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改裝/賽事 改裝資訊 正文

純正小鋼炮你愛嗎?高爾夫GTI套件上線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向編輯提問

  [汽車之家 改裝星球] 高爾夫(參數|詢價)自四代起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經典改裝案例自然屢見不鮮。從早期的“汽配城”風格慢慢過渡到原廠升級GTI或R32,再到借鑒歐美姿態玩法自成一派,高爾夫整個車系算是見證了中國改裝車行業的發展。要說國內小鋼炮改裝的進步,高爾夫六代GTI引入國產無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經過了六、七兩代對動力的極致渴求之后,MK8的車主也逐漸回歸理性,不再盲目跟風,也更加樂于自我探索,尋找改裝真正的內在。

汽車之家汽車之家

  第八代高爾夫在經歷了國六的審判后終于在一汽-大眾的廠房里呱呱墜地,雖然在VOLKSWAGEN的標志下帶上了GTI的字樣,但尾部右側的380TSI徽標卻讓它有了一絲不可名狀的難堪,明明貴為GTI,卻有一種高爾夫大功率車型的既視感。但我們不妨這樣想,既然第八代GTI極有可能成為最后一代純燃油的GTI車型,那我們不妨放肆一些,讓這個生于70年代的嬉皮士搖滾到底吧。

汽車之家汽車之家汽車之家

  與以往的“小打小鬧”不同,MK8 GTI這樣的重量級嘉賓的到來讓我們提起了十二分精神,經過對設計老師的“親切問候”之后,這套MK8 GTI專屬寬體套件便誕生了。和紅色的車身搭配,寬體部件并未顯得違和,而是與車身融為一體,呈現出完全不同于原廠的視覺感受。

  實際上,寬體的意義不僅僅在于視覺效果。眾所周知,寬體最早是來源于房車賽的。賽車設計師們為了能裝下更寬的輪胎以及更加復雜的懸掛部件,紛紛采用加裝寬體這一形式來加以實現。這就以為著加裝了寬體的車輛本身就擁有著與原廠“普通版”車型截然不同的懸掛幾何設定,反應到具體車型上,大家就能看到Lancer Evolution與普通翼神的差別了。在其他車系中同樣如此。

汽車之家汽車之家汽車之家

  敲敲黑板,本期的重點來了!眾所周知,相比與前翼子板,車輛的后翼子板往往是與車身融為一體的。如果想在車身后部加裝寬體,民間的解決辦法不外乎兩種。其一是將后輪拱剪開翻出來,其二是在原有基礎上“糊膩子”,或者使用玻璃鋼等物質進行外掛。當然了,以上兩種方式限于對現實和預算的考量,而在改裝星球這個充滿快樂的地方,我們的解決方法是“從零開始”,直接做出寬體車身。當然了,這樣的方法在現實中也并非完全不可行,但車身強度和腰包的變化肯定在提醒你停止不切實際的遐想。

  結合大幅加寬的后部車身,后包圍也一并做了調整,不過在造型上并未過分夸張,畢竟GTI生來就是扮豬吃老虎般的存在,如果過于張牙舞爪反而會與其設計初衷相悖。不過我們也沒忘記它是鋼炮始祖這樣的事實,所以對后包圍的擴散器進行了進一步設計與保留,除了營造更好的視覺效果之外,也能讓這臺GTI在高速上狂奔時保證穩定。

汽車之家汽車之家汽車之家

  一起來欣賞整體效果吧!在套上全身的寬體套件后我們又“貼心”地為它加上了一個歐風十足的車頂行李箱,并采用與車身同色的涂裝,顯得整體性更強。

  對于現在的國人來說,一輛車需要承載的東西實在太多。首先,它需要提供一家人的衣食住行,還是車主的第二個家。而除此之外,還得是優秀的溜娃神器。同時肩負著這樣的責任,汽車在很多人眼里已經和家人沒有區別了。改裝車有很多種,但顯然適合自己和家庭的才是最好的。坐在這樣一臺寬體GTI中,在閑暇之余“獨自去偷歡”,在需要承擔責任時,裝上行李箱,一樣能兼顧生活,這就是鋼炮車型幾十年經久不衰的秘訣之一。

汽車之家汽車之家

  在曾經的小鋼炮市場中,GTI是王者般的存在,但隨著歷史的演進開始有更強的對手出現。GTI便不再是唯一的選擇,選擇它或者不選都很簡單。信仰一定是一項重要的考量,但隨著電動時代的來臨,加速性能這樣極度容易量化的數據顯得唾手可得,但這會威脅到鋼炮車型的市場嗎?我的結論是不會。因為購買鋼炮的人群需要的不僅僅是那轉瞬即逝的加速感,而是汽油與空氣接觸后爆裂產生的荷爾蒙。電車固然更快,但是否更有樂趣?在此我們畫上一個問號。

  在我們的3D個性定制工具中,相應的改件和車型正在陸續更新。各位可以自由選擇搭配。我們每周都會催更設計師,推出一套不同的改件供大家自行取用。大家如何看待這套寬體改裝套件呢?在評論區和我們聊聊吧!(編輯/汽車之家 周歌)

汽車之家

向編輯周歌提問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 高爾夫 2021款 280TSI DSG R-Line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7.89 39.88 6.80
    測試文章:潮流未必是顛覆 測試第八代大眾高爾夫
    評測編輯-:

    高爾夫8的“數字化”對于自己身而言進步明顯,但是和整個市場相比,可能優勢并不明顯。

    評測編輯-:

    變速箱在日常駕駛時依舊會偶爾銜接不順暢。加速測試時,S擋會出現升擋慢的情況,讓我驚訝的是,最快的成績竟然是D擋跑出來的。

    評測編輯-曹益:

    單從外觀內飾上來看,高爾夫更秀氣了,少了份年少時對人生第一輛車的期待,成為了顏值時代的妥協產物。

  • 高爾夫 2015款 1.2TSI 自動舒適型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10.55 41.61 5.80
    測試文章:不可小覷 一汽-大眾高爾夫1.2T性能測試
    評測編輯-侯云峰:

    我覺得高爾夫1.2T基本能取代1.6L車型了,就是價格不太友善,另外變速箱的頓挫影響了駕駛品質,再扣1分,總分8分。

    評測編輯-李偉龍:

    動力夠用、油耗表現也不錯,就是變速箱低速時有一定頓挫,配置上也有點問題,15萬的車沒有自動空調、多功能方向盤,讓人無法理解。

    評測編輯-鄭宇:

    從高爾夫1.2T的駕駛表現和性能測試結果來看總體令人滿意,但是我不喜歡跑高速時小馬拉大車的感覺,這點和1.4T車型相比差距還是挺明顯的。

  • 高爾夫 2014款 1.6L 手動時尚型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10.56 39.88 6.90
    測試文章:適合追求舒心的你 測高爾夫7 1.6手動型
    評測編輯-于晗:

    這款低配的高爾夫擁有樸實、好用的特點,使用非獨立懸架的它讓很多鐘愛高爾夫的人覺得難以接受,但實際開起來它仍擁有很高的行駛表現,在舒適與樂趣間均能顧及。如果定價再低些更容易得到認可。

    評測編輯-胡正暘:

    全系最低配車型,硬件條件都還不錯,但定價偏高影響了性價比,作為乞丐版本沒有足夠的親和力。如果無大幅優惠,暫不推薦購買。

    評測編輯-劉昱昕:

    卸下了“標桿”的光環,如今的高爾夫已經進入了圖利重于圖名的時代。它的動力系統和駕駛感受依然有很強的競爭力,不過多項降低成本的舉措并沒有帶來更低的車價,這才是大家真正不滿的原因。

  • 高爾夫 2014款 1.4TSI 自動旗艦型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8.20 38.40 7.92
    測試文章:約會萬人迷 測試高爾夫7 1.4T旗艦版
    評測編輯-梁。

    全新一代產品,外觀、內飾、配置都進行了升級,實際效果還是令人滿意的,符合一款換代產品的標準。當然焦點問題還是它的后懸架,多連桿變為扭力梁,讓高爾夫7成為了眾矢之的,但是通過實際測試和體驗,扭力梁后懸架在運動性方面相比高爾夫6不降反升,看來大眾在調校上下了不少功夫,而且是運動化調校,當然日常駕駛舒適性還是要比高爾夫6略遜一籌。

    評測編輯-胡正暘:

    實際表現符合之前預期,既然是換代,有這些那些的進步都是應該的。我們測試的這款車還有個性價比問題,很顯然它不是用來走量的,期待1.6升及1.4T低功率版本的表現。

    評測編輯-羅浩:

    高爾夫這款車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性能表現,1.4T高功率版車型的加速成績比以前提升了不少,在同級別中能達到如此均衡的性能也挺難得,當然了這款車的價格肯定不低,性價比優勢肯定不明顯,相信更多的消費者還是會選擇更便宜的低功率版車型。

  • 高爾夫 2010款 1.4TSI 自動舒適型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9.22 40.41 6.20
    測試文章:大眾代言人 測試高爾夫6 1.4TSI+DSG
    評測編輯-韓路:

    如果不是后排空間小,我會給10分的。高爾夫就是兩廂緊湊型車的標桿車型,我個人覺得比英朗更實惠。

    評測編輯-王苦公:

    還得重復一遍1.4TSI+DSG是一套適合家用,各方面都很均衡的動力組合。高爾夫的品質不用說了,標桿。但為什么縱觀全系列,就沒有一款配置稱心的車型呢?不是少了重要的,就是多了沒用的。如果能有一款配置讓我滿意的車型,我會忽略掉日后的保養成本,立刻出手。

    評測編輯-孟慶嘉:

    高爾夫6 1.4TSI+DSG是款值得推薦的家用車,經濟的油耗表現,良好的性能,當然還有一個期待已久的外觀。我對它唯一的不滿就是配置,廠家的過分精打細算實在是讓用戶的選擇有些犯難!

  • 高爾夫 2005款 1.8 手動舒適型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11.66 40.00 --
    測試文章:賽道測試 高爾夫“SUV”大戰高爾夫300+
    評測編輯-:

    正確改裝的魅力就是這么大!讓一個彎道殺手成為一個彎道極限之王就是這么簡單,如果拋開價格不說,這輛高爾夫300+的操控部分幾乎可以用完美來形容,除非你繼續用更昂貴的價錢去砸。極限到來之后300+的PS2輪胎努力抓地的感覺…難忘……

    評測編輯-:

    300+將高爾夫先天的一些不穩定性降低了不少。車主只針對避震和輪胎進行了改裝,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改善高爾夫的行駛性能,不過任何改裝都會有利有弊,這輛高爾夫的改裝車主犧牲的是燃油的經濟性。PS2在彎道表現出乎意料的好,突出了安全改裝的真諦。

    評測編輯-:

    安全舒適改裝的理念很難得,高爾夫糟糕的懸掛得到改進,優秀的車身剛性得到發揮,Michelin PS2輪胎的表現幾乎是完美的。只不過,懸掛的表現明顯高于動力的表現,動力至少提高50%才能匹配上懸掛和車身表現。

最新文章
加載中

高爾夫

指導價:12.99-16.58萬
級別:緊湊型車
詢底價
車型推薦
00:00 00:00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