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改裝案例解析] 說起小鋼炮——“HOTHATCH”一詞,似乎大家的腦海里就有了這種車型的畫像了。兩廂、較高的實用性以及相對強勁的動力和超強的駕駛樂趣似乎是必備品,如若輔以相對低廉的售價,那無疑是為年輕人量身打造的一道熱辣佳肴,F今的中國市場中,這樣的小車似乎屈指可數,但我們今天依舊約到了“小鋼炮”的祖師爺——高爾夫(參數|詢價)GTI。
高爾夫自1976年推出GTI車型以來就一直屹立于輿論的風口浪尖,每次推陳出新都能引起全球車迷的轟動。我曾感嘆于初代GTI的標新立異與特立獨行,也曾驚艷與二三四代的茁壯成長。在經歷了五代的高不可攀,六代的天使下凡與七代的如火如荼后,相信各位對第八代車型的期待自然更上一層樓。
第八代高爾夫在經歷了國六的審判后終于在一汽-大眾的廠房里呱呱墜地,雖然在VOLKSWAGEN的標志下帶上了GTI的字樣,但尾部右側的380TSI徽標卻讓它有了一絲不可名狀的難堪,明明貴為GTI,卻有一種高爾夫大功率車型的既視感。但我們不妨這樣想,既然第八代GTI極有可能成為最后一代純燃油的GTI車型,那我們不妨放肆一些,讓這個生于70年代的嬉皮士搖滾到底吧。
第八代高爾夫在國內上市時打出的旗號便是“數字化”,這一點除了體現座艙中,在底盤方面也得到了極大的彰顯。GTI原裝的DCC自適應主動懸架表現不俗,15擋的調節讓駕駛者即使處于復雜路況也能匹配到合適的底盤質感。誠然,15擋的調節顯然會讓“齒比”過密,相鄰的兩個擋位之間的差異似乎并不明顯.但調節到最硬和最軟兩個極端后,我們依舊能體會到這套底盤調教的深厚功力。
俗話說得好,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坐擁這樣一臺熱辣的性能利器,很難不對它動些“歪心思”。為了更加激進的底盤姿態與駕駛感受,一套倍適登B16電調減振器便充當了這臺德國鐵騎的堅實下盤。
我相信倍適登的大名不必在此贅述,B16系列減振器作為KW V3減振器的直接競爭對手,無論是在性能還是耐久方面都與其不相上下,但B16更為低廉的售價讓它成為了更多車主的選擇。底盤加強件的裝配進一步增強了車輛底盤的一體性。使車輛在快速過彎以及過溝坎時的體感擁有了更加良性的改善,并且為后續的改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改裝圈里總流傳著“寧少十馬力,不多一公斤”的俚語,而這里所提及的質量如果體現在簧下就會更為明顯。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100米賽跑,您認為是穿專業跑鞋的運動員更具優勢,還是穿著陸軍作戰靴的那位會更勝一籌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TWS出品的19英寸輪圈在尺寸上先聲奪人,但得益于先進的鍛造技術,使得簧下質量不增反降。TWS(TAN-EI-SYA)致力于挑戰鍛造技術極限的商品開發,并以輕量,強度這兩個在理論上相矛盾的兩個詞作為努力的目標扎實鍛造技術。
TWS在日本國內也擁有臺數極少的8000噸油壓機,用于制造出鍛造輪圈。不僅如此,開發研究領域延伸到了鎂合金。1990年,終于鎂合金鍛造成功,TWS誕生的鎂合金鍛造吸引了世界的賽車團隊以及工廠。
講完了與“重量”相關的質量,再來聊聊與產品優劣相關的“簧下質量”吧。很多人對車輛的改裝都是從輪圈、減振與剎車開始的。在用上如此高規格的輪圈與減振器后,剎車系統自然也不含糊。
AP9665剎車系統無論是制動效率還是抗熱衰減方面比起原車都有長足的進步,另一方面,AP9665系列剎車作為賽道取向的剎車,在整備質量上也是相當克制的,單個卡鉗3kg上下的重量有效的減輕了“簧下質量”。這副卡鉗的選用可以說是將兩種“質量”做到了相當的平衡。
對于第八代GTI的發動機,我相信絕大多數愛車人士都頗有微詞。鑒于國內特殊的排放政策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最新的那臺發動機顯然暫時與國內的玩家無緣。但生活總要繼續下去嘛,況且第三代EA888也并非等閑之輩,原廠即可穩定輸出220馬力的最大功率以及350牛·米的最大扭矩。這樣的動力雖然不能支持駕駛者在直線賽道中“斬牛屠馬”,但也絕對值得玩味。
GTI誕生的意義就是在買菜車的基礎上增添些許激情,這樣的動力水平倒也合理。畢竟大多數GTI車主也只是在通勤路上多踩幾腳深油門,以此來刺激自己麻木的神經。
當然了,如果真的下狠心去榨取這臺2.0T發動機,那么它同樣不會讓你失望。在現今的專業直線加速賽中,EA888發動機也可謂屢見不鮮,只要施工者愿意投入相當的時間和金錢,這臺發動機總能帶來驚喜。本次來訪的這臺GTI顯然也不甘寂寞,進排氣的改裝讓ECU的工作更加有的放矢。LTT頭段排氣的改裝為廢氣的泄出開辟了通道,排氣效率的提升伴隨的自然是馬力的增長。對于這樣一臺成熟的發動機來說,市面上少說有數十種搭配方式任君選擇。
正如前文提到的,第八代高爾夫主打的就是數字化,這一點在進入座艙的一瞬間就能體會到。中控采用10.25寸液晶儀表,并且能伴隨駕駛模式的切換進行變化,這一點倒是很能吸引年輕消費者。隨著轉速的上升,虛擬的儀表也逐漸變得熱情起來,伴隨著高亢的排氣聲浪與均勻的推背感,相信即使是精神萎靡的“低轉中年”也能再展雄風。
經過8代的演變,電子擋把終于出現在了全新GTI身上,得益于新平臺的運用,這樣的升級可謂不勝枚舉。短小精悍的造型像極了小剃須刀,讓人愛不釋手。值得一提的是,這把“剃須刀”與992代保時捷911的擋把依舊同源。大眾似乎是想讓駕駛高爾夫的人群也能體會到保時捷的部分感受吧,這樣的小彩蛋倒是聊勝于無。但這臺GTI的座艙也很難稱得上完美,10英寸的影音娛樂系統可以說是拖了整個中控的后腿,較慢的響應以及較為復雜的操作邏輯都是攔在駕駛者與車輛之間的絆腳石,希望后期通過OTA升級進行改進。
寫在最后:
在曾經的小鋼炮市場中,GTI是王者般的存在,但隨著歷史的演進開始有更強的對手出現。GTI便不再是唯一的選擇,選擇它或者不選都很簡單。信仰一定是一項重要的考量,GTI從1976年誕生以來便代表著出色實用性與頂級駕趣的完美結合,即使它在直線上趕不上其他更加強大的對手,即使它在彎道里跟不上其余更靈活的對手。但只要提及GTI的大名,我們依舊會為它動容。此時此刻,研究數據與政策都成了一紙空談。倒不如讓我們與第八代高爾夫GTI這位最后的嬉皮士瘋狂到底吧。(編譯/汽車之家 姜澈)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