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揭秘新車技術] 如果你生活在一線城市,相信燃油車牌照一定是你頭疼的問題,而后不少人便跟隨“大趨勢”加入到了純電動隊列當中。誠然,鑒于電池技術尚未有突破性量產技術的誕生,一臺電動車在日常使用當中仍舊存在不少問題,那么對于整車企業來說,如何優化這些難題,并讓大家欣然接受一臺純電動車呢?我們跟隨著名爵工程師的腳步,來看看他們有什么本事。
1、全新水冷三元鋰電池,符合美國UL2580安全標準,容量44.5kWh,NEDC續航335km
2、全新110kW永磁同步電機,3種動能回收與3種駕駛模式選擇,0-100km/h需8.5s
3、三電系統具備IP67防水防塵級別
4、空調采用PTC制熱、變頻壓縮機制冷方案
5、ADAS系統增加前端毫米波雷達
○ 電動車最重要的“三大件”:三電系統
對于一臺電動車來說,想要讓它在公路上能夠正常行駛,那么三電系統(電池、電機與電控)必不可少,所有的電動車都一樣。動力電池自然是用來儲能的,它的安全性、儲電量以及BMS(電池管理系統)方面都需要做好優化工作。電池需保證在限定空間與重量的情況下,實現更多地儲電量,并通過優化溫控管理系統來保證充電速度和電池的加溫/散熱問題,而整體框架結構優化則可以保證電池的碰撞安全性。
而在電機與電控方面,通過優化電機繞組結構、優化管理控制程序,也能夠提高整車效率,降低能耗。不優化電機與電控,再好的電池也發揮不出應有的效能。換言之,只有將三電系統全面優化,才能稱得上是一臺好用務實的電動車,而在這三電當中,基于目前量產電池技術瓶頸,電池、電機與電控只能做到盡可能優化效能,不會讓一臺電動車完全發生質的變化。
- 終于有水冷電池了
簡單說完了三電系統,我們再回頭來看看名爵ZS純電動究竟有什么值得去看的點。首先要說到的是,本次跟隨測試的車輛全部為Simu階段的工程樣車(Simu Car模擬樣車,用于進行技術工程標定),在很多技術方面與量產版本存在差異,所以該車僅做示范,真正的量產技術點我會在文中提及。(關于名爵ZS純電動工程樣車的靜態與動態體驗,點我!)
與風冷電池相比,水冷電池的優勢還是很多的,這就有些類似風冷發動機與水冷發動機的關系。直觀理解就是,風冷電池依靠自然空氣進行冷卻,而水冷電池則有一套液冷溫度管理系統,依托于液體本身的恒溫特性,配合液冷系統軟件控制,實現更加穩定的電池使用環境,在溫度可控性方面比風冷電池要強一些。
在過冷狀態下,電池活性會處在較低狀態,這對于電池充電方面有著較大影響:若在低溫環境下充電,BMS會讓鋰電池進入一個低電流保護狀態,待溫度達到合適區間后才會提高電流,也就是提高充電速度。至于說為何這么去做,其主要原因在于鋰電池的一個特性,低溫結晶,若強行在低溫情況下采用大電流充電,輕則減少電池壽命,重則熱失控,存在安全隱患。另外,過冷的環境溫度會降低電池活性,進而使電池的放電效率大打折扣,車輛續航里程明顯減少。
所以水冷電池的加入,理論上可以讓名爵ZS純電動車適應更極端的氣候環境了。據工程師介紹稱,目前該車已經在北歐與泰國等地進行了續航與耐久性測試,未來也將會銷往歐洲與東南亞等地。另據悉,不僅是名爵ZS純電動車型,未來上汽推出或換代的車型都將大比例換裝水冷電池,大槽點-1。
不過聊到電池外框架結構的話,其實有一個細節還是值得注意的:雖然名爵ZS純電動版的電池是基于榮威MARVEL X的結構開發而來,但由于其定位更低一些,故在電池外框架工藝上兩者存在差異。名爵ZS純電動車出于成本控制,僅采用鑄鋁框架設計,而電池底部防護方面與MARVEL X保持一致,即便增加了水冷系統,整個電池厚度也與MARVEL X相當。
- 新繞組電機設計
電池部分,該車配備了一塊全新水冷電池組,那么在電機部分,該車有沒有一些改變呢?答案是肯定的,名爵ZS純電動車型并沒有選擇ERX5上的85kW電機,而是換裝了一個110kW永磁同步電機。
- 進一步優化的電控系統
除了電池與電機,該車在電控系統方面也有著一定升級。首先,該車同榮威MARVEL X一樣,具備三級動能回收(最強動能回收擋允許“單踏板駕駛”,但不能實現完全剎停),以及三種駕駛模式供選擇。值得注意的是該車增加了設置記憶功能,也就是在下一次啟動車輛的時候,車輛默認為上次設置的駕駛模式。
既然說到了“單踏板駕駛”,這里不妨多說一句該車在剎車上面的配置。同很多電動車一樣,由于沒有發動機的存在,故它不會采用傳統機械式真空助力泵剎車,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電子真空泵,而非更加先進的電傳剎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