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技術設計 技術講堂 正文

冷科技 聊聊不為人知的汽車大腦和神經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向編輯提問

  [汽車之家 技術]  如果讓1950年的汽車工程師看當今的汽車,我猜除了能認出汽車的形狀,從動力系統到電子架構可能都會顛覆當時的認知。的確,汽車正越來越“接近”它的發明者——人類,當年所謂的幾個沙發加四個輪子的時代可能真的一去不復返了。

汽車之家

  盡管人類關于自身奧秘的研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并不影響我們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識,比如大腦、軀干、內臟、神經系統等。其中,神經系統和大腦是尤為神秘和重要的存在。用這些認知去理解汽車,顯然有事半功倍之妙。汽車同樣有“大腦”和“神經系統”,通俗的說就是ECU或者更廣一點就是嵌入式軟件驅動的汽車功能,而神經系統就是看起來有些不太起眼的電子線束。這一期《冷科技》我們就來聊聊不為人知的汽車“神經系統”。

◆讓我們從一臺松綠色的凱迪拉克開始聊起

  上學的時候,汽車電子算是讓我比較頭痛的一科,電路圖學習、線束圖識讀等都挺復雜,但如果我們回顧汽車電子架構的進化史,你就會明白這些看起來眼花繚亂的線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說汽車電子架構從誕生到現在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這種巨大的變化顯然與電子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這個情況1980年前基本沒有太多變化,即使在1970年世界先進國家開始有排放要求以及電子模塊出現,但因為電子技術的滯后,依然處于展望階段。這時候英特爾出現了,英特爾帶來的科技技術和理念給汽車行業帶來了新的生機。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來到當下,2020年汽車電子的關鍵詞在于“機動性”,這是國際上大部分深耕汽車電氣架構供應商們比較認可的方向。

汽車之家

  怎么理解呢?我們現階段的汽車(也包括所謂的智能汽車、互聯網汽車)都面臨的一個問題是新的車載系統如何突破汽車機載的限制,同時大量的車載數據以及4G甚至即將到來的5G都對線纜和連接器提出了新的要求。

汽車之家

  據相關數據,如今,一臺搭載有L2.5級主動安全功能汽車的單位時間平均數據量已經達到阿波羅登月時所產生數據量的10幾倍!如此龐大的數據傳輸,對汽車的神經系統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挑戰。更多的數據傳輸并非僅僅增加線束即可。

汽車之家

  要將5.6千米的線路和連接器裝配進當前的汽車中,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如此長的導線不僅要在有限的車體上搶占更多空間,也與汽車輕量化的趨勢背道而馳。此外,更加密集的線束將使得導線之間更容易受到影響,對保障系統的安全穩定極為不利。

  汽車擁有更多的特性,就意味著與以往相比,汽車需要配備更強的運算能力、處理更多的數據以及分配更高的功率。隨著汽車逐漸演變成一臺功能越來越多、互聯程度越來越高的超級計算機,它的架構和基礎已經需要進行徹底的革新。因為過去傳統的汽車架構方式已經不再有效,無法支持汽車應用和復雜性的增長。

◆輕量化的線束和革新的架構

  當我們明白了汽車電氣架構目前的狀態后,下面的問題就很清晰了,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汽車的整體架構。以前,如果要為汽車添加一個新特性,如加熱座椅,只需添加一個新的操作模塊和線路就可以了。但如今這樣做已經行不通了!因為車內已經有了太長的線束,即使線束能夠在車內布置,但過多的線束產生的電磁干擾問題就會變得突出,因此供應商們開始動腦筋。

  從表現上看,解決問題的方向很清晰,一個是線束一個是架構,兩者解決一個就能省去不少問題,如果兩者都可以解決必然1+1>2。那么現階段的汽車線束大體是個什么情況呢?

