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駕駛輔助系統體驗] C-HR EV(參數|詢價)作為廣汽豐田旗下首款純電動小型SUV,新車有著不錯的個性化造型,但不夠親民的售價、表現一般的后排空間、不算長的純電續航里程顯然不是大家想聽的,今天主要跟大家聊聊這臺車上所搭載的豐田最新智行科技——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豐田規避碰撞輔助套裝),也就是說大家常說的ADAS駕駛輔助系統,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實力幾何吧。
C-HR EV全系共五款車型,售價區間為22.58-24.98萬元,本次測試的車型是頂配的尊貴天窗版,官方指導價24.98萬元,新車除了最低配的領先版以外,其余車型均搭載了豐田最新一代TSS智行安全系統,其中包含的PCS防碰撞預警系統可以自動識別行人與非機動車,實現更加安全的駕駛;而DRCC動態雷達巡航控制與LTA車道循跡輔助系統則讓C-HR EV實現L2級別駕駛輔助。
『如果您的流量充足,不妨通過以下視頻了解C-HR EV的ADAS駕駛輔助系統吧』
● 硬件部分處于目前主流水平
本次測試的C-HR EV和燃油版C-HR一樣,都采用了“毫米波雷達+單目攝像頭”的硬件解決方案,其中毫米波雷達與前車標集成在一塊,單目攝像頭則安裝在前擋風玻璃后。
對毫米波雷達有深入了解的網友應該知道:毫米波雷達也分短距離SRR(Short Range Radar)、中距離MRR(Middle Range Radar)、長距離LRR(Long Range Radar);由于24/26GHz頻率的短距離毫米波雷達主要用作檢測行人車輛方面,但受限于無法探測到較遠距離的信號(探測范圍100米內),因此高感度的77GHz遠距離(探測范圍超過200米)雷達開始應用至一些售價較高的車輛上,C-HR EV為了提高ADAS的性能,也采用了77GHz頻率的毫米波雷達。
C-HR EV搭載的毫米波雷達由大陸集團(Continental)提供,它能有效監測前方車輛的距離信息并反饋給控制單元,進而對車輛進行加速、減速或制動控制,不易受到雨、霧、降雪等周邊環境的影響。
C-HR EV的單目攝像頭同樣由大陸集團(Continental)提供,配備了一顆約125萬像素的攝像頭,用于采集圖像數據、識別目標(包含汽車、行車、物體及車道線)等。有意思的是,當大部分車企的圖像處理技術都采用Mobileye提供的今天,豐田則堅持選擇與大陸集團共同開發,其背后的動機是什么大家不妨在下方評論區暢所欲言。
4款小型SUV駕駛輔助系統配置對比 | ||||
車型 | 2020款 豐田C-HR EV 尊貴天窗版 | 2019款 奧迪Q2L e-tron 純電智享型 | 2020款 昂希諾純電動 TOP 悅享版 | 2020款 廣汽本田VE-1 豪華版 |
并線輔助 | - | ○ | ● | - |
車道偏離預警系統 | ● | ○ | ● | - |
車道保持輔助系統 | ● | ○ | ● | - |
道路交通標識識別 | - | - | - | - |
主動剎車 | ● | ● | ● | - |
巡航系統 | ●自適應巡航 | ○自適應巡航(9500元) | ●自適應巡航 | ●定速巡航 |
廠商指導價(萬元) | 24.98 | 23.73 | 19.88 | 17.98 |
毫米波雷達和單目攝像頭兩者各司其職的同時又協同合作,共同維持豐田的ADAS駕駛輔助系統正常工作,縱觀同級別車型的ADAS硬件設施,C-HR EV硬件水平足以達到主流偏上的水平。下面筆者就對豐田這套名為TSS智行安全(包含DRCC 動態雷達巡航控制系統、PCS預碰撞安全系統、LTA車道循跡輔助系統)的ADAS系統進行詳細解讀。
● DRCC 動態雷達巡航控制系統(帶全速域跟車功能)
C-HR EV的駕駛輔助系統按鍵基本集成在方向盤上,巡航功能采用撥桿的形式布置在方向盤右后側,按下撥桿上的唯一按鍵即可開啟巡航功能,儀表盤上也會相應亮起綠色的指示燈,此時表明巡航功能處于準備狀態,駕駛員只需向下撥動撥桿就能激活ACC自適應巡航功能。
激活巡航功能后,輕輕向上撥動是增加1km/h的巡航車速,長按則是增加5km/h,反之,向下撥動則是降低巡航車速,退出巡航功能需要向后輕撥。
當毫米波雷達和單目攝像頭檢測到前車時,會在儀表盤上顯示相應的圖標。自適應巡航的跟車車距有遠、中、近三擋可以選擇。
