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用品/服務]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ADAS這四個字母開始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我們都知道,行車安全分為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被動安全主要和車身結構有關,想提升的空間很有限,也很難。于是乎,主動安全科技得寵了!并且在近幾年大有開花結果之勢,主動巡航、車道保持、碰撞預警、疲勞監測,各種主動安全功能遍布中高端車型,甚至有往中低端車型下放的趨勢。
但這似乎并不能讓人滿意,因為上述的主動安全功能基本都是跟車走的,并不是每臺車都一定會配備那么完善的主動安全。所以……后裝ADAS,臨危受命登場了!價格適中、兼容性高、安裝成本低成了它的最大優勢,然而我們卻忽略了一個問題:后裝ADAS多數都是以行車記錄儀+HUD+手機互聯的基礎上誕生的,雖然在功能上看似和前裝ADAS無異,但它畢竟無法和車輛進行深度的交互和聯動,靠著攝像頭孤獨打天下的它,還能走多遠呢?
聊之前,你得先知道ADAS是什么吧。
ADAS全稱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也叫高級駕駛輔助系統,主要是指基于視覺/攝像頭的應用,配合GPS、雷達、激光傳感器等相結合的產物。
我們都知道,自動駕駛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終端形態,而ADAS高級駕駛輔助則是達到最終自動駕駛必經的階段,其功能主要體現車道保持、避讓車輛、自動跟車、行人監測等等,不能完全脫離駕駛員的管控。
目前,各大汽車廠商都有相關的部門來研發相關的產品,也有專門為汽車廠商提供ADAS技術或模塊的公司,而我們最常見的前裝市場中出現的各種車道保持、碰撞預警、疲勞預警等輔助安全功能也算是ADAS的范疇。
后裝ADAS誕生的意義?
ADAS雖好,但在這之前,它一直都是前裝市場獨有的“選項”,從“BBA”到中端合資品牌,如今ADAS的概念也算是開花結果了,但讓我們糾結的是,配備ADAS功能的車型一般不是頂配就是次頂配,除此之外的車型基本都沒有,更別提那些中低端以及大部分中國品牌的車型了。
然而后裝ADAS應運而生,這類ADAS產品多是以攝像頭為主要載體,通過外掛設備的結合來實現警示+監測+提醒的作用,并且通過自身提供的算法程序,也可以通過逐步提高算法等來獲得更高的探測、反應的精度。但很可惜,由于車廠并不向這些廠商開放車內的總線協議,使得他們無法獲得更高的權限,也就無法和車輛進行深度交互,甚至干涉行駛機構。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后裝ADAS平民代表:從神眼談起
記得前段時間,我曾經體驗過騰訊出品的后裝ADAS產品,它就是一款基于行車記錄儀+ADAS控制單元來共同實現的一套“簡易版ADAS”。我們都知道前裝ADAS產品多為和車機總線系統深度結合的,可以實現諸如方向盤震動、儀表盤顯示等,但這些協議和端口是不對后裝產品開放的,所以這款產品主要依靠拍攝單元、面部識別、GPS單元、以及各種傳感器、陀螺儀以及處理器算法等來實現類似的功能。
疲勞監測、車道監測、碰撞預警,三個主要功能就是靠著上述的形式得以實現,而實際體驗后發現,雖然在精度和提醒方式方面和前裝的產品還是存在一些差距,但其實還是可以起到輔助安全的作用的。
只不過,一分錢一分貨這個道理最后還是把我拉回了現實,稍顯凌亂的布線方式、缺乏直觀的顯示方式、提醒方式不夠科學、和手機端互聯的遲滯等,這一切看似“細小的問題”都讓這套系統看上去很糾結,且因為是以攝像頭為主要探測載體,它在面對惡劣天氣的時候也會顯得很雞肋。價格不貴,功能不精,實用性一般,這些問題導致它最后給很多人都留下了一個印象:“買個高級行車記錄儀”。
后裝ADAS大佬:Mobileye,難逃瓶頸的后裝現狀
如果你覺得上面那種產品并不是你心中理想的后裝ADAS,那么Mobileye則真的可以說是相對完美了,Mobileye又是誰?它是一個技術和產品的供應商,也稱為二級供應商,其為博世、大陸、天合、麥格納、法雷奧等一級供應商提供產品及技術服務,如今市面上很多前裝的ADAS產品都采用了Mobileye的技術。
該公司主要提供基于視覺系統分析和數據處理研發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簡言之,如果追根溯源的話,目前我們見到的擁有ADAS技術的車型大部分都得力于該公司。
