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安全技術] 想必大家都聽說了,3月10日一架埃塞俄比亞航空的波音737Max8(國內稱737-8)在起飛后不久墜毀,機上157人全部遇難。這是繼去年10月29日印尼獅航空難事故造成189人遇難之后波音737Max發生的第二起事故。
首先我們對此次事故的所有遇難者表示沉痛哀悼,對其中8名中國籍逝世乘客深感同情。
3月11日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出命令,為保證民航飛行安全,要求國內各航空公司停飛所有737Max。我們對于民航總局的這一決策表示贊賞。
短短不到半年時間發生兩起高度相似的致命事故確實很容易讓人們產生不好的懷疑,墜機的原因眾說紛紜,在官方全面調查結果出來之前我們也不方便做隨意的猜測,只希望能夠盡快查清原因,避免事故再次發生。
不過從目前媒體報道的獅航空難調差結果來看,問題的焦點基本已經可以確認集中在飛機的自動配平系統上,不論是設計缺陷、維護不當又或是操作失誤,總之有可能是它使飛機高速俯沖墜落。
我們用一個汽車的例子來解釋,飛機的配平就好比汽車的前后重量分配,最理想的狀態是車輛前后大約50:50左右的配比,這樣過彎很穩定,如果重量不平衡就可能彎道推頭或者甩尾發生危險,當然專業的駕駛者會利用重量的轉移來過彎。
飛機對于重心的要求就更敏感了,它的升力全在翅膀上,前后兩頭就跟扁擔一樣必須保持平衡,否則會造成俯沖或上仰時速發生事故。
飛行中不同的姿態或者加減速甚至乘客在飛機內的走動都會造成重心變化,所以飛機必須有一個配平系統,這個東西就是尾翼的水平安定面,它通過電腦控制,在空中持續不斷的無級調節,保證穩定。
有人推斷737Max的事故很可能就是這個最新配平系統的緣故,在此我們只是擺出這樣一個可能性,能說的也就這么多了。
做為汽車媒體,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慘痛的災難讓大家更多的關注電子傳感器的重要性,在重視航空安全的同時也重視汽車安全。
和飛機一樣,如今的汽車也在依賴各種電子傳感器工作,一輛最新款車型上擁有上百個傳感器,全車各個方面都在受電子監控,智能化程度正變得越來越高,這就難免讓人對于電子系統的安全性產生一些擔憂。
ECU:
我們對于車輛電子化最早的理解應該就是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電子控制單元,俗稱行車電腦。它是現在機車最基本的元器件,可以調節輸出功率、動力平順性還有能耗排放什么的。
這套系統依賴于發動機上各種傳感器的協同工作,比如進氣傳感器、節氣門傳感器還有氧傳感器什么的。ECU使得我們車輛發動機的效率更高,而且也有一定的升級空間,刷個“電腦”就能讓車輛的性能有明顯提升。
我們經常遇到ECU故障,比如發動機積碳啊,堵塞了某個傳感器啊之類的,通常情況下不會造成什么大問題,最嚴重不過汽車趴窩。不過某些個別條件下也可能造成較大的安全隱患,比如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巡航失靈”,還有之前車輛持續行駛不能停車造成事故的案例,后來有段時間大家很注意剎車優先功能。
ESP:
在底盤方面,現在普及的是車身穩定控制系統。這東西博世公司叫ESP,豐田叫VSC,各廠家名字不一樣。
系統中包括方向盤轉角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角速度裝暗器以及輪速傳感器等等。它通過對車輛行駛狀態的監測,控制油門和剎車等子系統使車輛始終保持車輛行駛穩定,避免出現失控情況,對于高速和濕滑路面行駛的安全性有很大幫助。
ESP如果傳感器故障發生誤判,很可能的一個結果就是瞬間切斷動力,一般不會有大問題。但駕駛者一定要謹慎,以為有了ESP就可以隨便開車都不會失控,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電傳控制:
如今操控的電子化程度越來越高了,不僅油門信號電子化,有些車的剎車和連轉向系統也在嘗試使用電傳操作,這已經很像當今客機的操控原理,各種操控指令轉化成電信號再傳輸給具體的控制設備,實際上已經變成了電腦在操作。
不過對于汽車來說,人們還是更信賴一些純機械結構的操作系統,這個技術目前的普及率還不是特別高。
AEB:
另一方面,消費者越來越追求主動安全,除了ESP之外最近流行新的自動緊急剎車系統AEB(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這就類似飛機的TCAS防碰撞系統。
它可以在檢測到前方有危險時超越駕駛者對車輛實施緊急制動,從而減少或者完全避免事故發生。這套系統的特點是增加了測距傳感器,可以通過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或者攝像頭識別的方式檢測出前方的障礙物,然后控制車身穩定控制系統剎車。
有些車型的AEB會出現過于敏感的情況,很多車主可能遇到過,出地庫或者并線時離得別的車近點會猛然給你來一腳剎車,弄不好也可能發生碰撞。
自動駕駛:
AEB系統的進一步升級就是現在流行的自適應巡航或者駕駛輔助甚至自動駕駛,它相比AEB增加了人工智能識別和更加全面的自動化控制系統,能夠判斷路況并主動做出反應。
這已經很像現在飛機的自動駕駛(Auto Pilot),等到未來L3級別的自動駕駛普及了,開車基本上就跟開飛機一樣,只需要短暫的人工控制,多數時候車輛自己控制,駕駛者只是監控狀態。
近兩年已經發生了幾起自動駕駛事故致死的案件,這個一方面是系統還不夠智能,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駕駛者太相信電子系統,放松的警惕。
車聯網:
除了自動駕駛,現在最流行的就是車聯網。它并非某個具體的傳感器所能實現的功能,簡單來說是把整輛車的全部系統接入網絡,這樣就可以實現對車輛的遠程控制和遠程升級,另外車輛之間信息的交互對于自動駕駛和交通系統的智能化都有很大的幫助。
這項技術的實現就好比現在飛機的交通系統,各飛機之間的信息可以相互交流,而且出現任何問題都能迅速傳輸給空中交通指揮系統,保證安全。
車聯網最聳人聽聞的案例就是電影《速度與激情8》里的情節,反派黑客入侵網絡,遠程遙控所有車自己啟動行駛造成災難。如何防止黑客操控汽車恐怕是這項技術未來要面對的最大問題。
總的來說,從我們普通消費者角度看,除了安全駕駛之外,平時所能做的就是重視汽車傳感器故障,注意檢查車況,行車電腦如果有任何報錯提示一定要及時檢修,平時也要注意保養。
當然最大的責任還是來自于廠家,不能一味追求利益,一定要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謹慎使用新科技。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安全出行。(文/圖 汽車之家)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