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先驅者] 在上一篇的《先驅者》中,我們深入到了自動駕駛的核心零部件領域,為大家介紹了激光雷達的前世今生,以及中國和海外市場的相關情況。這一篇我們將繼續深入了解激光雷達。為此,我們走訪了國內頂級的激光雷達生產商——禾賽科技。禾賽科技是高端激光雷達市場的一匹黑馬,在國內外自動駕駛廠商中享有較高的聲譽。同時也是高端激光雷達領域大佬Velodyne的老對手。從禾賽的產品迭代上,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動駕駛的演變過程,而他們未來的產品也從某種程度上預示著自動駕駛未來的方向。
○起源·斯坦福學霸和好基友們的創業夢
2013年,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創業公司悄悄在美國圣何塞成立。向少卿是這家創業公司的首席技術官,而他的履歷對于一名工科生來說堪稱完美。本科以綜合成績全系第一畢業于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并獲得全校級優秀畢業生榮譽。2007年獲得全額獎學金fellowship赴美國斯坦福大學留學,獲得電子工程和機械工程雙碩士學位。
禾賽科技成立之初并不是一家激光雷達公司,而是一家研發激光甲烷遙測技術的公司,說的貼近生活點就是研究對天然氣泄漏的檢測。憑借著技術上的優勢,禾賽在成立一年后就完成了甲烷分析儀的開發,而且其對甲烷的探測響應可以達到ppb級別(1秒的相應時間),這個技術在世界上僅有四家公司可以達到這個水平。
雖然激光甲烷遙測儀為禾賽科技帶來了不錯的收益,但畢竟這是一個較為成熟的行業,同時市場也不大,因此在2015年,三位創始人開始尋找一個新的市場。孫愷發現了一個和激光甲烷遙測儀類似的產品,這就是激光雷達。
正是這個建議,讓禾賽科技正式開啟了激光雷達之路。
○從32線到40線,高端是禾賽科技的標簽
得益于激光甲烷遙測儀的研發經驗,以及在光電領域的技術積累,禾賽發現他們開發激光雷達并沒有太多瓶頸,因為在光電設計、信號處理等方面都有很多類似的地方,甚至工程師們的工作都有相通之初。
至于Velodyne的64線產品(Velodyne,激光雷達界的頂級公司,類似谷歌在搜索界的地位)則是土豪公司專享,更多廠商還是希望能得到性價比更合適的產品。因此從32線激光雷達發布,禾賽科技就開始進入不少自動駕駛公司的視線。
不過,在完成了第一個32線激光雷達的開發后,禾賽科技的極客們也發現了不少的問題。從前禾賽生產的激光甲烷遙測儀雖然也會應用在某些惡劣的場景,但總體來說并沒有那么苛刻,但激光雷達顯然并不相同。
但是對于激光雷達來說,它的內部精密而復雜,同時除了激光器還要有旋轉部件,如果在室內工作還不需要考慮太多,但如果在室外遭遇各種風霜雪雨那簡直是對精密儀器的摧殘,同時車輛的振動還有外界空氣的濕度、雨水等也是對激光雷達的巨大挑戰。
這些問題給了禾賽科技的極客們當頭一棒,汽車工業的門檻顯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而且門票也十分昂貴,另一方面激光雷達也確實是個新興領域,大家都是摸石頭過河,從生產鏈上將都有沒現成的產業,因此都需要禾賽科技自己去摸索創新。(后來禾賽自己開發了自己的激光雷達測試流程,下面視頻就是部分測試的紀錄。)
而學霸之所以成為學霸,是因為他們更愿意迎難而上。鏡頭不好設計,可以找卡爾蔡司,電子系統不好設計有蘋果的首席向少卿,激光器不好研究有斯坦福的老師,通過多方面的力量,禾賽科技在發布32線一年后,再次研發出了自家真正意義上的商業產品——Pandar 40。
最重要的是專門對自動駕駛優化了掃描線分部,同時垂直角分辨率只有0.33°,探測距離高達150米,這樣的數據表現全面超越了當時的Velodyne64線激光雷達。
數據不能當飯吃,只有實測才能見真章。在實際測試中,對于50米外的行人探測,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不同角分辨率激光雷達的情況,禾賽40線激光雷達人身上會有6條線,Velodyne 64線會產生5條線,而Velodyne 16線只會產生1條線。
從禾賽40線激光雷達和Velodyne 64線的模擬點云圖里能清楚地辯認出人形,但在Velodyne 16線上則完全看不出人形。
Pandar 40的出現徹底盤活了禾賽科技的激光局,在隨后的“激光大戰”中,禾賽科技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產品開始被自動駕駛公司熟知,尤其是國外自動駕駛廠商開始選擇禾賽的激光雷達作為“替代產品”。
與此同時,國內自動駕駛公司也開始注意到禾賽,之前投在過Velodyne的百度也開始使用禾賽的產品,同時文遠知行、Auto X等也開始和禾賽科技緊密合作。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