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互動話題] 在探討新能源汽車的時候,不少的讀者總是覺得普通混合動力(HEV)不被認定是新能源汽車而“耿耿于懷”,特別是相較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除開純電模式的50-80公里范圍,后面也是像HEV車輛一樣運行。而隨著補貼的退坡,牌照等關鍵激勵要素往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方向傾斜,這一對兄弟之間的競爭格局會如何?
首先我們要從機械原理上去搞清楚兩種車型的不同,油電混合動力的代表是豐田的普銳斯和卡羅拉雙擎這樣的車型。這種車型最大的優勢就是電機不需要充電。利用燃油發動機的動力給電池進行自主充電,屬于自給自足的形式,不管是車輛行駛,還是自主充電,動力來源消耗的都是燃油,因此,油電混合動力車型并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新能源車型,不享受國家的新能源補貼和免搖號政策優惠。油電混動車型,大家可以把它理解成,油耗非常低的汽油車。豐田的混動技術確實是目前世界上量產車中設計非常巧妙,節能效果很好的。關鍵是要理解ECVT這個東西,我們聽很多人都在說ECVT和傳統的CVT不同它實際是由行星齒輪組構成,可以說的通俗易懂一些。
普銳斯的發動機輸出軸上有兩個同軸的電機,一個是只發電的電機,一個是又能發電又能驅動的電動機。發動機工作的時候恒定將28%的扭力給發電機,其余72%的扭力直接驅動車輪,這個結構中實際是沒有變速箱,發動機始終處于一個最佳的燃燒和燃油經濟性的轉速輸出,等于發動機以一個固定的速比作用于車輪,電動機會與發動機同時作用驅動車輪來彌補沒有變速箱發動機輸出扭力不夠寬泛的情況。所以只要發動機運轉中無論電動機是在做功驅動車輪還是滑行充電,另一個發電機始終是在給電池進行充電的。他們之間的輸出關系依靠行星齒輪和電腦控制優化。
而插電混合動力車型,所使用的電池,需要外接電源進行充電。以比亞迪唐DM為例,比亞迪在全新唐DM上使用了第三代DM技術,基于BSG電機架構,它可以在停車怠速和低速行駛的時候通過發動機運轉發電,完全由電機進行驅動車輛的任務,利用電機低速下大扭矩的特性,加速動力更平順舒適,汽油機只用來進行發電也更加節能,而且避免了在怠速和等紅燈時電池掉電的情況,相比自己前代車型這種技術可以提升舒適性和燃油經濟性。
有個網友提及到,記得比亞迪老總王傳福有一個觀點,消費者可以為省油買單,但不會為環保買單,所以光省點油還不足矣讓它有足夠的賣點,把電機做大,擁有超強的動力到可以成為一個比較好的賣點,這也是比亞迪的混動車型都和加速性能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設計思路的不同,導致了兩種不同類型的車型;這場混動與插混之爭也一直被網友津津樂道。不少網友認為插電式混動根本不節能,相反的增加車輛自重;但也有網友認為油混動力較弱,根本無法跟插電混動車型相比。那么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