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如今全球抗擊新冠疫情的戰斗進入到了下半場,海外各大主流車企紛紛停工停產來躲避新冠病毒的襲擊,但伴隨著感染患者人數爆發式的增長,不少歐美車企像兩個月前的中國車企那樣,投入到了生產緊缺抗疫物資的行列。不過與國內車企轉產一般需求的口罩所不同,海外車企更多的是轉產重癥所需要的呼吸機,可是呼吸機真的這么容易生產?還是說海外車企真的什么都能造,從二戰時的坦克、飛機到現在的呼吸機無所不能?
十秒讀懂全文大概:
1)呼吸機跟車企有什么關系,為什么可以轉產?
2)除了呼吸機和口罩,車企還能造什么?
3)中國車企沒能力轉產呼吸機么?
隨著新冠疫情的被不斷擴散,海外主要的幾個汽車生產大國目前的形勢都不容樂觀,這也導致在美國、英國、意大利、法國和德國等地的不少汽車工廠停工,來避免更多的感染。然而在重癥病人不斷增多的情況下,這些國家的醫療設施也開始出現了緊缺,尤其是幾乎能算救命的呼吸機,出現了大量的缺口。
目前由于我國的境內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因此世界上有不少國家都通過采購我國生產的抗疫物資來緩解本國境內物資缺乏的問題。不過相比于口罩來說,不論是產能提升還是認證標準,呼吸機的難度都更大。也正是因為如此,英美政府才會要求國內的車企轉產呼吸機。從二戰時生產飛機、坦克,到新冠疫情時生產呼吸機,這么看來傳統車企都是萬能的?
- 呼吸機的主要結構及工作原理
為什么英美政府都是對車企要求進行轉產呼吸機,而不是其他類型的企業呢?車企轉產呼吸機的難道到底大不大?為了弄清楚這些問題,我們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呼吸機,以及其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
正因為如此,伴隨著危重癥患者人數的增加,歐美各國現有的呼吸機已經不足以支撐這些患者的需求,才有了目前各國在市場上瘋狂采購呼吸機的情況發生。然而巨大的需求量對于各國的呼吸機制造企業來說都是一個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例如世界最大的呼吸機制造商瑞士Hamilton,2019年全年產能只有1.5萬臺,而英國本土唯一的呼吸機制造商只有150個員工,可想而知其產能。
上圖只是一個簡單的原理示意圖,這其中還包括氧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水平位置傳感器等一系列監控設備,以及閥門、軟管、報警器、控制系統等軟硬件,可以說是一個體積不大但是復雜程度挺高的儀器,其生產難度遠比一次性口罩高得多。
- 為何歐美車企可以轉產呼吸機?
既然呼吸機的復雜程度這么高,看起來專業化程度又那么強,那為何車企能夠按照政府的要求轉產呼吸機呢?如今的汽車產業非常依賴電子和氣動技術,從機電液控一體化角度來看與傳統汽車行業與呼吸機產業有著工程技術方面的相通性。
呼吸機主要分為兩大類:無創呼吸機和有創呼吸機。無創呼吸機(或呼吸器)主要是針對有呼吸意識的呼吸衰竭患者,屬于二類醫療器械。有創呼吸機主要用于治療重度呼吸衰竭的無意識患者,一般用于重癥監護病房,治療重度呼吸衰竭患者,屬于監管最嚴的三類醫療器械,目前世界上緊缺的呼吸機也正是這一類。
在目前已知的合作中,美國三家車企特斯拉攜手Medtronic公司、福特汽車與GE Healthcare合作、通用汽車則與Ventec Life System一拍即合,從目前來看這三家車企都是拿著合作醫療器械公司的圖紙和專利,在本公司的工廠內雇傭自己的員工進行生產。這種合作模式是不是看起來有點眼熟?沒錯,這就是目前很多新創車企所采用的“代工”模式!
既然是代工生產,產品的專利自然是早就申請好的,因此想要經過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認證也就并不是什么難事了,而這正是困擾新生產的呼吸機最大也是最耗時間的問題之一。
除了與其他醫療器械公司合作,特斯拉的工程師們也在自己研發依靠現有的供應商體系開發呼吸機。畢竟就原理而言,呼吸機的難度不一定比得上車上的空調系統,而電控這邊部分則正是特斯拉工程師們的強項。
不過特斯拉自制版的呼吸機什么時候能夠最終定型、合適能通過FDA認證以及何時能批量生產交付醫院使用,目前還不得而知。不過就像特斯拉老板馬斯克所說的,轉產呼吸機并不是一件難事,只是需要時間。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