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工廠參觀] 我們在提到工廠的時候,往往都會想到代表自動化率的高科技機器人,整潔無塵的涂裝車間,但是冷冰冰的機器并不能代表萬無一失的高質量,尤其是在質監部門,更加需要人員的參與,今天我就來到華晨汽車工廠的奧迪特審查部門,看看這里的工程師是如何給汽車挑毛病的。
● 什么是奧迪特審查?
奧迪特是英文“audit”的中文譯音。主要是機械制造行業對產品進行抽查的部門。這種方法多應用于汽車行業,整車奧迪特評審是由經過專業訓練的評審員獨立地站在用戶使用產品的立場上,按照質量保證部制定的對整車質量評價的統一標準,以專業、全面的眼光,對已確認合格的整車進行隨機抽樣質量評價的活動。簡單來說,就是他們會像您我這樣的購車客戶的在買車時,用更為挑剔的眼光來審查出廠的產品。
其實,奧迪特審查幾乎在所有的工廠車間內都有應用,這也是一項十分普及的審查流程。相比起那些看著“高大上”的自動化裝備來說,他們的工作就很不起眼了,幾個人在一個房間內默默的檢查著產品,但是他們的權限卻高于車間內任何一個人,只要是他們認定的瑕疵,就必須被高度重視解決,因為他們是產品質量的最嚴苛一道關。
● 奧迪特審查員如何檢查的?
無論是奔馳、寶馬,所有的車在出廠之后都會有一些小問題,這些小問題并不會影響客戶的使用,甚至客戶都不一定能看得出來,但是這些問題是存在的,如果放任不管,這些問題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奧迪特審查標準,但是整體的大致方向和流程是十分相近的,像華晨工廠的奧迪特審查就分為動態評審和靜態評審,總共有五大項,分別是:
1、整車技術規范:汽車生產的標準;
2、視覺、觸摸感受:看見或能摸到的瑕疵;
3、淋雨測試:整車的密封性等發面;
4、噪音測試,底盤、懸架等方面;
5、功能項測試:對燈光、天窗,玻璃升降器等。
☆ 動態檢查
動態就是在試車跑道上進行評審,通常情況下會進行5km-12km長度的測試。在這個過程中工程師會對車輛加速時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平順性、頓挫感,以及異響進行檢查。路試之后,車輛還會被開上地臺,檢查包括減振器、懸架零件等方面,看看會不會出現問題。
動態檢查時對車輛機械行駛性能的考驗,絕大多數情況下,如果沒有設計缺陷,車輛在機械素質上是不會有太大問題的。而通過動態測試之后的靜態審查看起來或許會更“變態”一些。
☆ 靜態檢查
在完成動態審核之后,就會進入靜態審核流程,車輛會開進這樣一間布滿照明燈的房間,進行視覺和觸覺的查驗。
勒克斯是照度單位,具體解釋是:被光均勻照射的物體,在1平方米面積上所得的光通量是1流明時,它的照度是1勒克斯。通常情況下,500~1000勒克斯大約是人在光亮辦公室的程度,這個強度也最適合人的肉眼去閱讀和觀察。
● 工廠車間里的“大家來找茬”
其實在所有的車間都有質檢部門,包括沖壓車間、涂裝車間、焊裝車間,以及總裝車間,每個車間幾乎都能確保從這個車間走出的零部件按照標準都是合格的,但是標準是只是冷冰冰的數字,奧迪特審查就是要打破這些數字,用人的感受去審視這輛車。
不光是您,編輯我將眼睛幾乎貼在車身上看,也還是找了半天這一細小的問題在哪?這種問題幾乎是不可能被客戶發現的,但是奧迪特審查員就是要用高于顧客的眼光去看自己產品,這樣才能發現問題,不讓客戶用上有瑕疵的產品。
每輛車整個審查過程耗時約為3個小時,每天隨機在50輛車重隨機抽取1輛車進行檢查,抽取的車輛可不是由車間送過來,而是奧迪特審查員直接去生產線上抽取,趕上那輛是哪輛,純隨機行為,沒有規律可循,這也就杜絕了被檢查車輛“作弊”的問題,迫使每一輛車都要嚴格要求制造。
當審核完畢之后,審查員會對當天問題進行總結歸納,匯總成一個專業的表格,打出相應的分數,對所有生產相關人員進行匯報。
● 不斷的升級審查標準
由于華晨汽車與寶馬有著較為深度的合作,所以在奧迪特審查方面,寶馬的工程師每個三個月就會對中方的奧迪特審查員進行一次“考試”,也被稱作“審核可信度評價”,看看審查員是否一直具有出色的審查能力。
不僅審查員要始終保持出色的審查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還要不斷的學習新車型的功能,和新的審查方法,這是因為新車型的推出就面臨著新的功能,而這些功能是在以往規范中不存在的,就需要及時更新規范。
總結:
奧迪特審查員的工作無疑是枯燥的、乏味的,甚至是有點無聊的,但是,他們的工作確實工廠產品質量最為重要的、最為嚴苛的一環,沒有他們或許我們買到的汽車也能說得過去,也沒有大面上的瑕疵,但是有了他們,我們買到的汽車在質量上會更出色。(圖/文/攝 汽車之家 郭楓)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