  現階段汽車線束的制造體系大致有兩類:一類是歐美國家規范(包括中國),這一類大多使用TS16949體系來對制造過程進行控制;第二類是日系,比如本田、豐田都有自己的制造體系。這個制造體系中,安波福在歐美車企中占主導位置,而矢崎則是日系的巨頭。我們本土的線束生產商也很多,但所占份額較小,同時單體規模也不大,類似天海集團、南通友星、柳州雙飛等都是比較知名的國內供應商企業,但這些企業大多處于發展上升階段。

汽車之家

  線材很容易理解,它的規格是以橫截面積來規范,比如0.5/0.75/1等平方毫米的電線,現在供應商們主要是通過減小橫截面積來減小線束的重量,這對加工工藝和材料有較高的要求。

汽車之家

  線束外面則會有一些管材、膠帶進行線束的保護。不要小看這些材料,每個部分其實都經過細致設計和精心挑選。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其中耐磨性最好的就是布基膠帶,這種膠帶最高還能耐150℃的高溫,但價格較高,同時阻燃效果不好。絨布膠帶耐溫在105℃左右,降噪性能最好,但同樣阻燃性能不好。PVC膠帶相比而言最便宜,同時耐磨性和阻燃性不錯,只是耐溫性能較差。由于線束(低壓)零部件多而且雜亂,同時70%需要手工制造,因此其毛利和生產效率較低,尤其價格對于原材料如銅、鋁等的價格較為敏感。

汽車之家

  汽車的沖壓工序,是先把最基本的零件完成。開線同樣如此,先把最基本的單根線束搞定,確定長度、類型等,壓接主要是我們上面提到的端子,對端子和線束進行壓接,完成后進行絞接線和預裝,最后在工裝板上進行總裝和最終測試。

汽車之家

  但總裝工藝則需要大量人工勞動力,首先每個線束的生產都是獨一無二的,畢竟每臺車的配置不同,那么產生的線束也不同,其次總裝需要在工裝板上完成,工裝板是供應商們專門設計開發的裝配臺班,工人們需要將各種小的分線在工裝板上組裝,同時用膠帶去包扎,按照保護件等,這套總裝流水線成本巨大,而需要熟練的工人,而越來越復雜的汽車電氣架構,顯然也對這個工藝帶來的挑戰。

  那么回到我們本章節最初的問題,面對現階段的線束和越來越復雜的汽車電氣結構,如果進行接下來的發展呢?我想可以以目前汽車線束領域的大鱷安波福為例進行說明:首先我們來看線束方面,安波福首先研制了更細的導線,從重量和體積方面進行升級。比如直徑0.13平方毫米的超細導線,這種線束可以大大降低了導線的體積和重量。材料方面則是用鋁導線替代銅導線,也降低了導線的重量和成本。

  這些方面確實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不可否認,即使經過不斷減重和體積縮小,始于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基礎電氣架構也已經無法完全滿足當前的需求,更別提對數據傳輸和安全冗余有著極高要求的未來無人駕駛汽車了。因此安波福從最基礎的架構方面也進行了布局(當然,這里線束供應商們都在電氣架構方面進行了研究),這就是SVA汽車電子架構。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現階段汽車線束已經到了一定的瓶頸,這個行業也即將迎來巨大變革,5G的應用勢必會推進新一代線纜技術和連接器的發展,而隨著主動安全功能的普及,網絡安全性和多重冗余以及容錯機制也需要盡快發展,同時隨著用電器和電壓的升高,多電壓分區也必將增加汽車電氣化的復雜程度,未來的汽車架構究竟會怎樣,還需要供應商們進一步研究。

◆進入超級計算時代

  線束的發展和電子技術的蓬勃密不可分,這也導致了汽車平臺需要的計算能力越來越強。一般來說,像自動駕駛這一類的高級汽車功能,都是需要依托非常強大的計算能力才能實現。說到這里,或許會有人問,計算能力怎樣衡量呢?怎樣才算強大呢?在計算機領域,常用每秒可以進行浮點運算的次數來衡量計算能力。在當前,汽車的浮點運算能力每秒不足萬億次,折算下來還不如1臺iPhone 8。然而,一輛自動駕駛車輛需要的浮點運算能力超過了每秒200萬億次,相當于500多臺iPhone 8的運算能力總和。

  因此,當汽車變得越來越像一臺計算機時,你需要的或許就不僅僅是能載著我們移動這么簡單了,你需要的是一個有超強運算能力的平臺,同時可以滿足高速的數據傳輸,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未來的高級輔助駕駛甚至自動駕駛中不被淘汰,而這也是供應商、車企們目前最需要探討的方向。     

