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設計] 粗略一算,大眾Passat(參數|詢價)這款經典車型誕生已經45年了,陪伴中國消費者也已經長達34年之久。由于種種原因,中國市場此前只能被動的引進海外版車型進行國產。上汽大眾引進的都是美版Passat車型,而一汽-大眾引進的則是歐版車型。但隨著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如今主打中美兩國市場的大眾Passat開始更多針對中國市場進行研發,美國人民似乎也撿起了中國消費者的“洋落”。在剛剛開幕的2019年底特律車展上,大眾就帶來了全新美版大眾Passat,而它正是不久前剛剛上市的上汽大眾全新帕薩特的“美國版”。它與國產版本在各方面有哪些不同?且聽我細細跟您聊一聊。
◆美國人民喜迎“中國版全新帕薩特”
如今中國市場已經迅速崛起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雖然不少車企為了討好中國的消費者,不斷的提出“針對中國市場進行本土化研發與設計”這一說辭,但在很多車型上我們仍然對“海外車型先發布,時隔半年或一年后國產化”這種做法司空見慣。
車企在把一款車型售賣到美國市場與歐洲市場時一般會有所不同,無論是外觀造型、內飾功能、動力配置以及底盤調校都不一樣。前者通常更偏向運動,而后者則大多比較穩重。有了這兩套現成的模板,就不如順水推舟的將它們都引入中國市場,分別讓兩家合資企業國產。這樣一來既滿足了兩家合資企業各自的需求,又提供給消費者兩種風格以供選購,還不需要增加額外的研發設計成本,一舉三得豈不美哉?
所以說在當時,中國市場仍然是作為美國市場和歐洲市場的“小弟”。雖然汽車的需求量相當龐大,但還并沒有引起海外車企足夠的重視,讓它們為中國消費者“量體裁衣”。但在全新的大眾帕薩特車型上,這種現象卻出現了大反轉。
從歐美市場的“拿來主義”,到如今優先發布中國版車型。這無疑是全球的車企正在重新衡量中國市場分量的重要證明。相信未來也會有更多車企更加重視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將中國版車型的發布放在其他市場的前面。
◆慢人一步還沒換MQB?
既然美版車型滯后于中國版車型的換代,那是否意味著美版車型就直接照搬了中國版呢?答案是否定的。雖然在發布先后順序上進行了對調,但在車型方面美版車型跟中國版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首先就是它并沒有采用全新的MQB平臺。
要知道在大眾于美國銷售的車型家族中,大到Atlas小到Golf,幾乎全系的車型都已經換上了全新的MQB平臺。而未轉移至新平臺的車型僅有三款,除了Passat之外就剩下即將退出市場的甲殼蟲和上一代Tiguan Crossover了(也就是美國市場目前在售的2018款Tiguan Limited)。
按照常理,換代車型的確不應該繼續采用老平臺。先不說采用MQB模塊化平臺有助于共享零部件以及共線生產。哪怕是在做市場宣傳和推廣時,新平臺也要比老平臺有更大的話題點。那為什么全新Passat還要“冒天下之大不韙”沿用PQ46打造呢?
除此之外,幾年前沸沸揚揚的大眾“排放門”事件也讓其在美國市場處處受挫。除了賠償車主損失以及召回涉嫌舞弊的車輛之外,大眾汽車本身的品牌價值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一定影響。
面對如此慘淡的銷量,與其繼續投入資金和精力試圖逆轉美國市場頹勢,不如把更多的資源傾斜給銷量更好的中國市場來的劃算。保持低成本策略繼續讓它消耗一下舊平臺和庫存的零配件,或許是大眾目前能想到的最好的解決辦法。
◆再也不用崇洋媚外了
說了半天,平臺是老的,大排量版本也被取消。難道全新美版大眾Passat就毫無亮點可言了嗎?似乎真的是這樣。除了R-Line版車型在外觀設計上有些許不同,我們仍然沒有在美版Passat車型上看到太多亮點。
◆編輯總結
此前有一些人總覺得外國品牌喜歡把最爛的東西扔到中國市場高價賣給中國消費者。但在看過了美版大眾Passat之后,你是不是有一種“改革春風吹滿地,中國人民真爭氣”的感覺?個人認為大眾Passat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車企把最新最好的設計和配置優先給到中國市場。也許崇洋媚外這個說法也將慢慢成為過去式,今后的全球汽車消費者說不定都要開始“崇華媚中”了呢?(圖/文 汽車之家 楊鵬 攝/汽車之家前方報道團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