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技術設計 技術講堂 正文

巨人轉身 奧迪電動SUV給我們哪些啟發?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向編輯提問

  [汽車之家 技術]  距離奧迪e-tron發布已經過去了一周,關于這款車在設計、內飾方面的解讀已經有很多詳細資料,我們的網站和奧迪官網已經有了大量實錘信息,這里就不在贅述,這篇文章,我們主要為大家介紹這款車的科技和動力信息,大家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評論中跟我互動。

汽車之家

一、這或許又是一個豪華品牌的權宜之計

  奔馳前幾天發布的EQC讓科技的小伙伴們興趣平平,從“豪華品牌電動車”角度,它的吸引力確實有限,更不用說挑戰特斯拉,或許先在寶馬、捷豹幾個傳統車企中站穩才是重點。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豪華品牌純電SUV產品對比
車型奧迪e-tron奔馳EQC捷豹I-PACE特斯拉Model X 75D
布局及驅動方式前置+后置/雙電機四驅前置+后置/雙電機四驅前置+后置/雙電機四驅前置+后置/雙電機四驅
最大功率(kW)265(boost模式為300)300294386
最大扭矩N·m/765696524
電池組容量(kWh)95809075
續航(km)(WLTP)400NEDC)大于450  非官方(WLTP)400 。NEDC)500 。╓LTP)480NEDC)414
車身尺寸(長、寬、高/mm)4901/1935/16164761/1884/16244682/2011/1565

5037/2070/1684

汽車之家

  而對于400多公里這個續航里程其實并不是很顯眼,因為整整比它少20度電的特斯拉Model X 75D在NEDC標準下都有400多公里續航,而且從車身尺寸上看,Model X體量更大,而且在實際使用中,續航還會因為空調、路況、駕駛行為等再打折扣。

  怎么說呢,奧迪選擇公布WLTP標準下續航顯然更“實在”,我個人覺得也應該比較接近實際使用,畢竟高性能、大尺寸電動SUV的實際續航里程其實并不夠精準。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散熱方面,奧迪e-tron采用了液冷冷卻的方式。因為充電方式不同(快充和慢充),發熱源不同。快充時,鋰離子電池組是發熱大戶,鋰離子電池通過布置在電池包下方的鋁制材料散發熱量;交流慢充的時候,充電機構是主要降溫部分,這是液冷冷卻系統進行散熱。兩種不同方式保證溫度控制在合理區間。 

  從散熱系統的設計思路看,與采用液冷雙模散熱的捷豹I-PACE基本思路類似。捷豹是根據環境采用不同方式對電池系統進行散熱。當電池系統在溫和環境下使用時,電池系統產生的熱量通過散熱器對外進行散熱。當使用環境較為惡劣,電池溫度較高時,采用車身電池包回路進行高效換熱。這兩種方式都考慮了快充的影響,這也是電池散熱系統的一個趨勢。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動力續航方面小結一下。奧迪e-tron在這兩方面都表現的中規中矩,與已經公布的捷豹I-PACE、奔馳EQC沒有太大差距。捷豹I-PACE曾披露過其WLTP續航是480公里,而奔馳EQC在這個標準下是400公里,因此總體來說續航方面,這幾個廠家基本在同一集合。另一方面,e-tron并不是在一個全新平臺上研發的,它是來自于MLB縱置模塊化平臺,未來全新的PPE(保時捷共享)平臺產品更值得期待。

二、還有什么值得聊得科技?

  除了動力、續航,這款車的設計也值得一說。詳細的設計解讀我們之前的文章已經進行了實拍(傳送門),這里我挑幾個點聊聊。

  首先是外電子后視鏡,其實這個技術可以歸屬到空氣動力學范疇。對于電動車來說,高速行駛時的空氣阻力是影響車輛續航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綜合工況下,車輛的風阻系數每下降百分之一,車輛的續航里程就可以增加5km。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不過需要注意,目前很多國家法律法規并不支持這項配置,前段時間“截胡”奧迪e-tron的雷克薩斯ES也只是在日本銷售,還需要法規健全才能大規模推廣。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至于高級輔助駕駛方面。奧迪并沒有太多筆墨,A8上的那套L3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也在e-tron上缺席了。所以外電子后視鏡+5塊屏幕的內飾就是這臺車科技方面的亮點。這一點也可以理解,“巨人”的轉變總需要一個過程。

  編輯點評:關于奧迪e-tron這篇文章就基本為大家揭開了。從外觀設計上看,e-tron傳承了奧迪家族特色,沒有特立獨行,與寶馬、捷豹、奔馳的純電動SUV基本是一個路子,這局大家基本平手;動力和續航方面處于這幾個傳統廠家的中等水準,也沒有太大的驚喜,科技配置上更是中規中矩,除了外電子后視鏡有點噱頭,基本也是走穩健的路線。所以從這幾方面看,傳統車企并沒帶給特斯拉太大壓力,這其實是由傳統車企一貫的穩健作風所致,奧迪、奔馳這些大佬真的盡全力了嗎?我看不見得,e-tron就像是一臺過渡車型,未來的e-tron GT或者說PPE平臺的作品才是真正讓人期待的作品,畢竟好戲才剛剛開始……(圖/文 汽車之家 冷曉陽)

汽車之家

詳情點擊這里查看

向編輯冷曉陽提問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 奧迪e-tron(進口) 2019款 55 quattro 專享型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5.58 37.12 --
    測試文章:盛名之下 測試奧迪e-tron 55 quattro
    評測編輯-:

    雖然車重近3噸,但該車駕馭起來一點都不拖沓,動力響應也比較精準,運動模式下,也能找到駕駛的快感,開起來和燃油車無異,很多時候我都忘記他是一款純電動車型。

    評測編輯-姚嘉:

    該車底盤調校非常舒服,秉承了奧迪一貫的水準。NVH方面做得幾乎沒有可挑剔的地方,濾振和噪音隔絕都做得很好,即使車速在100km/h以上,風噪和胎噪也不明顯,并不影響車內駕乘品質,是一款非常適合家用的車型。

    評測編輯-姜田雙:

    奧迪首款電動車,難免要和特斯拉Model X進行一番對比。不過兩個車的取向完全不同,特斯拉Model X更加直接,性能取向更加明顯,更有“極客范”。而奧迪e-tron則比較內斂,注重綜合素質,豪華感和舒適性上后者更勝一籌。

最新文章
加載中

奧迪e-tron(進口) 2019款 基本型

指導價:暫無報價
級別:中大型SUV
發動機:暫無信息
變速箱:暫無信息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