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鮮技術解讀] 伴隨汽車行業向網聯化、智能化轉型,從在線導航、語音助手等功能在中國品牌車型上普及,到多屏交互、智能語音和手勢識別等不再是陌生的名詞,科技進步的同時,智能座艙的概念與產品也逐漸被大家熟知?吹较M者對智能座艙認知度的提升,加上巨大的市場潛力,相關海外企業“坐不住”了,這不,作為傳統車企Tier1的電裝,拿出了“安心座艙”企劃,并計劃在今年上海車展上帶來安心座艙展具。本期我就跟大家聊聊電裝如何玩轉智能座艙。
智能化時代的汽車座艙
活動現場電裝官方表示,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調查來看,與智能座艙相關的科技配置,已成為僅次于安全配置的用戶買車第二大關鍵要素。近年來也有不少海外車企開始加速座艙智能化體驗的研發,可以說在該領域,市場潛力和用戶需求都很可觀,這便是電裝啟動安心座艙企劃的源動力。
電裝提出的安心戰略包含兩個部分,其一是創造出讓駕駛員和乘客能夠安心舒適的出行空間,并為駕乘人員帶來安心感和愉悅感,這部分會通過座艙內的顯示效果與人機交互設計,以及提供更優的車內環境來實現。另一部分是零事故,即借助智能駕駛系統的車身傳感器信息,預判危險情況并在不過度干擾駕駛的狀態下通過HUD、液晶儀表等顯示設備提示駕駛員。值得一提的是,在電裝看來,未來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將深度融合,而非兩個獨立的領域。
在座艙智能化方面,電裝更加關注行車過程中的舒適體驗與營造健康的座艙環境,從而讓駕乘人員感到安心。這其中反饋車輛與車外環境感知信息的人機交互設計,以及各種新技術的導入都是重頭戲。
電裝眼中的人機交互
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消費類電子產品普及的今天,人機交互與我們密不可分,而在汽車座艙中,從內飾整體設計到菜單邏輯與圖標設計,交互體驗中的門道可有不少。
除了與車內裝飾合為一體的觸控面板外,HUD抬頭顯示系統等也出現在了電裝此前的智能座艙展具上,而在這些科技元素背后,系統UI、菜單邏輯與字體設計等都是人機交互體驗的決定因素。
畢竟,在真正的自動駕駛普及前,時刻關注路況與操控車輛仍是駕駛員的首要任務,行車過程中看屏幕讀取信息,勢必會影響駕駛員的注意力,所以針對汽車場景,電裝會將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各項信息反饋是否清晰、操作邏輯是否簡單易懂方便記憶。
依據信息對行車安全的影響、自身內容的重要性,以及駕駛員讀取信息時的視線移動范圍,電裝在這些信息的布局方面,有著自己的基本設計理念。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哪些信息只能出現在車內的某個區域。
當然,是否裝備HUD、車內屏幕數量等,取決于車型自身產品定位和售價預期,車企必然不想看到技術層面站在金字塔尖上,市場表現叫好不叫座的產品。
除了各類信息顯示位置外,字體與圖標的顏色和大小也與安全相關,這方面電裝會依據業內規則與用戶習慣設計。
在座艙走向大屏化、多屏化的今天,車內開始出現副駕屏與后排屏幕,為乘客提供娛樂功能之余,多屏帶來的光線與播放視頻的聲音,也會對駕駛員造成干擾。而電裝在智能座艙設計中,會著重減少這些因素對駕駛員的干擾,這方面我們從目前市售車型中,能看到相關解決方案,本質上說是在做加法和減法。
此外,部分裝備副駕屏的車型,還支持乘客連接獨立的藍牙耳機,實現了駕駛員和乘客互不干擾。
伴隨智能化程度的提升,汽車座艙內的屏幕等硬件以及需要反饋給駕駛員的信息有增無減,可安全、高效仍是人交互的基礎。從電裝的理念來看,參考視線偏移量的設計思路,并遵循當下的用戶使用習慣,才能提升駕駛安全性,進而營造安心感。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