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碰撞測試解讀] 日前,有“神車照妖鏡”之稱的中保研(C-IASI),公布了新一批車輛碰撞測試結果,本次測試的五款車型分別為長安福特銳際、長安馬自達CX-30、上汽大眾ID.(參數|詢價)4 X、長安UNI-K和廣汽謳歌RDX。值得一提的是,這五款是采用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規程(2020版)進行測試的首批測評車型!靶乱幊獭鄙壛四男┓矫、這五款車型表現如何?咱們下文詳細說。
選做“副駕25%” 新規程哪里有變?
結合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規程(2017版)測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中保研推出了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規程(2020版),結構上依舊分為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車內乘員安全指數、車外行人安全指數和車輛輔助安全指數四大板塊(以下簡稱2017版規程和2020版規程)。不過在2017版規程基礎上,2020版規程增加了測評內容,并調整了部分評級標準。
分指數 | C-IASI 2017版規程 | C-IASI 2020版規程 |
耐用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 | 正面低速結構碰撞 | 正面低速結構碰撞 |
追尾低速結構碰撞 | 追尾低速結構碰撞 | |
無 | 保險杠全寬正面碰撞 | |
保險杠全寬追尾碰撞 | ||
保險杠靜態測試 |
在2017版規程的基礎上,2020版規程中增加了保險杠全寬正面碰撞、保險杠全寬追尾碰撞和保險杠靜態測試,并增加了可維修性和維修經濟性等評價維度。簡單說,就是測試車輛發生低速碰撞時,自身的受傷程度和維修成本。畢竟,維修價格越低,保險公司需要掏的錢就越少。
指數規程 | 2017版規程 | 2020版規程 | 變化說明 |
駕駛員側25%偏置碰撞試驗規程 | 有 | 有 | 1. 主駕側H III 50th男性假人,增加后排左側H III 5th女性假人; 2. 試驗質量由“車輛試驗質量應比所測得的整備質量重125kg~175kg”更新為“車輛試驗質量應比所測得的整備質量重150kg~200kg”; 3. “使用外接12V電源”更改為“使用原車12V電源為車輛電氣系統供電”。 |
駕駛員側25%偏置碰撞評價規程 | 有 | 有 | 1. H III 5th女性假人傷害,約束系統和假人運動數據,作為監測項采集數據,該數據結果不計入整體評價; 2. 在側面頭部保護評價中,若氣簾在展開過程中被卡住,則不能被判定為側面頭部保護安全氣囊展開后前方覆蓋范圍充分; 3. 針對前方覆蓋范圍有限的情況增加側面頭部保護安全氣囊防拋性能作為審核項;若車輛滿足側面頭部保護安全氣囊防拋性能,則前方覆蓋范圍有限1個缺陷不扣除; 4. 在乘員防護及其他中,乘員前傾評估只考察腰帶松弛量。 |
乘員側25%偏置碰撞試驗規程 | 無 | 有 | 1. 相對于駕駛員側偏置碰撞,在副駕側增加H III 50th男性假人; 2. 比整備質量大240kg~290kg。 |
乘員側25%偏置碰撞評價規程 | 無 | 有 | 同時考察了駕駛員側和乘員側假人傷害、約束系統和假人運動以及車體結構;后排假人作為監測項,不計入車內乘員整體評價。 |
側面碰撞試驗規程 | 有 | 有 | 不變 |
側面碰撞評價規程 | 有 | 有 | 1. 在假人頭部運動評級中,若側氣簾在展開過程中被卡住,則不能判定為頭部受到頭部保護系統(一般是安全氣囊)的有效保護; 2. 針對車輛內飾或結構可以防止頭部與MDB接觸,新增上部內飾吸能性能測評作為審核項,若上部內飾件滿足性能要求,則頭部評價為良好。否則,此處頭部評價為一般。 |
車頂強度試驗規程 | 有 | 有 | 增加HPF頭型裝置進行頂壓測試(監測) |
車頂強度評價規程 | 有 | 有 | 載荷質量比調整: 1. 良好評價由4.00>SWR≥3.25調整4.00>SWR≥3.50; 2. 一般評價由3.25>SWR≥2.50調整為3.50>SWR≥3.00; 3. 較差評價由SWR<2.50調整為SWR<3.00。 |
