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主動緊急制動測試] 緊湊型SUV市場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在這個市場上強者如林,豐田RAV4榮放(參數|詢價)作為一員“老將”無論口碑還是銷量都表現亮眼。當然只有口碑還是不夠的,它需要實實在在的本領,本期《主動緊急制動測試》我們就來看看全新RAV4榮放在主動安全技術上的實力,我們將通過模擬追尾和假人測試的方式,對RAV4榮放的主動安全技術進行測試,結果如何?我們趕緊來看一看吧。
○豐田安全歷史知多少?
豐田作為一家全球性的車企,在安全方面的研究是很早的。在20世紀60年代末便開始成立專門的研發中心。當時的研發中心還是一個實驗室,被內部稱為車輛安全實驗室,主要致力于安全技術的研究。
THUMS有骨骼、韌帶、肌腱等部位,非常貼近人體的狀態,通過它就能分析在碰撞事故中的乘員和行人受傷組織,而且得到的數據對側面碰撞的安全氣囊以及降低追尾傷害的座椅開發非常有用。
這塊面積約為39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為44000平方米,長280米,寬190米的研發中心,為豐田每年進行1600次碰撞試驗,可以說是功勞巨大。
在2003年,豐田除了在被動安全上持續發力,也在主動安全技術上出擊。豐田在當時發布了預碰撞系統(PCS),沒錯就是我們現在在豐田車型上看到的那個PCS功能,這個系統在2003發布后,到現在一直名字未變,只是經過了多次更新換代。
到了2014年,豐田認為這些分散的主動安全功能可以構成一個體系了,便發布了Toyota Safety Sense,也就是現在豐田宣傳的TSS系統。(目前已經是第二代)
TSS系統包含了預碰撞報警、主動緊急制動、車道偏離預警等一系列功能,硬件組成為毫米波雷達+攝像頭,其中毫米波雷達放置在進氣格柵部位,而攝像頭被安放到前擋風玻璃后面。因為攝像頭的加入,行人識別也得以實現。根據豐田的介紹,目前的TTS系統可以對路上的行人進行識別,同時在軟件端也加入了對應的數據庫和控制信號,總體成本會有增加。
硬件組成就像我們上面介紹的那樣,毫米波雷達+單目攝像頭。其中,AEB的相關功能是默認開啟,不過我們可以使用多功能方向盤對功能進行調節。
○防追尾測試
OK,鋪墊了這么多內容,下面我們就進入實測環節,首先是模擬追尾的測試。我們按照測試流程,我們分別將測試車開到10km/h、20km/h、30km/h、40km/h、50km/h,然后保持一定的勻速過程,看車輛能否在模擬車輛前剎停避免碰撞。在這之中,30km/h以下模擬的是車輛在小區這類低速行駛階段系統反應能力,而30km/h以上則是考驗日常行車過程中系統反應。
不過需要注意,10km/h是系統的啟動速度,在這個速度上,有時候系統沒有被激活,有時候會被激活,總體來看不夠穩定。但速度上升到15km/h,則系統會非常穩定的啟動。所以在日常用車時,我們還是需要提高警惕。
總體來說,RAV4榮放可以較好的完成防追尾測試,但也存在一定的未識別情況。系統工作過程十分穩定,剎車設定的邏輯更平穩,線性,同時預警聲音擁有足夠的提前量,總體來說表現還算滿意。
○行人識別測試
相信每個駕駛員都遇到過行駛過程中突然出現行人的驚險狀況。我們的行人測試就是基于這類情況。相比于對車的識別,由于人體形態小、姿勢復雜等原因,使得AEB對于行人的識別是比較困難的,另外行人由于“鬼探頭”、“橫穿馬路”等行為,也對攝像頭的靈敏度以及系統的處理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們進行了多次移動行人的測試,我們發現系統一般是能夠進行制動,也就是可以識別移動行人,但制動力不足,無法完全剎停,所以我們最終的結論是在移動假人部分,RAV4榮放可以減輕碰撞對假人帶來的傷害。
總結:
總體來看,豐田的TTS系統表現的還算不錯,雖然在移動行人方面識別率不夠精準,但在追尾碰撞方面表現比較出色,而且整個系統的工作過程比較穩定,制動十分線性,主觀感受值得點贊。在判斷障礙物方面,我認為這套系統還是以保守為主,尤其對行人的判斷比較保守,這符合日系廠商的造車理念,不過光線問題可能也對攝像頭影響較大,不過對于一款全系標配主動安全功能的車型來說,這樣的表現還算令人滿意。(汽車之家 圖/文 冷曉陽)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