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底盤解析] 提到豪華品牌中型車你會想到誰?我想大部分朋友都會脫口而出德系“三駕馬車”的當家花旦。在這個競爭堪稱白熱化的市場里,黑馬不少。美國人在這次成都車展上就帶來了他們信心滿滿的新作品——凱迪拉克CT5(下文簡稱CT5)。它究竟能否撼動霸主地位,底盤多少能透露一二。
● 可以“一戰”的資本
對豪華品牌而言,很長一段時間里其入門車型都是中型車,不過隨著技術下放、門檻的降低,中型車已經成為了很多品牌的扛鼎、靈魂。因此,它們在包括懸架結構、動力總成匹配上開始不遺余力的營造高級感、運動性。這次卷土重來的美國人在前懸架上就開始與老對手們較勁,在結構方面他們與德國人站在了一條起跑線上。
通常,麥弗遜式懸架結構的主銷軸線的下回轉點就是下擺臂與轉向節的鉸接點,而主銷軸線與地面的交點到車輪中心與地面接觸點的距離即為主銷偏置距,這些參數將直接關乎車輛的轉向和行駛特性。這種雙鉸接式前懸架的設計最終會使車輛獲得接近于零的主銷偏置距,在不考慮轉向助力系統的前提下,這種較為特殊的機械設定會使車輛的轉向系統較為敏感、直接,或者可以說是路感十分清晰。
● 魚和熊掌要兼得
雖然主打運動,但對于一臺豪華品牌中型車而言,舒適性以及高級感是必備的。因此多連桿式獨立懸架這種既能兼顧調校幅度,同時舒適性表現占優的結果就成為了最佳選擇,這也是美國人駕輕就熟的結構之一。
CT5這套多連桿式獨立懸架的減振器和彈簧的下支撐點恰好連接在外傾控制臂上,所以該控制臂除了承受軸向的拉力和壓力外,還要承受彎曲力矩。后懸架系統中的其余連桿更多承受軸向的拉力和壓力。
● 細節、細節,還是細節!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提起美國車我們都會聯想到用料不錯,但做工粗獷,甚至是不拘小節,不過那都是陳年舊事了。在凱迪拉克CT5的底盤細節上,不難感受到凱迪拉克工程團隊希望趕超德、日對手的認真勁兒。
全文總結:
今天的豪華品牌今非昔比,這不僅指目標用戶群體年輕化的趨勢,同時還有產品開發思路。有的從追求操控變成了向舒適性妥協,有的則是拋棄沉穩,向年輕、個性靠攏。對美國人而言,這20年是他們汽車產業的迷茫期,領先半個世紀的優勢隨著日系品牌的崛起而快速衰落,F在,他們帶著深思熟慮后的成果卷土重來。那么,你會再給他們一次機會嗎?(文/圖 汽車之家 唐朝)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