  編輯點評:隨著計算平臺的日益強大,我們可以更好地把硬件從軟件中分離出來。未來,汽車會變得越來越像個人計算機,最后發展成為可以安裝各種不同軟件的平臺。在硬件需要更長研發時間才能進入市場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將軟件開發獨立于硬件之外,這一點非常重要。就像手機一樣,開發app一定會比開發并推出一款新的智能機要快得多,這是相同的道理。由于新的軟件可以不斷加裝進汽車平臺,舊的軟件也可以不斷更新升級,所以只要你的汽車還在使用周期內,它就永遠不會落伍。

  而對于汽車線束方面,國外生產商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技術壁壘,國內供應商還處在成長期,如果平衡這個關系可能是現階段國內車企需要考慮的問題,而對于中國供應商來說,較低的毛利潤率也限制了發展的速度,但5G的到來也是一個機會,只有把握好時機才能迎頭趕上。(圖/文 汽車之家 冷曉陽)     

冷科技 聊聊不為人知的汽車大腦和神經 汽車之家
查看同類文章:
安全技術
冷科技
更多精彩內容:
經典設計
漫畫車圈
向編輯冷曉陽提問
文章標簽: 安全技術 冷科技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 寶馬3系 2022款 改款 320Li M運動套裝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9.09 39.20 7.70
    測試文章:各取所需 測試寶馬320Li M運動套裝
    評測編輯-:

    320Li的動力確實很一般,它已經完全脫離了之前3系的運動定位。如今成為了一款更為家用的中型轎車。

    評測編輯-:

    雖然是低功率2.0T發動機,但是開起來的加速表現其實還不錯,完全沒有想象中那種“肉”感受。

    評測編輯-:

    底盤沒有了以往3系的犀利,對于這一代車型,更多照顧的是車內乘客的舒適性。運動性能?還是交給寶馬M3吧。

  • 寶馬3系 2021款 320Li M運動套裝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9.09 39.20 7.70
    測試文章:各取所需 測試寶馬320Li M運動套裝
    評測編輯-王濤:

    320Li的動力確實很一般,它已經完全脫離了之前3系的運動定位。如今成為了一款更為家用的中型轎車。

    評測編輯-:

    雖然是低功率2.0T發動機,但是開起來的加速表現其實還不錯,完全沒有想象中那種“肉”感受。

    評測編輯-于碩:

    底盤沒有了以往3系的犀利,對于這一代車型,更多照顧的是車內乘客的舒適性。運動性能?還是交給寶馬M3吧。

  • 寶馬3系 2020款 330i M運動曜夜套裝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5.62 36.50 7.90
    測試文章:駕控表現值得肯定 測試體驗寶馬330i
    評測編輯-梁奇:

    均衡性有多重要,在嚴格的測試環節能夠最好的展現出來。寶馬330i在駕控方面的優異表現讓我印象深刻,無論是動力總成的匹配成熟度,還是底盤的運動設定,都給予駕駛員最為純粹的駕駛體驗。

    評測編輯-:

    外觀設計依然是最為吸引我的地方,這一代三系的運動套件真的太美麗了。駕駛的順暢程度是它最大的亮點,日常駕駛也能給你較為跟腳的體驗,整體駕駛節奏異常輕松。

    評測編輯-鄭雷:

    舒適性方面的提升,讓它能夠適用于更多場景,也能夠滿足更多消費者的所需。綜合來看,寶馬330i的表現已經是盡善盡美了,從日常駕駛的舒適性到極限駕駛的操控性都讓人印象深刻。

  • 寶馬3系 2020款 330Li xDrive M運動曜夜套裝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5.50 40.76 8.40
    測試文章:情懷的對立面 測試寶馬330Li xDrive
    評測編輯-王澤石:

    這是一輛很好開的車,卻不是一輛令人滿意的3系,它為了舒適性做了太多妥協,想追求樂趣,還是看看330i吧。

    評測編輯-陶懞軒:

    較軟的懸架讓它在繞樁時無法做到干凈利落,它確實舒服,但相比之下還是更喜歡上代3系。

    評測編輯-于碩:

    外形很好看,開著也舒服,當一輛動力出色的買菜車很合適,但是運動型就扯遠了,除了快好像沒有太多樂趣可言。

  • 寶馬3系 2020款 改款 325i M運動曜夜套裝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7.30 38.30 7.90
    測試文章:時尚和舒適是主旋律 測試寶馬3系 325i
    評測編輯-曹昊旻:

    如果奔著純運動性的話,那325i可能沒法滿足您這單方面的要求,和長軸距相比它在運動性方面沒有做針對性調校,依舊是比較舒服的感覺。但如果作為日常代步車來說,就非常的合適。

    評測編輯-周翱:

    這代3系有種讓你一直想駕駛的感覺,不但舒服安靜,而且動力銜接和轉向手感都是它的優勢,而且在人機工程方面,相比上一代車型也有了很大進步,總體來說是一臺更適合代步的寶馬

    評測編輯-朱力神:

    雖然沒有上一代那么會營造運動感,開著也沒有上一代那么過癮,但它就像單反相機的P擋一樣,簡單順手,人人都能開好它。另外不得不說的是,別騙自己了!日常開你不需要那么極端,在氣質和舒適性這兩塊,真香就完事了!

  • 寶馬3系 2020款 325Li M運動曜夜套裝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7.74 37.38 8.40
    測試文章:四十不惑 國內首測寶馬325Li M運動曜夜
    評測編輯-鄭雷:

    很明顯,全新寶馬325Li向舒適性和高級感傾斜了,它簡直是有史以來最舒適最安靜的寶馬3系,但我覺得這并沒什么不好,只是順應了市場需求。

    評測編輯-梁奇:

    外觀設計不能否認確實變的更好看了,細節設計應用了更多犀利的線條,配合M家族的運動套件簡直天衣無縫。動力方面,沒有太多驚喜,可以說是原地踏步,但是油耗進一步降低,一切都是為了經濟性而考慮。底盤設定有些偏軟,在繞樁環節尤為明顯,轉向手感也不再那么沉重,整體感覺像舒適性再一次進行了妥協。

    評測編輯-謝玥:

    M運動耀夜版的外形實在漂亮,車流中它猶如一臺改裝性能車,頗具戰斗范兒。寶馬想的很明白,其實3系的購買者中,很大一部分只需要一臺看起來很運動的車就足夠了,它不需要真的純粹。

  • 寶馬3系 2017款 318Li 時尚型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10.60 39.20 7.50
    測試文章:點到即止 2017款寶馬318Li性能測試
    評測編輯-王子平:

    這是一臺寶馬,從配置和舒適性來看,它的性價比還是不錯的,有著豪華車該有的樣子。行駛質感也相當不錯,三缸發動機沒有表現出廉價感。可是這偏偏是一臺3系,很多人對它的期望都放在了動力和操控方面,這臺318Li在這方面的表現難免會讓人有點失望。所以大部分對速度有追求的年輕人都不會對它太感冒,318Li只能在那些喜歡3系但對動力要求不高的實用型消費者身上才能找到下手機會。

    評測編輯-梁海文:

    寶馬318Li作為一款入門級的豪華運動風格轎車應該說是稱職的,首先品牌夠檔次,外觀和配置依舊緊跟潮流,開出去有面子。操控上保留了寶馬車系的優良操控功底,轉向和底盤表現令人滿意。動力的確不是很強勁,加速成績也不算很理想,但在城市中穿梭不成問題。如果是主要在城市出行使用,318Li可以滿足需求,還能有較好的燃油經濟性。如果要追求速度快感,還是選擇2.0T發動機的型號更合適。

    評測編輯-曹昊旻:

    作為一個對三缸有偏見的人,我或者消費者都得習慣小排量少缸的趨勢,畢竟大趨勢可不會錯。寶馬3系的318Li其實從動力方面來說真的夠用,運動模式下也有著寶馬一貫的樂趣,降低的也無非是聲浪、震動的質感,而這種細小的差異也得算老司機才能明顯察覺,所以對于都市通勤,或者女司機而言,它依舊值得推薦。最后,318Li畢竟是3系入門車型,所以它的存在也并非走量,那就更沒問題了。

  • 寶馬3系 2016款 328i xDrive M運動型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5.64 39.24 10.60
    測試文章:日臻完美 測試2016款寶馬328i xDrive
    評測編輯-張郁達:

