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駕駛輔助系統體驗] 談起駕駛輔助功能,有兩個系統怎么也繞不開,一個是特斯拉的Autopilot,另一個就是凱迪拉克的超級巡航系統。這兩套系統,一個是激進的、無限接近于L3的駕駛輔助系統,另一個是傳統車企引入高精度地圖研發的駕駛輔助技術。而在前幾天,我有幸體驗了WEY為VV6開發的全新駕駛輔助技術,這套系統和凱迪拉克的超級巡航極其相似,加入了ADAS地圖,功能也相當豐富,整套系統會在今年6月份正式和消費者見面,下面我們通過這篇文章為大家深度揭秘。
15秒了解全文
揭秘WEY全新駕駛輔助系統;
單車道駕駛輔助可放開雙手?
主動緊急制動升級為行人、自行車都可檢測
2022年要L4商業化?
○掃盲篇
說起駕駛輔助,不關注汽車的朋友肯定挺陌生的,其實在我們日常開車過程中,很多功能都屬于這個范疇,比如定速巡航、車道保持、自適應巡航等等,除此之外還有那些經常被網友們認為雞肋的功能,比如“自動泊車”等。面對這些功能,網友們大致有兩種看法,一類是捧,對這些功能比較信賴,也愿意去體驗這些功能;還有一種看法是不信任,同時因為本身的駕駛技術很熟練,對這些新的技術有些排斥。
現階段,駕駛輔助技術主要指那些L2級的相關功能,包括主動緊急制動(AEB)、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自動泊車等等,這些功能主要為駕駛者提供額外的安全保護,在汽車安全領域屬于主動安全范疇。
在我看來,兩種觀念并無對錯,這是技術升級改變過程的必然結果。世界上第一本汽車雜志叫《horseless(無馬時代)》?梢钥吹,當時人們甚至還在拿馬車和汽車做對比,這就是技術革新對人們帶來的沖擊。在技術還不夠成熟之時,有人會喜歡老“物件”,也有人會擁抱新事物。但是,我相信隨著技術升級和車企的推廣,這些汽車輔助功能會變得越來越普及,功能種類也越來越多,人們未來將在潛移默化中被它們(駕駛輔助功能)改變,直至適應了這些功能的存在。
○進階篇:解讀WEY品牌全新駕駛輔助功能
上面,我們了解了什么是駕駛輔助系統,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看看WEY最新研發的這些駕駛輔助功能。2016年的時候,長城加大了對自動駕駛和駕駛輔助功能的研發力度,這些年也誕生了不少新成果,這些技術的載體就是WEY品牌車型。在長城的支持下,WEY大概在2019年,技術層面達到了L2的等級。
今年也就是2020年,WEY品牌會將L2繼續升級。今年主推的便是本篇文章里的駕駛輔助功能,它在功能層面上接近L3,明年則會有L3級別的量產產品;而在2022年,WEY規劃將會拿出L4級自動駕駛技術。從整個規劃來看,WEY在2021年前的技術路線比較常規,和世界主流車企的自動駕駛路線差距不大,而且L3的量產產品和長安、廣汽一樣,都放到了2021年。比較令人費解的是L4級的產品,WEY的規劃是2022年,個人感覺略顯激進,我們認為規劃和實際量產會有一定差距,可信度并不太高。
大概路線搞明白了,我們再來看WEY將在今年主要推廣的這個系統。這套系統相比從前的功能,做了深度的升級。
WEY的這套駕駛輔助系統眼睛就是單目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和超聲波雷達。從產品類型上看是目前主流的設計,但從數量上看你就會發現不同。
WEY在L2階段就已經將ADAS地圖應用到了車上,有什么作用呢?這里先賣個關子。
有了這些軟硬件加持,WEY的這套駕駛輔助系統可以完成單車道的智能駕駛輔助(可在2分鐘內脫離雙手)、全速域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智慧躲閃旁邊車輛、主動緊急制動等多種功能。
從軟硬件看,WEY發布的這套駕駛輔助系統的硬件基本達到了L3的要求,目前缺少的是域控制器對其進行更全面的融合,如果域控制器上車,那么L3便可以水到渠成。
○體驗篇:中國版“超級巡航”真的來了
正所謂“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WEY這套新駕駛輔助系統到底好不好用,還得看實際體驗。下面我就挑三個最關鍵的功能和大家聊聊。
