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互動話題] 在電動化大勢之下,車企聯系日益緊密。例如寶馬集團、戴姆勒公司、福特汽車公司等聯合在歐洲打造的充電大“家庭”,希望以此改善用戶的充電環境。實際上,很多地區新能源車充電領域布局都已車企為主導,而中國則是由獨立企業運營,汽車企業來配合。
而國外充電領域市場以車企為主導,主要原因是因為基礎設施可能無法滿足車型需要,雖然中國充電樁保有量前三的特來電、星星充電、國網公司,三者皆沒有車企背景,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它們都處于虧損狀態,這也是車企早期布局較少原因,不過今年以來,狀況有所改善。并且,隨著電動化腳步加快,充電行業也迎來拐點時刻,頭部企業特來電開始盈利,這激發了車企布局熱情,它們試圖搶占風口、解決用戶痛點。
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不會是一方勢力推動下的成功,而是集體的合力,新能源車發展至今,已取得了一定成果,未來行業想要進一步發展,車企與上下游企業合作無疑是必然。那么各位網友覺得對于充電樁的布局,是由那一方來煮到最好呢?是車企?還是第三方?還是協作共贏?您對充電樁的存在又有什么想說的呢?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發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