    這臺3系有著極佳的操控感和車輛穩定性,尤其是M風格的方向盤讓人愛不釋手,提速相當出色,就是匹配的P7輪胎太遜色,拉了后腿?傮w來說這車確實不錯,只是價格略貴,如果真是喜歡,看看哪個經銷商可以給出超值的優惠幅度吧。

    評測編輯-張子儀:

    雖然這代3系已經向舒適性妥協了,但實際測試感受之后你會發現它依然可以稱得上同級別的運動冠軍,懸架中后段的支撐依然穩健,N20+ZF8AT的動力組合傳統效率令人稱贊,另外四驅的3系給人的體驗確實和后驅不一樣,慢慢的會讓人喜歡上,要是能便宜點我就買了。

    評測編輯-羅浩:

    我不是資深Bimmers,也曾經為這代3系加長的軸距而感到遺憾,實際感受過之后我慢慢改變了自己觀點,最令人感動的就是動力系統,245馬力+8AT的組合竟然能跑出5.X秒的成績,配合攻守兼備的懸架,可以算是一次全面進步。

  • 寶馬3系 2015款 316Li 時尚型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8.79 38.17 7.30
    測試文章:夠用就好 測試華晨寶馬316Li 時尚型
    評測編輯-苑璐:

    我是一個對動力要求不太高的人,316Li的常規動力表現基本可以讓我滿意,它雖然是入門級車型,但它配備了氙氣大燈、座椅加熱、老板鍵等,在配置方面的表現還是不錯的。再加上品牌號召力和比較親民的售價,我覺得作為一款家用車型它的表現還是很出色的。當然,前提是您不要對動力有過高的要求。

    評測編輯-羅浩:

    寶馬316裝備低功率版1.6T發動機 日常使用來說動力基本夠用了,配置方面不差,品牌算是它最大的亮點之一了。在動力方面它不可能提供你什么駕駛樂趣,對于我來說算是能接受的范圍。

    評測編輯-羅浩:

    使用1.6T低功率版本的加長寶馬3系,這對于寶馬的粉絲來說可能根本不屑一顧,但我想這并不會影響其銷量。316Li的外觀和使用2.0T發動機的伙伴幾乎一致,并且配置也不算低,1.6T發動機用在這輛車上動力雖談不上澎湃,平常開確實也夠用了,采埃孚的8速自動變速箱也保證其擁有足夠平順的駕駛感受,這是寶馬爭奪更多市場,犧牲了一些性格的寶馬3系,品牌和空間才是它最大的賣點。

  • 寶馬3系 2015款 328Li 豪華設計套裝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5.61 39.73 8.60
    測試文章:且運動且豪華 四款后驅豪華中型車橫評
    評測編輯-李佳:

    現在這代3系在剛推出的時候,確實有不少爭議,現在爭議很少了,基本上都是認可這款車的,不管是設計還是動力系統,包括駕駛感受,在同級別車里還是可以排在前列。不過幾年過去了,跟近一兩年新出的車相比,短板也很明顯,就是配置,尤其是駕駛輔助方面的配置328Li提供得非常有限。

    評測編輯-張可:

    動力,強!空間,大!駕駛感受,上乘!同級別中我覺得寶馬328Li真是個非常好的選擇,能舒舒服服的日常代步,也能滿足偶爾的暴躁,它是一輛不那么極端的車,但又內心充滿性格。不過配置并不高,內飾的豪華感稍顯欠缺。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就買3系吧,肯定不會錯,不會悔。

    評測編輯-張子儀:

    平順、強勁的動力是寶馬328Li最突出的賣點,但是我并不喜歡這一代3系柔軟的底盤,感覺喪失了寶馬該有的性格。如果綜合分析的話,3系的實力很全面,我非常愿意把3系推薦給身邊的朋友,但我自己不會選擇它。

  • 寶馬3系 2013款 335Li 風尚設計套裝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5.70 40.50 --
    測試文章:改變駕駛路數!測試新寶馬320Li/335Li
    評測編輯-梁。

