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您沒看錯,這里不是卡車之家,而是汽車之家。至于說為何我要去研究這些卡車,其實重點是在于它們所搭載的自動駕駛技術。我明白對于很多朋友來說,“自動駕駛”這四個字本身就很有話題性,絕大多數量產所謂的“自動駕駛”其實僅僅能達到L2級別輔助駕駛水平,而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系統目前基本都處在測試階段,真說能投入公共道路使用的系統屈指可數。然而今天,我們不要紙上談兵,來體驗一款真正能在開放道路行駛且已經實現準商業化運行的自動駕駛系統。
○ 又是一家新公司,快來說說它的背景!
和前段時間寫的圖達通類似,友道智途也是一家剛剛成立不久的品牌,甚至于這個名字也僅僅是在上個月剛剛公布的。別看這位陌生的朋友剛剛出現,但其實他們也同樣“蓄謀已久”:早在十年前上汽集團就決定開發一套適用于商用車運輸環境的自動駕駛系統,而后經過多次迭代測試,重載貨車自動駕駛系統便演發成為我們今天要聊的友道智途。
單從技術開發的角度來說,友道智途可一點都不像“新來的”,前文也提到了這套技術本質上是上汽自動駕駛體系中的一個分支,并且是目前已經實現準商業化運行的分支,實打實的落地項目。現階段實現準商業化自動駕駛運輸的線路主要是洋山港運輸線,從洋山港(離岸島港口)通過東海大橋向上海臨港運輸,整個過程目前已實現L4級別自動駕駛水平。
也就是說,這套自動駕駛系統早已不是什么試驗階段水平,而是真的投入到了商業化運輸工作當中,并在目前已經積累了超過200萬公里的開放道路行駛里程,系統實時不斷優化迭代,可謂“經驗豐富”。
○ 為何瞄準貨運市場?
介紹完新朋友,接下來給大家聊聊為何友道智途著眼于商用車自動駕駛領域。從某種角度來說,商用車自動駕駛的落地實現其實是要比乘用車更容易一些,商業價值也要更大一些?赡苡行┡笥褧容^迷惑,重載卡車這么大,也不靈活,為何說商用車領域實現自動駕駛更容易呢?這就要考慮使用環境問題了。
另外說說成本與商業價值問題,長途運輸不僅需要雇傭具備相關駕駛資格的司機師傅,還會涉及違章、車輛正常損耗、事故損耗等各方面成本,若是自動駕駛系統能夠普及,“長途卡車司機”這一職業將很有可能被代替,人力成本相應降低;而自動駕駛系統又會嚴格遵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規行駛,優秀的自動駕駛系統還能判斷并執行出相對省油且低磨損的行駛方式,在未來能夠大幅度降低成本。如此低成本的方案,自然而然地凸顯了其商業價值,
綜合來看,商用車自動駕駛系統的實現是有切實意義所在的,這不僅僅能解放長途駕駛員的雙手,避免疲勞駕駛,也因為行駛環境比較單一,實現起來相對容易一些,當然最重要的是從長期成本角度來看,自動駕駛能有效降低多方面成本,商業價值很大。
○ 落到產品上,友道智途的技術究竟是什么水平?
回歸產品來說,目前友道智途投入使用的產品有兩種:在現有重載拖掛卡車基礎上增加的自動駕駛系統,以及AIV無人智能轉運車。前者主要負責開放道路長距離運輸,而后者則是港口內部運輸工作。
軟件方面,友道智途目前已完全實現智能駕駛平臺自主開發,“鴻鵠”1.0產品已經上線,未來還將會持續迭代。不僅如此,這套自動駕駛系統也同樣支持OTA線上升級和V2X車路協同等功能,除了道路上的V2X數據交互功能實現,還可以通過V2X與港口自動對接分配,自動駛入裝載位,以及通過V2X衍生的V2V實現長途車隊自主編隊,最小跟車距離能夠做到15米。另外,現階段的商用車自動駕駛系統已經可以抵御10級臺風與橫風,這對于港口運輸來說尤為關鍵。
看完了自動駕駛重載貨車,接下來我們再看看AIV無人智能轉運車。本質上講,AIV有些類似于我們在汽車工廠內容里見到的AGV無人自動運輸車,只不過AIV不僅能夠載重的“噸位”很夸張,在智能化方面也要高于AGV。
現階段友道智途已經投入準商業化使用的產品便是上述兩種,在未來,他們還將根據不同需求進行針對性改進開發,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都可以按需求進行設計。此外,友道智途官方聲稱,自動駕駛系統未來還將結合新能源開發更多產品,比如今年搭載自動駕駛系統的純電動重載卡車(可換電),以及明年計劃推出的自動駕駛氫燃料電池重載卡車等。
○ 編輯點評:
從今天的體驗來看,自動駕駛技術投入到商用運輸當中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方式,商業價值前景廣袤,甚至于可以說比乘用車先天就更適合落地自動駕駛技術。同時,友道智途作為早早投入準商業化運營中的一家自動駕駛科技企業,可以看出他們是真的將先進技術投入到產業當中,未來大有可為。(文/圖 汽車之家 舒寧)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