如果說多數以攝像頭為主的后裝ADAS都是“照貓畫虎”的話,那么這家公司也算是科班出身了,不僅在前裝市場大放異彩,還于近期推出了自己的首款后裝產品:Mobileye智能防撞預警系統。
從視頻中你可以發現,這家公司的產品和騰訊的產品其實很類似,都是以監測和警示為主的ADAS系統,這也是目前后裝ADAS產品的普遍現象。也就是說,它們都無法實現和車輛操縱機構聯動,只不過該產品的算法和精度相比來講要更高一些,無論是反應速度還是監測精度都要更加迅速,但是據我所知,這樣一套系統的價格可不便宜,雖然還沒有得知具體的價格,但我認為起碼要比一般的后裝ADAS產品要貴上幾倍吧。對于一款后裝產品來講,其實性價比并不高。
前裝市場的下放:大勢所趨
前裝市場一定會將ADAS下放到更多的中低端車型中,比如不久發布的新款東風標致3008,ADAS系統的搭載讓它也是頗受關注,雖然功能上同樣是以預警和警示功能為主,但前裝產品在精度、準確性和交互性上確實更有優勢,從這款車我們也可以看到ADAS系統的發展趨勢,我相信不用太久,一定會有越來越多親民的車型搭載此項配置。
前裝的下放,后裝市場的百花齊放共同促成了ADAS的春天,但相比之下,我認為前裝市場的前景還是更大的,畢竟,后裝ADAS的核心問題:和車輛電腦、行駛機構進行溝通這件事。目前還無法得到解決,我相信車廠也沒人樂意把這部分協議開放給第三方,自己可以逐步普及ADAS,何必要讓利給后裝市場呢?
而說到后裝ADAS的實際效果,其實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多數的后裝ADAS產品都是通過紅外探測器、人臉識別單元以及攝像頭的組合方式進行工作的,功能上可以實現一定的安全輔助作用,在實際體驗中也發現,像是碰撞預警、并線提示、疲勞監測的實際表現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差勁,問題只是反應速度和精度的事兒。舉個不一定準確的例子:就像大家說很多原廠多媒體系統很不好用一樣,不好用歸不好用,但也可以擔起一部分擔子,只是體驗上有些偏差而已。后裝完全沒必要?
那么,是不是說后裝市場就沒有一點希望了呢?也不一定!雖說后裝市場一向是跟著前裝市場的風潮前進的,前裝火什么,后裝就做什么。但你也不能否認后裝產品所帶來的創新,因為它確實將ADAS的門檻降到了千元以下,并且讓更多普通消費者嘗到了甜頭,就像當初的電子狗產品一樣。在前裝ADAS產品沒有大面積普及之前,它們是一個很好的補充。當然,這些產品究竟最終能不能成氣候,開辟一個屬于自己的產品定位,我覺得要取決兩個因素:1、前裝ADAS的普及速度,2、這些后裝ADAS廠商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創新點。
至于前裝ADAS,絕對是最大的潛力股,因為只有做到和車輛產生溝通和交互,才能真正實現所謂的主動安全,比如主動減速、控制車距、緊急剎停、方向盤震動提醒等等,這是前裝的核心技術優勢,隨著越來越多的車型開始配備ADAS系統,我相信更高階的ADAS功能也會有一個很快的普及之路,就像ESP、ABS那般,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編輯小結:
一篇淺顯的文章也許并不能完全表達我對ADAS的看法,但我們也確實看到了ADAS系統所受到的關注和進步,作為一個過渡產品,ADAS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幫助我們實現“零傷亡”的愿景。
自動駕駛還沒有正式來臨,在這之前,ADAS無疑將是安全輔助領域最好的選擇,無論是前裝還是后裝,其實都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這就是它們的使命,至于到底是選擇前裝還是后裝,其實真的沒有必要太糾結,前裝ADAS無疑是最完美的選擇,而我也相信,前裝ADAS在自動駕駛來臨之前肯定能成為“暫時的主流”,而后裝ADAS,無疑也會被取代。
前裝市場的普及和自動駕駛的進度將是關鍵。在這之前,后裝ADAS的作用其實更像是“科普”。輔助駕駛安全沒有問題,但你一定要理性看待后裝ADAS,受限于形式,它可以實現的輔助作用比較有限,把它當做一個“ADAS預覽版”來看待,也許更為恰當一些。(文/汽車之家 任博)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