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設計解碼] 共話未來破界之勢,引領汽車設計持續向上。11月22日晚,汽車之家聚攏汽車設計界眾多頂尖力量,齊聚「破界·汽車設計私享沙龍」,共同探討汽車設計向上的未來之路。
●又一次汽車設計的頂尖智慧盛宴
「破界·汽車設計私享沙龍」是繼2019上海車展期間「夜話捕風者-中國汽車設計私享沙龍」后的又一次汽車盛會。在上一次吸引了眾多汽車設計界大咖后,此次沙龍讓更多重量級設計師共聚一堂。
本次「破界·汽車設計私享沙龍」,來自近20家中外主流品牌的數十位汽車設計大咖齊聚一堂,應邀出席有北汽集團研究總院副院長兼設計總監單偉、上汽集團技術中心副總設計師兼全球設計總監邵景峰、長安汽車品牌全球設計總監陳政、廣汽研究院副院長張帆等眾多中國本土設計師。在汽車之家主編李博旭的主持下,無論是效力于中國品牌還是國際品牌的中外的設計師們,都在沙龍中以放松的姿態,暢談汽車設計。
●設計大咖們聊了什么
設計的進步,不斷拓寬著汽車在美學和功能上的邊界,刷新人們對車的認知。這樣的趨勢讓設計師們快樂并痛苦著,快樂在于地位的提高,痛苦在于破界的挑戰,需要不斷創新,以更激烈的姿態去競爭。如何面對這一巨大的挑戰,設計大咖們都有一肚子的話要說,同時,也尋求著答案。
當晚的沙龍設置了4個話題,分別是:1、汽車設計如何通過拓圈提升品牌價值;2、普通消費者購買汽車還是必要的嗎?3、如何讓用戶為設計買單?4、如何提升汽車設計流程效率。相關度極高的話題,勾起了設計大咖們的談興,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獨特觀點,并展開了討論。
汽車設計如何通過拓圈提升品牌價值
新的趨勢促使車企需要“破界”,尤其是在消費方向的“破界”。目前,中國汽車市場結構升級,消費升級趨勢明顯,緊湊型及以下轎車份額下降,中型與中大型轎車份額上升,高端品牌上行,自主品牌更艱難,F場談及圈層突破,討論到不少汽車品牌也開始突破既有渠道,開始向其它相關文化圈層拓展,希望獲取更多用戶群體,同時也通過其它產業品牌的案例進行了討論。
沙龍現場展示了汽車之家大數據提供的中國乘用車市場競爭分析報告,并深入分析了各細分級別車型的競爭狀況。
在競爭愈發激烈,產品越來越需要精細化定位的時代,設計師面向不同圈層進行產品鋪設,大數據能夠提供更為深入多維的參考。
普通消費者購買汽車還是必要的嗎?
共享出行的出現,讓很多消費者開始考慮是否還需要購買私家車,尤其是自駕需求并不頻繁的消費者,但事情的另一面是共享出行的營運車輛需求開始提升。
汽車共享化及網約車將如何影響未來的產品研發和設計,這是一個新話題,對很多設計師來說也是個陌生的課題。網約車平臺的車輛是營運車輛,為了追求利潤,共享出行平臺紛紛開始嘗試與車企合作,打造專門用于共享出行服務的定制車型。在場的各位頂尖設計師就這個新興市場所需的新研發和設計模式進行了深入討論。
有設計師表示,采購營運車屬于重資產,出行平臺會傾向于資產輕量化,降低車輛的使用壽命,使采購成本進一步低于普通市售私家車。
如何讓用戶為設計買單?
“消費者偏好洞察”是汽車之家設計私享沙龍的重點議題,汽車之家在沙龍上向設計師展示通過大數據分析獲得的精準用戶調研,了解中國消費者喜歡什么樣的車,尤其是對設計的看法。該數據的展示和分析,又一次引起了設計師的熱議。
遺憾的是,以往受限于技術條件,難以獲得足夠的數據支撐。汽車之家依靠龐大的用戶群和專業的大數據分析,能夠獲得更加真實、精準、細分和深入的用戶畫像,對于車企的設計師和開發人員來說,這幾乎是“一步到位”的設計攻略,讓他們更有可能設計出讓目標消費群體感到“一發入魂”的車型。
如何提升汽車設計流程效率
“中國消費者偏好什么樣的汽車”是汽車設計界的永恒話題。汽車之家多年來與各大車企及供應商的研發設計部門深入交流,很可能是最了解“如何造車”的媒體,還擁有首屈一指的汽車大數據體系,也是車企與設計師們最喜歡擁抱的信息平臺。無論是汽車之家,還是車企與設計師,都希望通過多方面的新思路和新技術,幫助設計師們提升設計的流程效率。
在沙龍上,設計師們與汽車之家主編李博旭及出席的編輯進行了更加深入和開放的討論,從各自專業的角度,研究提升設計流程效率的細節。
這是一次盡興和成功的智慧碰撞
與同道闊步高談令人興致盎然,然而這樣的時間總是過得飛快,很快就到了沙龍的尾聲,設計師們仍然沉浸在暢談的愉悅中,最終在不舍中紛紛表達了對下一次「汽車設計私享沙龍」的期待后,盡興而歸。
此次「破界·汽車設計私享沙龍」的成功舉辦,讓汽車設計師們與汽車之家更加親密擁抱,汽車之家作為服務著中國最龐大看車、買車、用車用戶群體的智能化信息平臺,這一擁抱,意味著設計師與中國最大的一部分汽車用戶群體擁抱。對于汽車之家而言,這是為促進汽車設計前沿課題研究,加強汽車設計專業化、精準化和效率化做出的努力,也進一步夯實了汽車之家在汽車專業領域的領先地位。(汽車之家 文/衛江鵬 圖/羅浩)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