了一定程度上的優化工作。
編輯點評:
綜上來看,它的身世之謎總算是解開了:骨子里它是一臺GL6,不過在定位上它會更加年輕運動一些。雖然我難以界定它算什么車(準確叫法應該是Crossover MPV),但管它是個什么車呢!只要它保留了緊湊型MPV的實用性,還有一個比較激進運動的外觀設計,相信這樣的車型會受到很多追求個性,并還需要一定實用空間的年輕人青睞吧。(文 汽車之家 舒寧 圖 汽車之家成都車展前方報導團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