    同樣是新一代3系,如果說320Li是個煥然一新的蛻變,那335我只能說是個小小的退步。能花60萬買一輛3系的用戶一定是寶馬的死忠,一定是為了它強大的動力和操控而來,不過新335Li似乎在這方面沒有給我們太多的驚喜,加速成績似乎還不如老款,有些小小的失望。

    評測編輯-胡正暘:

    寶馬一直給335配225寬度的輪胎,性能測試時起步階段不少動力都因為這流失了。我只想說配個寬點的行不行。

    評測編輯-羅浩:

    強大的動力是335Li的最大特色,它適合于那些比較注重動力和配置的高端客戶,偏高的價格使它注定無法成為銷售主力,但作為提升車型形象的產品,它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 寶馬3系 2013款 320Li 豪華設計套裝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7.88 38.90 --
    測試文章:改變駕駛路數!測試新寶馬320Li/335Li
    評測編輯-梁。

    這一代3系是個讓人糾結的矛盾體,一方面如今的320這個型號不再只是樣子貨,2.0T發動機+8AT的組合讓你行走在路上時底氣十足;不過另一方面,已經把“運動”二字深刻在骨頭上的寶馬也終于加長了,這讓很多人懷疑了它對運動的堅持。不過我倒是覺得這代3系一定能熱賣,面子有了、空間有了、動力有了,對于90%的用戶來說已經足夠了,真正能玩出3系運動精髓的能有幾人呢?

    評測編輯-胡正暘:

    新3系實力太強了,以至于奧迪不得不給倉促的給A4L加上了S tronic和quattro。320Li各方面都讓人滿意,只是328i還沒測試,滿分就先留著吧。

    評測編輯-羅浩:

    新款320Li裝備的2.0T發動機相比老款有巨大提升,適合日常駕駛,長軸距在空間方面已經非常充裕,如果對性能和駕駛樂趣的要求不是太高的話,它基本能滿足多數消費者的需求了。

  • 寶馬3系 2010款 320i 時尚型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11.20 40.40 --
    測試文章:動力免談/上手難度降低 測試寶馬320i
    評測編輯-韓路:

    比較弱的動力讓它成為很多人抨擊對象,什么二奶車啊,小白臉車一頓寒磣。不過賽道上,因為前面發動機不沉,所以賽道感覺完全中性,雖然賽道成績并不突出,但是操控樂趣真是太到位了!我喜歡320i賽道的感覺,它比325i賽道樂趣強,看清楚是樂趣!不是成績。

    評測編輯-梁。

    雖然改款了,但基本還是那樣。320i的動力實在是跟不上,可惜了3系這么好的操控,現在又出了318i。難道現在小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真的沒什么前途了?動力弱歸弱,畢竟它還是比較親民的一款寶馬,銷量肯定不錯。

    評測編輯-孟慶嘉:

    喜歡320i的人首先是有著堅實的寶馬精神!其次,對動力的需求或許無奈但依然會固執的為操控精髓買單,我不喜歡這種湊合用的感覺,即使要買3系,我想325i才是旗幟。

  • 寶馬3系 2005款 325i 領先型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7.92 39.99 --
    測試文章:完美操控與品味同在 新寶馬325i評測
    評測編輯-韓路:

    操控方面的表現會讓每一個人愛不釋手,能夠把品牌韻味和運動性結合如此完美的車寥寥無幾,一個中型運動轎車的新標準誕生了。不管是現在,還是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寶馬新3系都會是年輕有為的消費者的決佳選擇!

    評測編輯-王苦公:

    寶馬新3系的外形尺寸加大了,操控卻更好了。機械部件的結合完美,通過長波路時更體現出寶馬3系優秀的懸掛校調。駛過壞路時瑣碎的震動也不會傳遞給駕駛者讓其感到不適,每次駕駛他都會有種莫名的興奮。

    評測編輯-孟慶嘉:

    作為一款中型運動轎車,寶馬新3系是完美的,他并沒有庸俗的向空間和舒適性做妥協,而是出人預料把操控演義到了更高的境界。高科技的i-Drive讓人感覺有點華而不實,他更像是給副駕駛專門設計的娛樂項目。

最新文章
加載中

寶馬3系

指導價:29.99-39.99萬
級別:中型車
詢底價
車型推薦
00:00 00:00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