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鮮技術解讀] 由于經濟原因,活了30年只捏過一次腳,印象中疼得我差點中途叫停。捏腳的師傅很熱情,每次我疼到扭曲都會告訴我例如“胃、腎”等可能存在問題,要多注意身體,我心中暗暗抱怨,就這力度除了假人誰被捏誰扭曲。讓我不曾想到的是,這年頭假人的“感覺”也是越來越細致,不光一樣“有心有肺”,“肌肉”也已具備,今天我們來看看豐田用來進行碰撞安全測試改進版虛擬人體模型“THUMS Version 6”。
◆ THUMS(Total Human Model for Safety)人體模型
豐田THUMS大家聽說的可能比較少,但在眾多碰撞試驗中,相信大家對人體模型(俗稱“假人”)都比較了解了,模型通過傳感器感知各部位受到的力度,模擬預判“肉身”在該狀態下受傷害的程度。因此,假人結構與人體越是相像,模擬出的數據就更加接近真實。
THMUS通過CT掃描數據形成與人體完全一致的形態,同時參考醫學文獻研究結果對各個部位精細化,升級模型的仿真程度,分析其在不同碰撞試驗中,人體更為具體的受傷情況和原因,為研發人員精準的定位問題所在。
THUMS研發歷程 | |||||
時間(年) | 發布主題 | 內容 | |||
1997 | 聯合株式會社豐田中央研究所開始著手研發 | ||||
2000 | THUMS Version 1發布 | 骨骼模型化 | |||
2005 | THUMS Version 2發布 | 面部骨骼精確模型化 | |||
2008 | THUMS Version 3發布 | 顱內構造精確模型化 | |||
2010 | THUMS Version 4發布 | 臟器精確模型化 | |||
2011 | Version 4追加多種體格模型 | 高個男性及小個女性 | |||
2015 | THUMS Version 5發布 | 全身肌肉模型化 | |||
2016 | Version 4追加兒童模型 | 3歲/6歲/10歲兒童 | |||
2019 | THUMS Version 6發布 | 本次發布內容 |
THUMS的嚴謹程度能到什么地步呢?在THUMS Version 4的臟器精確模型化的升級中,除了會參考CT掃描數據,還會參考醫學的人體切片,切片的厚度以微米計算,甚至還是多個樣本,涉及不同身材、年齡、性別。也因此,THUMS覆蓋了多種人體模型,例如2011年追加了高個男性以及小個女性,在2016年追加了3歲/6歲/10歲的兒童,以此獲取不同乘客的擬態數據分析。
早在前幾年THUMS就已經能夠做到類似試驗分析,就在今年(2019年)的2月8日,豐田與豐田中央研究所推出了“THUMS Version 6”,新款的仿真模型又有什么升級呢?THUMS Version 6由Version 4(臟器精確模型化)與Version 5(全身肌肉模型化)集合而成。在以往,模擬規避碰撞到碰撞發生期間的乘員行為以及進行傷害分析時,首先使用可模擬乘員姿勢變化的THUMS Version 5分析碰撞前的肌肉狀態,之后再切換為可精確分析碰撞時骨骼與內臟損傷狀態的THUMS Version 4。
我們來想想下這個過程,駕駛員在受到撞擊時其實并不是常規的駕駛姿態,由于事故慣性必然發生了姿態變化,THUMS Version 5由于具備肌肉模型化,可以模擬出受慣性影響人在撞擊前的瞬間真實姿態,然后再將Version 4固定成該姿態去精確分析碰撞傷害,過程較為繁瑣。本次開發的THUMS Version 6可同時高度精確解析碰撞前乘員姿勢變化以及碰撞時產生的傷害,無需再進行THUMS的更換,數據會更加接近真實狀態,也能夠實現工作效率的提升。
◆ 豐田碰撞實驗室的其它模型
THUMS模型是豐田研究院的試驗設備,以往我們對該研究院也進行過走訪式的介紹,走訪中我們也看到了其它的人體模型,讓我們從細節處看看它們的構造。
★ 編輯點評:
無論是豐田THUMS還是其它人體模型,其意義在于不用我們付出健康甚至是生命的代價去反思、尋找問題,而THUMS Version 6的推出,會讓試驗更為精準,也有助于提高效率。對于行業來說,倘若能讓假人的擬真程度整體提升,行業的測試標準也會越來越高,從而迫使廠商在車輛、行人保護中增加研發、提升水平,作為消費者這是我們喜聞樂見的一件事。此外,對于豐田研究院來說人體模型也可能只是通往未來的一個過渡,理想狀態或許是通過軟件的全態模擬去分析碰撞,從而實現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試驗過程,但在此之前需要有大量數據作為支撐,THUMS可能就是獲取大數據的一部分。(文/圖 汽車之家 王鶴璇)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