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多媒體體驗] 拜騰這個名字可能對于很多汽車愛好者來說還是偏陌生的,它的創始人是前英菲尼迪中國總經理,一個在中國扎根的德國人,在本次北京車展上,這位平易近人的總是露出可愛微笑的老外總裁,用中文對即將量產化的拜騰首款車型進行了講解,要不是在車展現場,你一定以為他描述的是一臺電視。
無所謂叫它什么,反正49英寸!
最搶眼的是內飾,來到車內,你面前不光沒有傳統的儀表,也不是傳統的屏幕,而是一個長125cm、高25cm的貫穿式屏幕,尺寸是49英寸,沒錯,49英寸,我想至于它叫什么顯示屏已經不重要了。這種設計在之前太多的概念車內飾設計中出現過,不過通常只是概念,而拜騰的計劃中,直至量產階段這個屏幕的設計方向和提出來的細節,依然是高度保持原貌的。
駕駛員看什么?
一整塊屏幕在功能上依然為分區設計,大致可以理解為三塊等分,駕駛員前面還是會顯示一些駕駛需要的信息,不過也有別于傳統的儀表形式,比如可以直接顯示全視角的車頭或車尾影像等等。
然后就是這款車在方向盤上也破天荒地安置了一塊屏幕,雖然拜騰是一款有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儲備的產品,但在政策開放之前,這塊屏幕并不是給你一個玩游戲的機會,而是把座椅調整、座椅加熱等一些常規車內控制都集成到這個方向盤里面了,調整完之后還是乖乖的開車。對了,這個方向盤只有外面的圓環可以轉動,屏幕是固定的,之前開過上一代雪鐵龍車型的人可能會比較熟悉這感覺。
乘客看什么?
大屏幕右側三分之二的空間,你可以讓它整屏或者分屏顯示,比如讓它全屏顯示地圖,當然這聽起來有些無聊,這是駕駛員的事兒,或者讓中間的屏幕成為娛樂菜單,你可以在菜單里面找你想要的娛樂功能,或者是把中間部分的曲庫或者片庫中喜歡的節目打開在副駕駛正前方的屏幕上播放之類的。
沒有按鍵旋鈕,怎么操作這么大的屏幕?
除了智能語音控制方式之外,拜騰還將手勢控制這項技術在這款車中發揚光大,由于供應商京東方提供的這塊OLED屏幕長達1.25米,合理合理是非觸摸設計,所以操作方式除了智能語音控制外,還可以通過手勢控制進行全部操作(方向盤輔助部分操作)。
手勢控制的傳感器設計在“中控臺”中央部分,中控臺中央的傳感器中包括一顆3D攝像頭 和一個紅線感應器,采集手的動作進行圖像分析后進行相關的控制執行。這種操作方式不免讓人想起現在很多帶有“鼠標”功能的電視遙控器,跟那個感覺簡直太像了。
這么大的屏幕要是真的跟電視一樣,那問題就大了……官方在針對屏幕亮度方面也給出了 解釋,此屏幕的亮度和顏色可以隨著環境光線變化自動進行調整,范圍比手機還要大很多,并且提供3種顏色主題,不過效果如何,還要上路真正體驗后才知道。
后排乘客干什么?
在前排座椅頭枕的背面掛著屏幕不是什么新鮮事,曾經高端車的標配,拜騰里面的重點不是后排有屏幕,而是這屏幕可以用自己的手機進行互聯和控制。
后車門內飾板上有一個手機的擴展塢,乘客在手機里下載相關的應用,把自己的手機插在上面,就可以映射在后排的屏幕上了,如果讓我選電動車的話,我還真會為此在拜騰和MODEL 3之間糾結許久……就像創始人戴雷說過的:“我們的夢想就是不要讓任何人在車里想要用智能手機”。
安全問題
大屏幕在移動的汽車里是逃不開安全問題的,為此我們也了解了相關信息,大面屏的最外層采用了符合車規級安全標準的特制玻璃,包括碰撞安全和反光控制等,也就是跟前風擋玻璃相同,為夾膠設計,碰撞后不會呈粉碎狀態。
說了這么多,最終一切還要看量產后的狀態是否能讓人滿意,這種交互的理念讓我們再多遐想一點未來的駕駛狀態。還有一個更讓你提神的點就是,拜騰首款產品定位在30-40萬之間的細分市場。創新是好事,創新才能改變,不過創新的幅度如果過大,一定會經歷一段飽受爭議的過程,其實包括我自己,從心底也不能完全接受這種未來感極強的設計,可能我還只是活在現在吧,就像我用諾基亞E71的時候,也曾說過iPhone用不習慣一樣。(文/汽車之家 汪淼 圖/汽車之家前方報道團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