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設計解碼] 奧迪于近日再次透露了之前公布的全新概念車型;SKY SPHERE(參數|詢價)、URBAN SPHERE和GRAND SPHERE在設計層面的細節和產品方向,隨著電動化和自動駕駛趨勢的來臨,發動機、變速箱的“落幕”以及自動駕駛對于駕駛者定義的改變,都在影響著未來“汽車”的定義和使用需求,奧迪會在設計層面做出哪些重大的改變去迎合新世代需求呢?哪些傳統的元素會消逝?新的設計會重新定義汽車的形態嗎?消費者會從中獲得哪些體驗上的革新?今天咱們就借助奧迪的線上內部分享來窺探一番。
"重塑我們今天所知的移動性"
根據之前透露的信息來看,早先公布的SKY SPHERE、URBAN SPHERE和GRAND SPHERE這三款車型分別代表了奧迪在大型旗艦轎車、GT跑車以及跨界車三個領域的設計方向。它們有著相同的設計語言,但卻延伸出了三個截然不同的產品方向。結合前不久奧迪e-tron家族新車型的不斷發布,我們似乎越發清晰的看到了未來奧迪電氣化大方向下的產品方向和對于出行的重定義。
GRAND SPHERE:“大型GT重定義”
對于電動汽車的來臨,奧迪的設計師表現出了積極又興奮的態度,因為發動機變速箱的落幕勢必對于汽車空間的格局產生了顛覆性的改變,從官方透露的GRAND SPHERE車型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顛覆和改變。\'如何在漂亮的外觀設計和優異的風阻系數上找到完美的平衡\',這是GRAND SPHERE的使命之一”,對于一臺電動車來講更是如此”。
該車將基于與保時捷共同開發的PPE平臺打造,并將成為奧迪A8終結后的純電動替代品,該車是最豪華的產品序列,將擁有大眾集團最先進的純電動車制造技術,它將會給用戶帶來舒適的長途旅行感受。
Tips:PPE?SSP?
目前奧迪的純電動平臺中主要有;MEB、J1和PPE。大眾集團的MEB和保時捷的J1大家都不陌生,而PPE平臺則是由保時捷和奧迪共同開發。這一平臺從大眾MEB平臺和保時捷平臺(J1)中吸取經驗,并利用兩個平臺的的技術模塊,將PPE平臺進行優化,以便開發出更高性能的豪華電動車
奧迪平臺化的野心?
翻看過往奧迪的揭露信息可以發現,在2020年奧迪曾經公布了Artemis項目,其量產車將基于PPE平臺打造,當時計劃新車將在2024年正式亮相。從本次分享會中提到的2025年亮相節點來看,GRAND SPHERE有沒有可能是Artemis項目的量產車?我們可以在2021年9月的慕尼黑車展上期待一下。
SSP可拓展系統平臺;本質上是奧迪的全新電子電氣架構、會替代MEB和PPE平臺的整車生產平臺。雖然從邏輯上看SSP更面向未來,同時奧迪董事會成員霍夫曼曾經在接受德國媒體對話時表示“Artemis 基于我們的 PPE 架構”,但結合相關報道來看,SSP平臺“很大程度上”基于MEB和PPE平臺打造,并在MEB/PPE基礎上實現標準化軟件。加上奧迪提出的2025年登場的時間點,我們推測GRAND SPHERE的量產版有可能會率先搭載SSP平臺的電子電氣架構,這也與它具備L4級“自動駕駛”能力相呼應。
另外,大眾汽車品牌電池卓越中心負責人Frank Blome在2019法蘭克福車展期間曾經對媒體表示,大眾將一步到位研發全固態電池,當時Frank Blome給出的時間也是2025年。奧迪作為大眾集團內部深度綁定科技屬性的豪華品牌,會不會在新車上嘗鮮“固電”,也是值得咱們期待的點。
披露的更多設計細節:
首先,發動機變速箱的消失將會帶來更短的前懸設計、A柱的設計也變得更加靠前,以此帶來極佳的視野,得益于無B柱的設計,車內乘員艙將可以變得更大,軸距也將更長(達到奧迪A8級別),乘員艙的設計和無限的可能性成為了全新車型的設計之重。
這得益于全新的數字化設計方式,傳統的油泥模型將被替代,更加高效直觀的研發方式有利于數字座艙的實現。(有理由猜測;結合全新電動平臺的設計方向,以及發動機變速箱取消后,更短前懸、更大軸距的方向,勢必會帶來更強的操控體驗、更大的乘員艙以及巨屏/環屏交互勢。)
“不再緊繃”的性能車
你可以想象的是,即便是一臺GT跑車,它的成員也將會獲得不同以往認知的,更加舒適柔軟的座椅,但又不失包裹性和支撐性,而更加寬敞的內部乘坐空間將會讓駕駛者可以有了更多的體驗范圍,方向盤的位置會隨著座椅的改變而改變,當駕駛員將雙手離開時,它同樣可以享受更加愜意的旅途,乘員艙將會賦予我們更多的生活化可能,“而不再僅僅是依附于傳統的駕駛需求”。
