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安全技術] 提及初創汽車品牌,相信很多人腦海中會浮現出如下關鍵詞:新勢力造車、互聯網+、大數據、AI等。誠然,與傳統車企相比,這些“車圈新人”帶來了不少概念,為整個汽車產業注入不少新鮮血液。但話說回來了,這些看上去不明覺厲的概念究竟是不是在搞噱頭?在試完即將開放輔助駕駛系統的威馬EX5(參數|詢價)之后,我的心中有了一些答案。
○ 輔助駕駛系統現狀
無論初創品牌還是傳統車企,近年來都在陸續普及輔助駕駛系統,這一方面得益于近幾年傳感器硬件成本的大幅度下降(77GHz毫米波雷達價格已經下降到千元以內),另一方面,ADAS高階輔助駕駛系統可以看做是實現自動駕駛的“敲門磚”。
當然這不是說目前技術達不到要求,高階輔助駕駛向自動駕駛進化的主要難點在于:1、現階段開放道路環境狀況多變復雜,實現自動駕駛需要考慮的場景因素很多,不能保證萬無一失;2、政策及相關法律在自動駕駛系統“上路”問題上態度謹慎。
而大多數傳統車企則更偏重于普及現階段技術已經成熟的輔助駕駛系統硬件,一切本著低成本+實用為主,減輕駕駛者負擔。雖然不代表說它們不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相反,它們有著比初創品牌更多實際道路經驗,同時也更明白自動駕駛實現上的一些問題,對待自動駕駛的態度也趨于保守。從務實的角度出發,當然是在成熟的技術基礎上,盡可能地實現功能,并保證硬件成本可控,才能做到駕駛者真正能用得上、用得起的輔助駕駛系統,而非搞噱頭,用概念堆砌高成本,成為華而不實的擺設。
○ 吹概念不如先做好硬件工作
回過頭來我們說說今天的主角——威馬EX5。這款車同樣是初創品牌中的代表,不過相比很多同類品牌而言,威馬并沒有過度鼓吹概念而遲遲不見量產車型,相反,它是最早拿出量產車的幾個初創品牌之一,并且在定價上也比較合理。
與一些初創品牌不同的是,威馬的駕駛輔助系統在硬件層面上并不“華麗”,它的思路倒是與很多傳統車企比較類似:綜合成本與功能需求,選擇成熟可靠的技術方案。也就是說,未來想在威馬EX5上面實現自動駕駛似乎難度不小。但也正因為硬件方案比較“保守”,它在上市短時間之內就能開放輔助駕駛系統。
這套方案屬于博世集團針對輔助駕駛系統的一種打包方案,你可以簡單理解為“套餐”。目前,博世的這套硬件方案在傳統品牌車企當中比較常見,是現階段綜合成本與功能性角度來說的最佳方案之一,在可靠性方面也有保障。
○ 寫PPT不如落實一套全面的軟件功能
硬件上不過度堆砌傳感器,在軟件上,它同樣是與博世技術團隊進行合作開發完成的。這套名為“Living Pilot智行輔助系統”屬于SAE Level 2輔助駕駛系統,一共包含12項輔助駕駛功能(其中一項為選裝),可工作速度域為0-130km/h。
從功能角度來說,諸如盲點提示、側向與后向穿行預警、前端防碰撞預警與車道偏離預警這些功能都是標配的,而在執行層面上,ACC自適應巡航(具備低速跟車能力)、AEB主動剎車、車道保持功能和自動泊車功能(選配)也一應俱全。
據官方工程師稱,該系統的AEB主動剎車功能可以在45km/h以內避免碰撞事故,而在高于45km/h的時候可以有效減輕事故傷害,另外,這套AEB主動剎車功能還支持行人識別和“鬼探頭”識別功能。至于說其實際表現如何,出于安全考慮我們不會在開放道路當中做這種測試,所以未來若有機會,我們會找臺2019款威馬EX5進行一次深度AEB與ADAS功能體驗。(想要了解更多關于科技AEB與ADAS測試文章?點我!)
編輯點評:
與其堆砌硬件夸大實力,不如腳踏實地來套成熟系統。誠然,威馬EX5上的輔助駕駛系統絕不是世界頂級水準,但就其價位而言,它的表現還算令人滿意,便宜好用功能全就是我對它的評價。最后剩下的事就是:配備輔助駕駛系統的2019款車型究竟什么時候才能拿來做測試呢?(文/圖 汽車之家 舒寧)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