開啟DRCC動態雷達巡航控制系統后,跟停功能讓C-HR EV在城市擁堵道路上也能輕松跟車,解放駕駛員的右腳。
作為一款純電動車型,C-HR EV的加速踏板響應會相比燃油版C-HR更為靈敏,因此在我們日常駕駛時需要輕柔應對,但在巡航系統開啟的情況下,車輛的提速和減速動作都較為柔和,乘坐舒適性良好,筆者建議大家在道路狀況、車輛狀態、天氣狀況合適的情況下,適當開啟DRCC動態雷達巡航控制系統,這將有助于減輕駕駛員的駕駛負擔。
● PCS預碰撞安全系統(帶前方行人識別)
帶行人識別的預碰撞安全系統同樣是豐田智行安全系統里不可或缺的一員,當系統識別到前車急剎或者前方有行人時,首先會通過車內警報器和儀表盤顯示屏告知碰撞的可能性,隨后馬上會對車輛實施制動,減低車速以達到碰撞緩解或避免碰撞事故的效果。
當下時不時發生的斑馬線殺手,讓大家對行人安全的保護有迫切需求。相比被動的發動機蓋氣囊,對于行人和自行車駕駛者的保護,豐田TSS系統則更為有效。
由于國內路況較為復雜,加塞情況時有發生,如果我們在近距離擋位的跟車巡航下,突然有一輛車加塞進來會發生什么呢?我和我的同事們在一條封閉的道路內模擬了一下加塞情況。
經過多次實測,C-HR EV在加塞車輛半個車身進入到自己車道以后,儀表盤才會有提醒,好在車輛不會迅速重剎以保持車距,而是相當人性化(擬人)地適當減速,以一個柔和的姿態拉開自身與加塞車輛的距離,有效避免碰撞發生。
● LTA車道循跡輔助系統(帶轉向輔助的中線追蹤功能)
既然說C-HR EV達到了SAE(美國汽車工程學會)規定的L2級駕駛輔助,也就是說它同時具備了“自適應巡航”以及“車道偏離修正”的功能,其中自適應巡航我們前面已經介紹了,接下來和大家聊聊豐田ADAS駕駛輔助系統標配的 “LTA車道循跡輔助系統(帶轉向輔助的中線追蹤功能)”。
為了適應不同駕駛員習慣,豐田將“轉向輔助”和“中線追蹤”功能分離開了,駕駛員可以選擇只開啟轉向輔助或者同時開啟二者;具體操作就是提前在儀表盤上打開中線追蹤功能,然后在開啟自適應巡航的時候按下方向盤右側的LTA車道偏離預警按鍵,按一次是開啟轉向輔助功能,再按一下就是同時開啟轉向輔助以及中線追蹤功能,繼續按多一下就是取消中線追蹤功能(只保留轉向輔助功能)。
中線追蹤功能主要由電動助力轉向系統負責部分轉向助力功能,當前擋風玻璃背后的單目攝像頭識別到自身車輛偏離當前車道,儀表盤就會發生“聲光提醒(即儀表盤會發出偏離車道紅光提醒及嘀嘀嘀的警報聲)”,并輔助部分轉向以修正車輛,幫助駕駛員的車輛保持在當前車道上。
由于法律的規定,C-HR EV上的這套LTA車道循跡輔助系統是不允許駕駛員的雙手長期脫離方向盤的,一旦駕駛員的雙手脫離方向盤超過15-20秒左右,儀表盤就會發出彈窗提醒駕駛員握緊方向盤,這時候駕駛員依舊不做任何操作,LTA轉向輔助就會自動退出,如果這時候C-HR EV開啟著自適應巡航,那么車輛就會在無車道保持功能的情況下徑直往前開。
值得一提的是,C-HR EV在開啟DRCC自適應巡航系統和LTA車道循跡輔助系統后,遇上堵車且車道線被周圍車輛擋住以致于難以看清或看不見的情況,能夠自動追隨前方車輛前行并提供部分必要的轉向操作,這項功能較為人性化,在交通堵塞或公路長途旅行中能夠減輕駕駛員的負擔。
當然了,筆者認為豐田這套中線追蹤功能還有一些提升的空間,比如由轉向助力機輔助的轉向動作略顯卡頓,轉動起來有些生硬,未來如果能夠調試得更為平順、擬人化一些會更好。
● 編輯總結:
“交通事故零傷亡”是豐田不懈追求的終極目標,TSS智行安全系統自2015年3月首次投放市場,并于2016年7月正式進入國內,通過“單目攝像頭+毫米波雷達”作為ADAS的解決方案,實現了PCS預碰撞安全系統、DRCC 動態雷達巡航控制系統、LTA車道循跡輔助系統等功能,是成本、精度、速度之間的最優選擇。
如今的TSS已經升級到最新的2.0版本(區分TSS是1.0版本還是2.0版本,主要看是否配備LTA車道循跡輔助),在自適應巡航跟車、跟停行駛、車道保持、被加塞等情況下,C-HR EV都能很好地做出“擬人”駕駛反應,整個處理過程都較為平順柔和。C-HR EV這套L2級駕駛輔助系統最基本的福利就是解放駕駛員的雙眼,只要駕駛員在長途行車時開啟ADAS駕駛輔助系統,就像無形中有個“老司機”在替您掌舵,有助于減緩疲勞感并有效避免碰撞或減輕傷害。(文/圖/攝/視頻 汽車之家 鐘煒祺 視頻協助/廣州分站團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