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互動話題] 在汽車誕生之初,車輛的驅動方式為后輪驅動,經過漫長的演化,后驅車逐漸被譽為高端豪華或代表著操控感。而在這期間誕生了另一種驅動方式,前輪驅動。前驅車的鼻祖可以追溯到雪鐵龍2CV,該車型可以算是首款正真意義上的量產前驅車,而前輪驅動的方式給汽車帶來不少好處,相比后輪驅動那根巨大的傳動軸帶來的地板凸起和制造成本,前驅車在節省車內空間與節約造車成本上有著巨大的優勢。就這樣前驅車逐漸成為汽車驅動方式的主流,而后驅車越來越小眾。
隨著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純電動汽車給汽車的傳動方式帶來很大的變革。與燃油車相比,電驅動的汽車時代下,可能前輪驅動將會變的非常罕見,前輪驅動的布局其實有一個非常大的麻煩,就是維修起來非常麻煩,因為前驅車幾乎把所有動力總成的部件疊在了一起,修個變速箱可能需要把發動機整個抬出來,成本實在是大。而電驅動就改變了這個現狀,以后的電驅形式或許更多的會分為后驅和四驅。因為電機是可以獨立存在每個車輪,這樣沒有了中間的傳動軸,不僅動力損耗會降低,后驅高昂的成本也不會繼續增加,空間方面也不再需要那個后排鼓起來的地板,并且在后驅與四驅的模式中任意切換,可以展現出更多行駛性能上的表現,而當年因為廉價,節省空間的前驅車則實在是沒有理由出現了。
那么各位對前驅車與后驅車有什么特別的感覺呢?在購買車輛的時候會刻意注意車輛的驅動形式么?大家覺得驅動形式真的會影響一輛車的行駛質感么?歡迎各位網友在評論區說出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