我們從自適應巡航狀態進入單車道駕駛輔助狀態的過程中,其實駕駛員監測系統也一直在工作,如果系統認為你的視線并沒有觀察前方路面,單車道駕駛輔助功能也不會被開啟,同時儀表盤也會進行警告提示,而車內的語音也會進行相應提醒,直到駕駛員目前前方,單車道駕駛輔助功能才會再次啟動。
我們上面提到的ADAS地圖就是為這個功能提供幫助,ADAS地圖主要作用是定位和道路識別,在功能啟動是,攝像頭會采集當前的路況信息和ADAS地圖進行對比,如果發現當前出去橋梁或者隧道時,系統功能是不允許啟動的,只有經過這類道路后才會啟動,WEY工程師直言,這主要為車輛的安全性考慮,在隧道開啟這類功能,安全性不高。
另外需要注意,這個功能被稱為單車道的智能駕駛輔助,顧名思義是無法完成變道功能的,如果想要變道還需要人為進行操控。從硬件上看,這套系統其實可以完成變道的支持,但WEY也坦言,目前VV6上并沒域控制器,無法將所有傳感器數據進行匯總處理,因此無法開放變道功能,這項功能預計會在明年和大家見面。
當然,這個功能也不是沒有不足。首先是對車道線識別會受到光線影響,尤其出隧道的時候,光線的明暗變化會對攝像頭產生影響。
第二個我認為需要調試的是駕駛員監視系統。這套系統對于駕駛員的眼部動作過于敏感,當然我們知道這是車企為了安全,嚴謹的一種表現,但在我看來還是略有苛刻。
關于脫手問題其實也存在疑問,目前法律是不允許駕駛員放開雙手駕駛,所以這個所謂的放手兩分鐘其實只能說技術層面允許,只有等法律完善后,才能夠方向的放開雙手駕駛,目前還是不可以放手操作。
總的來說,這個功能的表現可圈可點,在高速公路上使用可以減少駕駛員的操作,整個系統在加速、減速過程中都表現的比較線性,給人有充足的信任感。而且后方的毫米波雷達還能檢測后方來車,對于追尾等事故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凱迪拉克在美國也發布過此功能,同樣也是單車道上的、可以放開雙手的駕駛輔助功能,同時也是采用高精度地圖進行輔助。長城的這個功能有極大的相似性,表現也近乎一樣。另一方面,單車道駕駛輔助算在目前的市場里算是比較少見的功能了,除此之外這套全新的駕駛輔助功能還有一些常見的駕駛輔助功能,比如自動泊車和主動緊急制動。這兩類功能都針對性的進行了升級,至少在體驗方面,讓我比較滿意。
○自動泊車及主動緊急制動體驗
最后我們再來看看自動泊車和主動緊急制動,我們先通過一個視頻來了解一下。
自動泊車向來是網友們覺得很雞肋的功能,說實話我以前也這樣認為。不過那些年大多是半自動的泊車功能,也就是需要我們控制剎車和前進,車輛只控制方向盤,隨著全自動的泊車功能到來,我們是時候改變一下對泊車技術的看法了。
未來這套系統會繼續升級,并加入圖像識別,當圖像和超聲波雷達融合后,在光線不好的地方可以用超聲波雷達識別,而光線好的地方由精度更高的圖像進行判斷,從而進一步替身自動泊車的準確度。
主動緊急制動算是目前駕駛輔助功能里面技術程度比較高的一個,這類系統從邏輯端到硬件都要求較高。WEY這套駕駛輔助功能在主動緊急制動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最重要的是行人和自行車都加入到識別范圍之內,在緊湊型SUV市場算是難能可貴了。
根據工程師介紹,這個功能除了對行人還可以實現對自行車的識別,行人方面最高車速在60km/h以下都能去進行識別,當然車速越高,能剎停的概率就會降低,通過測試比較,我發現在30km/h-40km/h這個范圍內,剎停概率很高。
所以說,AEB也只是一個提醒和輔助駕駛者的功能,它的設計初衷就是在提醒駕駛員接管未果的情況下進行補救。但道路責任人仍然在人類而不是車輛或AEB系統,所以不管車上配備了多么安全的功能,我們都提倡信任技術但不要依賴技術。
編輯總結:駕駛輔助功能正在慢慢走近我們的生活,并對我們駕車方式產生影響,可能你是老司機,駕駛技術高超,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在高速開車時不會疲勞,不會分神,而駕駛輔助功能確實會在這些方面對我們有所幫助。我相信駕駛輔助功能必然會成為未來的基礎配置,那么你現在愿意為這類功能而買單嗎?(圖/文汽車之家 冷曉陽)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