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汽車賽事] 盡管時局艱難,但今年對于中國賽車運動來說,無疑是載入史冊的一年,因為F1賽場上終于迎來正式的第一位中國車手——周冠宇,這不僅給了國人更多了解賽車的機會,也讓周冠宇成為了不少小朋友的偶像!伴L大以后成為一名賽車手”像一顆種子,植入了不少孩子和他們家長的心中。在今天這個小朋友“舉國歡慶”的節日,我們就來聊一聊賽車手的搖籃——卡丁車。
周冠宇的卡丁車之路
2007年,時年8歲的周冠宇開始接觸卡丁車。一年之后,便開始參加全國卡丁車錦標賽,首年參賽便獲得NCJ-A組年度季軍,從此便拉開了他的F1追夢之旅。
如果您了解一些現在的中國車手,那么與小周同框的這幾個孩子估計您都不陌生,現在他們已經成為了活躍在中國賽車一線的知名車手:葉弘歷、朱胡安、范高翔和孫越楊。
周冠宇每到周末,只要有時間都會泡在賽道進行卡丁車的訓練。卡丁車成為了他唯一的愛好。
2009年,周冠宇贏得了全國卡丁車錦標賽NCJ-A組的年度冠軍。一年之后,周冠宇贏得了全國卡丁車錦標賽八個分站的全部冠軍,再度將全國卡丁車錦標賽NCJ-B組年度冠軍獎杯收入囊中,成為了首屆中國賽車金香檳獎——新人獎得主。
在國內有了充足的參賽經驗和成績。周冠宇的父母在他12歲的時候,將其送到了F1的誕生地——英國,并加入謝菲爾德頂級的草莓卡丁車車隊。
天賦加努力,再加上父母殷實的支持,讓周冠宇在三年內相繼斬獲Super 1 全英錦標賽 、Rotax Max Euro挑戰賽組別的年度總冠軍。
2014年,周冠宇加入法拉利車手學院,開啟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職業賽車生涯;2019年,他加入雷諾運動學院;再之后的事情,大家也都清楚了,而這一切的起點就是卡丁車。
F1賽車手的搖籃?
我們經常聽到“卡丁車運動是F1賽車手的搖籃”這種說法,那么卡丁車運動的搖籃又是什么呢?
其實,卡丁車運動起源于西方家庭每家每戶后院的割草機,最早的時候,所謂的卡丁車是一些富有創造力的父母們在自家的后院以割草機為基礎敲打出來,給孩子們玩耍的“玩具”沒錯就是玩具。
有了玩具之后,大家難免要“切磋”一下,于是就有了割草機大賽。在同樣的時間里,誰跑的距離最長誰就是冠軍。
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卡丁車運動起源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美國。而當時人們公認的第一款量產卡丁車是由Art Ingels制造的,雖然此前已經有很多人制作了卡丁車的雛形,但都未能量產。
這種結構簡單的小車子適合初學者學習及作為休閑之用,而這樣的特性為卡丁車運動日后成為全民賽車運動打好了基礎。
隨之而來的20世紀50-60年代,是卡丁車迅速興起和普及的過程時代,下面是一些卡丁車生產公司的宣傳海報,可以說是他們見證了卡丁車的成長。當時的宣傳手法和現代幾乎無異,現在來看都十分有趣。
為了能夠指導卡丁車運動正確發展,統一標準便于管理和在全世界推廣卡丁車運動,1962年由國際汽聯當時的主席巴萊斯特,創立了國際汽車聯合會卡丁車委員會,負責在世界范圍內普及、促進卡丁車運動,并監督實施統一的卡丁車運動規則和技術標準。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