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改裝案例解析] 大眾的人民車之路最早始于德意志第三帝國時期,費迪南德·保時捷先生開發的甲殼蟲汽車為德國,乃至全世界的用戶們都帶來了擁有一部汽車的快感,而它在墨西哥甚至一直被生產到2003年才結束,2150萬臺的驚人銷量就足以證明它的成功。然而花無百日紅,即使再高的銷量也無法拯救它生于30年代的事實。恰逢70年代石油危機爆發,大眾迫切需要一臺更加經濟適用的前驅轎車。就這樣,大眾高爾夫(參數|詢價)在1974年應運而生。
“儒雅低調不忘本,精致細節不平庸”
高爾夫在4代正式進入中國以來,改裝案例便屢見不鮮。從早期的“汽配城”風格慢慢過渡到原廠升級GTI或R32,再到借鑒歐美姿態玩法自成一派,高爾夫整個車系算是見證了中國改裝車行業的發展。要說國內小鋼炮改裝的蓬勃發展,那么高爾夫自6代時將GTI引入國內國產的明智選擇顯然是身先士卒的選擇。在經過了6代對動力的極致渴求之后,7代的車主顯然更加回歸理性,這臺白色的姿態改裝7代高爾夫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7代的設計比較現在的8代車型顯然更加安逸,想要在非性能版車型的外觀上找到些激情元素顯然不現實。高爾夫R作為家族中的頂級性能版本,在外觀設計上肯定足夠動人,但不至于妖艷,打破車輛寧靜的調性,而這也正是車主選擇它的原因之一。而亮黑色的后唇與側裙則在細節上重拳出擊,沒有喧賓奪主的氣勢,卻多了一份“最佳拍檔”氣定神閑,與白色的車身搭配,很好的體現了外觀的層次感。
“明眸皓齒,美麗動人”
大家在觀察一位窈窕佳人時,不免會觀察伊人的眼睛。明眸泛起波光,再加上一顰一笑都透露出優雅的氣質,試問有誰能不心動?倒也難怪總有人說“英雄難過美人關”了。而對一臺汽車來講,一套優雅的照明系統就好似一汪動人的眸眼,讓觀眾在夕陽西下時,一眼就能從車流中發現與眾不同的它。
“高度決定態度,美觀兼顧實用”
自從降低車身的玩法開始流行,車停在路邊時總能聽到諸如“車這么低怎么開,能不能過減速帶?”這樣的問題。對于這樣的發問,使用絞牙減振的車主不免會心頭一緊。確實,對于無法實時調節高度的絞牙減振來說,路上的減速帶和地庫的坡道都會成為車輛前唇的毀滅者。但氣動車主此時便不用擔心,只要氣包沒有因為低溫上凍,只要還能泵氣,只需要將車輛抬高就能跨過障礙。如果需要,對應的氣動減振還能將車輛調整到比原廠更高的程度,實用性無須擔心。
MasoAir Engineering是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氣動減振品牌,雖然品牌歷史并不長,但產品卻以超高的穩定性贏得了眾多車友的認可,要知道玩氣動減振出現問題可是非常頭疼的事情,如果車子出現故障趴在地上,拖走便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MasoAir不僅采用了美國軍工級別的電腦芯片,還將接頭改為金屬制品,并且配合橡膠圈密封,為產品的穩定性打好基礎。
“有理有據,氣度不凡”
這臺高爾夫在外觀上最引人注目的改件肯定是這套Rotiform BLQ輪圈莫屬了,經過車主和施工人員的努力,這套黑色大輪圈得以在All Down模式下將輪胎的上邊沿完美藏入輪拱,一點點后輪傾角的加入讓車輛的姿態更加完美,與車身黑白配的質感是觀眾們能夠心領神會的。
Rotiform品牌誕生于美國,是一家致力于提供最個性化的汽車輪圈產品和服務,采用行業領先的技術、材料和生產工藝、設計、制造和銷售各種獨一無二的汽車輪圈制造廠商。Rotiform沒有悠久的歷史,但是近三年來卻在眾多改裝網站能看到它的身影。也許Rotiform的輝煌真正需要感謝的是一個名叫Hellaflush的改裝文化,作為Hellaflush風格為起點的輪圈品牌,Rotiform用以“設計、制造最受人們追捧的輪圈”為宗旨的企業信仰,來為改裝車迷提供最個性化的展示。
“取悅自我,用的舒心”
話說回來,一臺私家車的本質還是需要服務車主的。外觀改裝得再完美,欣賞者在大部分情況下也只是外人罷了。而相比之下,與車主朝夕相處的內飾顯然更需要升級。進入車內,我們能看到大部分與操縱有關的原件都進行了升級。
目光移至中控臺,似乎什么都沒改,但又什么都改了。這可不是廢話文學,中控的所有部件都經過了原廠升級,275A娛樂系統,自動空調與駕駛模式選擇等等玲瑯滿目的配置其實都源于原廠升級。
坐在這臺高爾夫里,能感受到大眾現今所有的科技,如果不是這個惹人愛的圓形擋把與一些物理按鍵,稱它為“數字化高爾夫”其實一點也不為過。
寫在最后:
對于現在的國人來說,一輛車需要承載的東西實在太多。首先,它需要提供一家人的衣食住行,還是車主的第二個家。而除此之外,還得是優秀的溜娃神器。同時肩負著這樣的責任,汽車在很多人眼里已經和家人沒有區別了。改裝車有很多種,但顯然適合自己和家庭的才是最好的。坐在這樣一臺大滿配高爾夫里,望著墻上的“風火輪”與“火柴盒”的涂裝,不知道能不能讓車主想起自己曾經的激蕩青春?(編譯/汽車之家 張繼欣)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