而另一個細節則是;變速箱擋桿不見了,手剎也沒了,從之前特斯拉公布的設計上我們同樣看到了這樣的趨勢,有理由相信,隨著智能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未來的換擋或駕駛模式操作將被統一劃歸到大屏交互系統中,駕駛者則可以更專注于純粹的駕控本身,這點也非常符合GRAND SPHERE的定位。
有意思的是,傳統的“中控臺”得到了保留,設計師將它賦予了更加愜意的屬性,一個酒架藏于其中,當然,開車不能喝酒的原則我們依舊要去遵守,這是駕駛者第一次獲得了后排般的禮遇,不僅于此,對于一臺GT跑車來講,除了性能本身,更加愜意的旅途體驗可能成為次世代性能車的新標簽,L4級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的配備讓駕駛者可以不同以往的去享受愜意的旅途,而不再受限于全程握緊方向盤……
據悉這款車型已經接近量產狀態,它最快或將在2025年正式發布。
URBAN SPHERE:“城市行宮體驗”
從官方公布的概念車名稱來看,URBAN將會針對城市使用環境而生,更加強調乘員艙的卓越表現,它的設計語言和方向似乎和奧迪曾經發布的AI:ME概念車有些相似,作為奧迪品牌重新詮釋未來城市出行的產品出現?苹玫脑O計風格、豐富的娛樂系統以及互聯系統,更高級的自動駕駛技術都會成為它的標簽。
而在最新透露的細節中我們得知,偏重更大的乘員艙空間表現將成為它的產品重點,和之前發布的AI:ME不同,這款概念車更像是一款大型的跨界車型,L5級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將伴隨該車型登場,從官方透露的信息來看,雖然駕駛員依舊可以介入操作,但其更多的主觀性將由車輛來完成,而我們所認知的駕駛員、司機,它的定義也會發生巨大的改變,在漫長的路途中,它還能去做哪些事情,享受哪些旅途的樂趣,這將是奧迪的設計師們要去思考和實現的新方向,“當駕駛者不再限于駕駛,或者不再參與駕駛,它將變成誰”?
關于URBAN的暢想:
從產品定位來看,URBAN很可能會成為新世代的城市大空間跨界車型,參考大眾今年5月發布的UX原型車,L5級自動駕駛登場,可伸縮的方向盤、油門和剎車踏板設計將從概念走向現實。同時在UX原型車上,我們能看到面部識別、數字后視鏡、中控/副駕一體化大屏等技術細節,也有車載綠色植被等物品,不難推測,屆時智能賬戶管理、駕駛員監測與更豐富的娛樂功能都能在車里見到。
在憧憬未來之前,不妨先看看奧迪最近在做什么。去年5月,奧迪在國內申報了一份用于車內的全新投影儀新專利,這項專利為完全自動駕駛車輛設計,這樣駕駛員可遠離駕駛區域進行其它娛樂活動。繼中期改款的A4L搭載安卓車機之后,奧迪在今年3月與騰訊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車載版微信、QQ音樂、騰訊小場景、騰訊地圖等服務,都可能上車。
在“自動駕駛”領域,奧迪早在2018年就開始了與激光雷達研發公司Luminar合作,共同開發前視探測距離250米的激光雷達。2020年2月,奧迪與高通公司開始在弗吉尼亞州北部的公路上進行C-V2X測試。這些都是為了L5級自動駕駛做的技術鋪墊。
Sky Sphere:“最神秘的性能控”
“Sky”一詞能讓我們有很多的聯想,比如天空、空氣動力學等、從線條來看,它擁有極長的前機艙(想象一下梅賽德斯-AMG GT、道奇-蝰蛇)、和相對緊湊的車廂,整體風格偏向于一臺經典的雙門GT跑車形態,然而奧迪似乎更樂意把這臺車的驚喜和細節放在之后的發布會上告訴大家,分享會上并未透露該車的細節,不過從上述的設計思路和方向來看,你也可以腦補出一些應有的共性和風格。(保時捷的四電機四驅系統是否會出現?值得期待)
編輯小結:新的世代終來臨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當未來的汽車“不再需要人類主導”,我們還能干什么?或者說在路途中我們可以去享受些什么?當大家還在追逐馬力追逐操控的時候,奧迪不僅在想,更是已經在實現的路上了,可以想象,在座的各位有生之年很可能有機會趕上這個世代的到來,當車輛已經不再是一個需要我們操縱的駕駛工具,而變身成為一種出行工具或出行服務時,我們持續百年的角色就已經隨之改變了,科幻電影里的劇情會成真么?很值得期待對不對?
當然,在這一切來臨之前,你可以竊喜,我們就繼續享受機械帶來的樂趣和快感吧。ㄎ/汽車之家 任博)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