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鮮技術解讀] 據官方消息,小鵬P5(參數|詢價)即將到來的OTA升級會加入增強版LCC車道保持功能(下簡稱“增強版LCC”)。該功能新增了激光雷達對環境的感知,進一步提升了LCC車道保持系統的性能及使用體驗。日前,汽車之家受邀參加了小鵬P5增強版LCC車道保持功能的體驗活動。究竟這套增強版LCC的性能提升有多大?下面我們來一試究竟!
注:本次體驗的小鵬P5,其上搭載的增強版LCC功能為工程版本,與最終量產版本可能存在一定差異。本次體驗報告可作為參考,搶先了解該功能的一些特性。
● 激光雷達強化LCC性能表現
小鵬P5上搭載的激光雷達首次開啟使用是在停車場跨樓層記憶泊車功能之上(點擊查看相關體驗文章)。增強版LCC是又一個啟用激光雷達配置的重要駕駛輔助功能。
小鵬P5增強版LCC如期推送的話,將會成為業內首個量產并應用激光雷達的自適應巡航及車道居中輔助功能(開啟增強版LCC后,ACC自適應巡航會自動開啟)。激光雷達這種傳感器的加入,使得LCC系統對于目標物的位置、大小、方向的感知性能更加精準,提高了車輛在路口的通過能力(即使路口中沒有車道標線,車輛具備自主通過能力)。
增強版LCC通過融合攝像頭和激光雷達的信息,提升了對環境的感知能力,能夠更好地識別車輛行駛區域并支持綜合考慮周邊交通參與者的行為,進行最優化決策,提升車輛行駛安全性和乘坐舒適性。
小鵬增強版LCC和普通LCC功能對比 | ||
能力 | 普通LCC | LCC道路居中輔助增強版 |
彎道通過性 | 較大曲率彎道成功率較低 | 可以順暢通過較大曲率彎道 |
路口通行能力 | 沒有車道線或者難以識別錯位車道線,成功率低 | 依靠自研算法規劃,提升路口通行能力 |
錐桶/靜止物體繞行 | 無法避讓 | 可智能識別并實現避讓 |
前車切入時車輛控制 | 動作較急,車輛舒適性低 | 可更好的控制車輛姿態,更舒適 |
跟車近距離防加塞 | 跟車距離較遠,防加塞能力弱 | 跟車距離合適,防加塞能力更強 |
剎車/啟動加速體驗 | 較突兀,舒適度較差 | 剎車舒緩,加速平順,舒適度較好 |
紅綠燈識別 | 不支持 | 當過路口是首臺車時,支持紅燈提示(提示音) |
● 小鵬P5增強版LCC實際體驗如何?
此次小鵬P5增強版LCC的體驗主要是在城市道路上,未涉及高速公路。對于車道保持功能來說,城市道路一直以來是塊難啃的硬骨頭。如果小鵬這套增強版LCC能在城市道路上有優異的表現,高速公路的表現自然不在話下。
在車輛正常行駛的狀態下,向下按壓一次換擋撥桿會啟動ACC自適應巡航功能;當儀表盤車速顯示旁邊出現灰色方向盤圖標時,通過向下按壓兩次換擋撥桿就能夠讓車輛進入LCC車道保持狀態。
此時,方向和加減速都會由車輛自主控制,這是因為增強版LCC啟動時,默認會伴隨啟動ACC自適應巡航功能。
以前的車道保持功能,通常情況下只有在車流量較小的城市高速路或者高速公路上才會有較好的使用體驗。啟用了激光雷達的增強版LCC則大大提升了車道保持功能在城市道路中的使用體驗。
如果車輛前方有前車,增強版LCC就會根據前車的位置和行駛方向進行跟隨,然后通過路口。我此前體驗過的很多搭載LCC功能的車輛,在沒有標線的路口,通常情況下都會要求駕駛員接管車輛,這就使得LCC功能在城市內成為了擺設,使用體驗較差。小鵬P5增強版LCC大大增強了車輛自主通過路口的能力,極大地提升了LCC功能在城市中的可用性。車輛在路口的路線自主規劃能力由小鵬自研的算法保障,這是小鵬全棧自研能力優勢的其中一個體現。
這里的性能提升主要歸功于激光雷達的使用,相比起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探測得到的點云數據能夠更好地識別彎道的情況,從而幫助車輛更好地通過大曲率的彎道。
由于激光雷達能夠覆蓋車頭約180°的寬廣視野,所以能夠更及時地識別到近距離快速加塞的車輛,從而讓車輛姿態控制變得更從容,提升乘坐舒適性。激光雷達對前方物體更精準的識別能力使得跟車距離可以更近一些,從而起到防加塞的效果。
基于安全至上、法規優先的原則,在一些路段,增強版LCC會嚴格按照道路限速行駛,如在一些隧道,車速會被限制在40km/h上下。此時如果駕駛員覺得車速太慢,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可以輕點電門提速,提高通行效率。
在城市中駕駛,變道操作在有些情況下會比較頻繁,與其使用自動變道功能還不如自己操作變道來得直接。
在這種情況下,筆者認為增強版LCC執意完成變道的工作邏輯大可不必,還不如以一種更為自然的方式(語音或圖像提示等)來完成車輛控制權交接,讓駕駛員來完成變道操作,或許在用戶層面會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小鵬官方稱還會進一步優化變道策略、變道控制、人機共駕接管提示等方面,務求讓全量推送的增強版LCC有更好的用戶體驗。
● 全文總結:
在我看來,小鵬P5增強版LCC的優化重點不在于性能而在于需要增強人機交互,優化人機共駕的體驗。因為增強版LCC的定位是駕駛輔助而不是自動駕駛,駕駛員在駕駛車輛過程中依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把人機交互/人機共駕做到極致,相比起在性能上無限逼近自動駕駛,對于增強版LCC這個功能來說反而是更為重要的,期待全量推送的增強版LCC能夠交出一份讓人滿意的答卷。(圖/文/攝/汽車之家 常慶林)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