座椅/頭枕靜態試驗規程 | 有 | 有 | 坐標系向下為+Z(靜態、動態)調整為向上為+Z(靜態、動態) |
座椅/頭枕動態試驗規程 | 有 | 有 | 1. 座椅靠背角25°調整為設計位置(企業提供)或25°(企業不提供);設計角小于20°,則調節到20°;設計角大于30°,則調節到30°; 2. 假人骨盆角由26.5±2.5°調整為設計靠背角+1.5°±2.5°。 |
座椅/頭枕試驗評價規程 | 有 | 有 | 1.增加NIC值指標(NIC≤18,作為低風險); 2.頸部力限值調整(取NIC指標和頸部力中取較差的結果); 3.增加降級處理:座椅滑軌失效、高調非設計性失效。 |
2020版規程中車內乘員安全指數一項,最大的變化在于增加了乘員側25%偏置碰撞試驗,也就是之前讓眾多銷量擔當折戟的項目,出現在了右側!皯嚱逃边是“真材實料”,通過這項測試一撞便知,從另一方面來說,生命是平等且無價的,前排乘客與駕駛員理應享有相同的安全性,這項測試也在倒逼車企提升產品安全性。
不過這項乘員側25%偏置碰撞試驗在2020版規程里為“選做”項目,能看出中保研給車企留出了優化產品的緩沖時間。
除了導入乘員側25%偏置碰撞試驗外,2020版規程還調整了側面碰撞、車頂強度試驗和座椅/頭枕試驗環節中,試驗車重量和12V電源供應等細節,并修改了車頂強度試驗中的良好、一般與較差的評價標準?偟膩碚f,2020版規程比之前更嚴苛,被測車型想得高分更難了。
車外行人安全 | 2017版規程 | 2020版規程 |
頭型試驗 | (兒童頭型、成人頭型)24分 | (兒童頭型、成人頭型)24分 |
腿型試驗 | 柔性腿/上腿型 6分 | 柔性腿/上腿型 6分 |
上腿型沖擊 6分 | ||
總分 | 30分 | 36分 |
相比2017版規程,2020版規程將車外行人安全指數測試的總得分提升到了36分,主要的變化體現在腿型試驗中增加了上腿型沖擊試驗。通俗點理解,就是考查車輛與行人發生碰撞后,行人大腿和骨盆部位受到的傷害。雖然不希望這種場景在生活中出現,但對被撞者來說,療養后能恢復正常還是與輪椅為伴有著天壤之別。
C-IASI 2017版規程 | C-IASI 2020版規程 |
車對車自動緊急制動系統 | 車對車自動緊急制動系統 |
無 | 行人與騎行者自動緊急制動系統 |
車道輔助系統 | |
整車前照燈 | |
緊急救援服務系統 |
伴隨駕駛輔助系統在市售新車上愈發多見,中保研在2020版規程中增加了針對這些功能的測試。其中前向碰撞預警系統(FCW)在面對靜止目標車、低速目標車和減速目標車的測試,拆分成了3項并分別給分。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自動緊急制動(AEB)的測試,不僅提升了測試車速,還增加了被測車遇到低速目標車,以及不同環境下對行人與自行車騎行者的制動測試。同時車道偏離警告(LDW)、車道偏離修正(LDP)、前照燈(Headlamp)和緊急救援服務(E-call)等系統,也納入了2020版規程。
簡言之,2020版規程比2017版規程的測試更全面、更嚴苛。如果說車身強度測試屬“被動安全”范疇,那么融入更多場景、涵蓋更多功能的駕駛輔助系統測試,就是車輛“主動安全”功能的試金石,能否減輕碰撞傷害與如何規避碰撞發生兩件事,在“試卷”里都有體現。接下來,看看五款測試車的真實表現吧。
全優車型出現 先聊測試結果
本次測試的5款車型中,上汽大眾ID.4 X的四項測評結果均為優秀(G),長安UNI-K略遜,除了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一項結果為良好(A)之外,其余三項測試結果均為優秀(G)。福特銳際和馬自達CX-30成績為三個優秀(G)和一個一般(M),謳歌RDX在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與輔助安全測評中的結果,分別為一般(M)和良好(A)。
本次公布成績的五款車型在四大項測試中,均未獲得較差(P)評價。重點是,此前較差(P)評價出鏡率較高,并在2020版規程中增加測試內容的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一項中,五款車型最差評價為一般(M)。接下來咱們分別聊五款車型在四大項測試中的表現。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